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182)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江洪余锂镭黄兵李雪飞王梦龙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诱导性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丛
  • 1篇神经免疫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自主神经
  • 1篇免疫
  • 1篇坏死因子
  • 1篇交感
  • 1篇交感神经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余锂镭
  • 3篇江洪
  • 2篇黄兵
  • 1篇王梦龙
  • 1篇李雪飞

传媒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3篇201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心脏交感神经节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心脏交感神经节的影响。方法 14只成年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只,将0.1ml TNF-α(0.1mg/ml)分别局部微量注射进入左侧心脏交感神经节(LSG)、右侧心脏交感神经节(RSG);对照组7只,将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局部微量注射进入LSG和RSG。电压递增式高频电刺激(频率20Hz,脉宽0.1ms)作用于LSG、RSG可分别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以最大收缩压(SBP)改变代表LSG功能,以心率变化代表RSG功能。微电极固定在LSG、RSG之后,使用labChart Pro软件记录并分析神经活性的频率和振幅。分别记录基础状态和干预30min后LSG、RSG的神经功能和活性。结果与基础状态相比,实验组30min后LSG和RSG功能及神经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未见显著性改变(P>0.05)。30min后,实验组LSG、RSG功能和神经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NF-α可显著增强心脏交感神经节的功能和活性。
王振亚王猛孟冠南李雪飞王梦龙黄兵余锂镭江洪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肿瘤坏死因子-Α交感神经活性
肥胖相关的神经免疫研究进展
2018年
肥胖导致的代谢性免疫紊乱为一种慢性低强度炎症反应,其可发生于内脏脂肪及其他多种器官组织,而巨噬细胞被认为是肥胖诱导的脂肪组织炎症的主要参与者。某些其他的天然及适应性免疫细胞也可发挥不同促进炎症的效应,引起各代谢组织的免疫紊乱,在机体表现为胰岛素抵抗,随后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失衡——交感神经过度激活。通过不同方法去除交感神经或刺激迷走神经可改善肥胖及外周组织的代谢并发症。未来,自主神经再平衡将为调节免疫紊乱、改善代谢炎症提供潜在的治疗方法。
邓洁琳余锂镭江洪
关键词:肥胖神经免疫胰岛素抵抗
白细胞介素17A对心房神经节丛功能及心房颤动诱导性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对心房神经节丛(GP)功能及心房颤动(房颤)诱导性的影响。方法12只成年杂种犬麻醉后,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n=6),0.1ml IL-17A(25μg/ml)微量注射至心脏右前GP(ARGP);对照组(n=6),等量0.9%氯化钠溶液微量注射至ARGP。电压递增式高频电刺激作用于ARGP可引起心率减慢。以刺激电压为横坐标,心率降低最大百分比为纵坐标绘制心率.电压反应曲线,反映ARGP功能。分别在基础状态、干预后30min测定ARGP的功能、心房及肺静脉位点的有效不应期(ERP)及房颤诱发窗口(WOV)。结果与基础状态比较,实验组干预30min后ARGP功能显著增强[以刺激电压35V为例:(64.3±5.2)%对(40.1±3.7)%,P〈0.05];各部位ERP显著缩短[以右下肺静脉为例:(98.3±8.7)ms对(76.5±7.3)his,P〈0.05];房颤WOV显著延长[以右下肺静脉为例:(11.7±4.7)ms对(32.2±3.7)ms,P〈0.05].而对照组干预30rain后与基础状态比较,各项电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IL-17A可以显著增强ARGP的功能及房颤诱导性。
邓洁琳余锂镭赖燕秋王宇虹孟冠南黄兵江洪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A心房颤动自主神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