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220400)

作品数:8 被引量:192H指数:7
相关作者:徐明岗张会民吕粉桃高静段英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施肥
  • 7篇长期施肥
  • 3篇小麦
  • 2篇氮肥
  • 2篇典型农田
  • 2篇淤土
  • 2篇土壤
  • 2篇农田
  • 2篇小麦氮肥
  • 2篇灌淤土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东北黑土
  • 1篇东北黑土区
  • 1篇养分
  • 1篇有效磷
  • 1篇玉米
  • 1篇玉米产量
  • 1篇指数法
  • 1篇施肥条件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江西省红壤研...
  • 1篇辽宁省农业厅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作者

  • 8篇徐明岗
  • 3篇张会民
  • 3篇吕粉桃
  • 2篇高静
  • 2篇段英华
  • 1篇聂军
  • 1篇许景钢
  • 1篇张文菊
  • 1篇裴瑞娜
  • 1篇于寒青
  • 1篇李忠芳
  • 1篇张淑香
  • 1篇田有国
  • 1篇吕家珑
  • 1篇李虹儒
  • 1篇包耀贤
  • 1篇孙楠
  • 1篇王伯仁
  • 1篇李淑芹
  • 1篇杨生茂

传媒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长期施肥对灌淤土养分状况变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探明灌淤土耕地在常规施肥下土壤养分状况变化及其与施肥关系,为灌淤土培肥及养分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阐明灌淤土4个代表性监测点常规施肥20年(1987-2006)来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其与施肥量的关系。灌淤土长期耕作施肥20年后,土壤养分状况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磷养分含量均表现出上升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累计增加6.16 g/kg,年均增加0.32 g/kg,土壤全氮含量累计增加0.083g/kg,年均增加0.004 g/kg,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的年均增量分别为1.98,3.9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呈现出下降趋势,平均累计减少63 mg/kg,年均减少3.3 mg/kg。灌淤土20年施肥监测结果表明,该土壤应采用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合理调整化学肥料施肥比例,适当控制磷肥用量,增加氮素和钾素肥料用量,达到施肥平衡,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和培肥土壤的目的。
吕粉桃田有国徐明岗卢昌艾任意
关键词:长期施肥灌淤土土壤养分
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变化的评价方法被引量:73
2012年
【目的】确定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变化的适宜评价方法。【方法】以湖南望城和江西进贤的长期试验数据为基础,比较和分析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结果,探明适宜土壤肥力变化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20多年长期施肥下,3种评价方法所得综合土壤肥力指数(IFI)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不同: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评价结果相似,而内梅罗指数法与二者存在一定差异,评价结果灵敏度较高。经验证,3种评价方法的IFI与作物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内梅罗指数法相关性更高。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低产的不施肥(CK)、偏施肥(NK)处理IFI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高产的均衡施肥(NPK、2NPK、NPKCa、NPKS、NPKM)处理IFI随时间趋稳,且均值显著高于不施肥和偏施肥的处理。【结论】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均适用于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但应首选内梅罗指数法,最后选相关系数法。
包耀贤徐明岗吕粉桃黄庆海聂军张会民于寒青
关键词:长期施肥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内梅罗指数法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氮素的演变特征被引量:10
2010年
为阐明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提高土壤肥力和合理施肥的模式,连续观测了16年不同施肥处理的红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并分析了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16年后,增量氮磷钾化肥有机肥配施(1.5NPKM)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呈上升趋势,16年增加了43.9%,年均增加0.03g·kg^-1;氮磷钾配合施用及其配施有机物(NPK、NPKS、NPKM和M)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随时间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0.90~1.33g·kg^-1;不施氮肥(CK、PK)和氮磷(NP)、氮钾(NK)配施下的土壤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这4个处理的土壤伞氮16年平均下降了33.8%,年均下降0.02g·kg^-1。不同施肥的土壤碱解氮变化趋势与全氮类似,1.5NPKM处理的土壤碱解氮16年上升86.0%,年均增加3.33mg·kg^-1;NP、NK、NPK、NPKS、NPKM和M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随时间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84.4~110mg·kg^-1;而CK、PK两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下降了30.3%,年均下降1.66mg·kg^-1。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碱解氮含量均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施有机肥、无机氮磷钾合理配比、以及有机一无机肥配施是维持和提高土壤氮素肥力的有效措施,而不施氮肥或偏施氮肥都会导致土壤氮素肥力降低。
王娟王娟吕家珑徐明岗段英华王伯仁
关键词:红壤旱地全氮碱解氮长期施肥
长期施肥下中国典型农田小麦氮肥利用率的时空演变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阐明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中国典型农田土壤小麦氮肥利用率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差异,为评价和建立长期施肥模式、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典型农田土壤——褐潮土、轻壤质潮土、塿土和红壤设置的15—18年长期试验的小麦氮肥利用率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麦多年平均氮肥利用率在长期偏施氮肥(N处理)条件下最低,为6.5%—14.4%,在平衡施肥(NPK处理)条件下可达到20.5%—78.5%。N处理小麦的氮肥利用率以每年0.61%—2.32%的速率下降,NPK处理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在褐潮土、轻壤质潮土和塿土上呈上升趋势,而在红壤上呈下降趋势。红壤上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处理),小麦的氮肥利用率较NPK处理增加了15.9%,且年际间保持持平。长期单施氮肥土壤氮、磷、钾养分呈亏缺或者持平趋势,均衡施用氮、磷、钾肥土壤养分逐年上升,氮、磷、钾养分的均衡供应有利于提高小麦对氮肥的利用率。【结论】长期偏施氮肥会导致小麦氮肥利用率随施肥年限增加而降低,施用有机肥不但可以保证土壤的可持续供氮能力,而且在南方红壤地区还可以防止土壤酸化。
闫鸿媛段英华徐明岗吴礼树
关键词:长期施肥氮肥利用率小麦
我国典型农田长期施肥小麦氮肥回收率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5
2009年
为阐明长期不同施肥下小麦氮肥回收率的时间演变特征及空间差异,为农田氮肥合理施用及提高氮肥回收率提供科学依据,对我国典型农田土壤—(土娄)土、潮土、褐土、灰漠土、黄棕壤、黑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和红壤上设置的15~24年的长期试验的氮肥回收率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单施氮肥(N)、氮钾配施(NK)下,小麦氮肥回收率随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降低速率为红壤(7.24)>黄棕壤(4.16)>(土娄)土(1.48)、中性紫色土(1.44)、潮土(1.06)>石灰性紫色土(0.60);化肥配合及与有机肥配施(NP、NPK、NPKM)的氮肥回收率在潮土、灰漠土、黄棕壤、黑土、中性紫色土上随时间变化不大。化肥配合施用(NPK)下,(土娄)土、潮土、褐土、灰漠土、黄棕壤、黑土、中性紫色土、红壤和石灰性紫色土上的小麦氮肥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76.8%、73.4%、56.4%、44.9%、44.4%、33.8%、41.7%、33.6%、26.2%。小麦氮肥回收率以北方暖温带的(土娄)土、潮土、褐土大于南方中亚热带紫色土和北方中温带的黑土。
李虹儒许景钢徐明岗李淑芹张文菊高静
关键词:长期施肥小麦
长期施肥对灌淤土小麦产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探明长期常规施肥下灌淤土小麦产量变化及其与施肥的关系,为灌淤土小麦施肥管理及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家级土壤肥力长期监测点中灌淤土的4个代表性监测点常规施肥条件下小麦产量变化及其与施肥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淤土长期耕作施肥近20年,小麦产量呈现出极显著的增长趋势,年均增加117 kg/hm2,多年平均产量5 354 kg/hm2;无肥区小麦产量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年减产50 kg/hm2,多年平均产量1 420 kg/hm2。小麦产量与化肥NP、总施肥量(有机加无机)NPK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前者呈对数关系,后者更接近直线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9 5、0.395 5。小麦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平均年下降速率0.250 1 kg/kg,施肥区相对于无肥区的多年平均增产率371%,其中,在单施化肥情况下,前者平均年下降速率为1.766 4 kg/kg,后者表现出下降趋势,但不显著;而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则前者有上升趋势,但不显著,后者年均增加30.9个百分点。施肥是增加灌淤土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采取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的方式,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控制磷肥施用量,增施氮钾肥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
吕粉桃郑磊徐明岗王绪奎张会民李忠芳
关键词:长期施肥灌淤土小麦产量
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施肥和玉米产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3
2009年
根据1988-2006年东北黑土地区12个土壤肥力监测点的结果,统计分析了黑土区耕地施肥量、施肥结构和玉米产量的变化,阐明了黑土区19年玉米产量的演变趋势及施肥效果,为黑土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条件下耕作19年后,黑土区肥料总施用量(氮磷钾养分量)明显下降,从1988年的年均500 kg/hm2下降到2006年的91 kg/hm2。其中有机肥总养分量下降更明显,从1988年的269 kg/hm2降至2006年的零投入;化肥总养分多年施用量变化不明显,年平均为247 kg/hm2。不同监测点不施肥的玉米产量(基础地力)有较大的差异,基础地力高的土壤其相应的玉米施肥处理产量也较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1988-1996年,黑土地区玉米增产率呈增加趋势,而基础地力贡献率由1988年的79%下降到1996年的42%;1997后变化不大,基础地力贡献率平均为63%。东北黑土地区较高的基础地力保证了玉米的高产和稳产,而施肥量的减少,特别是有机肥用量的减少降低了施肥的增产效果。
高静马常宝徐明岗徐志强张淑香孙楠
关键词:施肥黑土
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垆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被引量:47
2010年
【目的】阐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效磷与土壤磷素累积的响应关系,为黄土高原旱作农区科学施用磷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了黑垆土28年(1979—2007年)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磷素盈亏与土壤有效磷的变化特征。【结果】长期施用化肥(NP)、单施有机肥(M)及化肥与有机配施(NPM),土壤有效磷含量随试验年限的延长呈极显著(P<0.01)上升趋势,年均分别增加0.54、0.64和1.11mg·kg-1,而不施肥和单施氮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持平或下降趋势。土壤有效磷增加量随磷盈亏而变化,二者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施用化学磷肥、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中的磷素均有盈余,土壤中每盈余100kg·hm-2磷所能增加的土壤有效磷分别为3.85、0.29和0.53mg·kg-1。施用化学磷肥土壤有效磷的增加速率是施有机肥的11.6倍。【结论】土壤有效磷随土壤磷素盈余而变化与加入磷素形态密切相关,长期单施化学磷肥提升土壤有效磷的速率显著大于单施有机肥。
裴瑞娜杨生茂徐明岗樊廷录张会民
关键词:长期施肥黑垆土有效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