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025042)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3
相关作者:薛积彬钟巍蔡颖郑琰明马巧红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古气候
  • 1篇新仙女木
  • 1篇新仙女木事件
  • 1篇氧同位素
  • 1篇英文
  • 1篇水汽
  • 1篇水汽来源
  • 1篇同位素
  • 1篇泥炭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意义
  • 1篇气候重建
  • 1篇全新世
  • 1篇中全新世
  • 1篇晚冰期
  • 1篇晚更新世
  • 1篇晚更新世晚期
  • 1篇历史时期
  • 1篇冷暖变化

机构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钟巍
  • 3篇薛积彬
  • 2篇马巧红
  • 2篇郑琰明
  • 2篇蔡颖
  • 1篇甄治国
  • 1篇彭晓莹
  • 1篇赵引娟
  • 1篇刘伟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Chines...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历史时期广东省旱涝区域分异特征的初步研究(英文)
2009年
选取史料中1480—1940年间共460年的旱涝灾害记录,采用湿润指数法建立湿润指数(I)序列,并用最远距离法作聚类分析,讨论了广东在15—19世纪末期间总体和不同冷暖时期的旱涝区域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113°E经线似乎可以看作是广东一条重要的气候特征线,该经线以东、以西的旱涝分区界线大致分别沿经向、纬向分布;2)粤西、粤北是广东旱涝区域分异变化较大的地区,粤东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珠三角地区则是较为稳定的涝灾多发区;3)不同冷暖时期的旱涝分区既有大致相同的特征,又有一定的差异.文章认为以上结果可能是由于广东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受印度夏季风影响及东亚气候系统发生改变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薛积彬钟巍
关键词:冷暖变化
粤西云浮市大气降水δ^(18)O与水汽来源的关系被引量:24
2009年
2005-04-05~2006-04-01期间在粤西云浮市采集了59次具有显著天气过程的大气降水样品,并进行了稳定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此期间云浮市大气降水中δ18O值波动于-12.47‰^-0.18‰之间,平均值为-4.91‰;夏秋季(5~9月)的δ18O值相对偏低,多数在-10.00‰^-5.00‰,平均-6.30‰;冬春季(11月~次年4月)的δ18O值相对偏高,多数在-3.00‰^-1.00‰,平均-2.20‰.这些δ18O值与它们相应的气温、水汽压(e)呈较为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均达-0.60,而与降水量的负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R)为-0.33.与大致同时期的广州降水中δ18O月平均值相比,云浮降水中δ18O呈相对低值,可能与云浮市受到了较强的西南季风叠加影响有关.后推气流轨迹的结果表明,这些大气降水1δ8O值在前汛期(4~6月)、后汛期(7~9月)和非汛期(10月~次年4月)中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不同水汽来源决定,表明降水δ18O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指示水汽来源的作用:δ18O值偏高的大气降水其水汽可能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海区(包括我国南海海域)的变性热带太平洋暖气团;而δ18O值偏低的大气降水其水汽则来源于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变性热带海洋气团.
郑琰明钟巍彭晓莹薛积彬赵引娟马巧红蔡颖
关键词:大气降水氧同位素水汽来源
A New High-resolution Late Glacial-Holocene Climatic Record from Eastern Nanling Mountains in South China被引量:3
2009年
A 350-cm-long sediment core sequence from Dahu Swamp situated in the eastern Nanling Mountains was selected for high-resolution paleoclimatic reconstruction since the Late Glacial period. The multi-proxy records of this paper reveal several evidently dry and cold events that may coincide with the Oldest Dryas, the Older Dryas, the Younger Dryas in the late deglacial period. Two relatively wetter and warmer phases occurred in ca. 15,000-14,400 cal yr B.P. and 13,500-12,800 cal yr B.P. respectively may correspond to the Blling and Allerd warming events. The Younger Dryas event (ca. 12,800-11,500 cal yr B.P.) revealed by multi-proxies wa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colder and drier climate. A warmer and wetter climate, occurred in ca. 10,000-6000 cal yr B.P.,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Holocene Optimum, which coincided with the maximum Northern Hemisphere insolation. The "8.2kyr cool event" and even the "8.8kyr cool event" were indicated as well from our sediment core. A dry mid-Holocene period (ca. 6000- 3000 cal yr B.P.) indicated by multi-proxies does not follow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he wet mid-Holocene conditions observed in other regions in China.
XUE Jibin ZHONG Wei ZHENG Yanming MA Qiaohong CAI Ying OUYANG Jun
关键词:古气候重建中全新世晚冰期新仙女木事件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雷州半岛北部泥炭腐殖化度的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5
2008年
在14C测年的基础上,分析了雷州半岛北部湛江市屋山泥炭剖面和遂西县下录泥炭剖面的沉积特征及其腐殖化度、有机质含量变化,发现两个剖面在相同时段内的沉积特征和气候环境特征都比较吻合,充分证明了研究区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是控制两个地点泥炭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泥炭腐殖化度敏感地记录了古气候信息,其高值指示气候相对暖湿,低值指示气候相对冷干。50―30calkaBP期间雷州半岛北部气候暖湿,30―10calkaBP期间气候则相对冷干。将其腐殖化度与格陵兰NGRIP冰芯δ18O对比发现:50―30 cal ka BP期间雷州半岛北部存在多次短尺度的气候冷干事件,其中千年尺度气候事件很好地响应了Heinrich事件H5-H3。
马巧红钟巍薛积彬甄治国刘伟郑琰明蔡颖
关键词:泥炭腐殖化度晚更新世晚期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