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40040)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左芙蓉刘继同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社会
  • 2篇社会服务
  • 2篇社会工作
  • 2篇教育
  • 2篇基督
  • 2篇基督教
  • 1篇中国天主教
  • 1篇儒家
  • 1篇儒家思想
  • 1篇社工
  • 1篇社工教育
  • 1篇社工人才
  • 1篇社区建设
  • 1篇时间表
  • 1篇天主
  • 1篇天主教
  • 1篇主教
  • 1篇现代社会工作
  • 1篇路线图
  • 1篇教士

机构

  • 6篇北京联合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左芙蓉
  • 3篇刘继同

传媒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基督宗教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进程研究述评被引量:17
2012年
改革开放尤其是2006年以来,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迎来前所未有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福利时代来临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不约而同聚焦社工教育制度和社工人才培养。本文运用文献回顾、基础理论研究、宏观政策研究、实地参观考察、比较政策研究等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阶段与历史变迁轨迹,并提出了完善社工教育制度的政策建议。
左芙蓉刘继同
关键词: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社工教育社工人才
20世纪上半期基督教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基督教非中国本土宗教,它来自西方且四度入华:唐朝时期首次传人、元代和明末清初又两度在华传播、19世纪初期再度东来。前三次都以中止传播告终,唯有第四次传人后持续至今且在20世纪上半期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伴随基督教的传人,西方医学、体育、教育等被介绍到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也因此在华兴起和发展。
左芙蓉
关键词:教育传人
中国特色现代社会工作制度框架设计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中国专业社会工作时代来临,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框架设计议题形成。现代社会工作制度框架由"看不见"的文化、价值观,看得见的政策项目和相关社会服务体系三部分组成,政治化是本质特征。制度框架设计的功能是确定未来发展目标、指明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内容是界定制度框架范围内容和优先领域,主题是确定制度建设"时间表",描绘制度建设的"路线图"。现代制度框架设计模式主要有超前型、基本协调一致型和滞后型三类。制度框架设计质量决定制度发展质量。中国特色现代社工制度框架设计实质是规划中国政治与福利现代化进程。
刘继同左芙蓉
关键词:时间表路线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主教社会服务浅议被引量:2
2013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主教社会服务迅速发展,教会在赈灾助残,扶贫济困,预防艾滋病宣传,捐资助学,开办孤儿院、安老院、诊所,开展义诊等各种类型的慈善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天主教融入中国社会、探索天主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断努力,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主要以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甘肃五省市为例,展现中国天主教社会服务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
左芙蓉
关键词:中国天主教社会服务
中国社区生活结构战略转型与现代社区福利制度框架建设被引量:3
2013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社会后果之一是",社区"观念和"地理社区"成为基础性社会结构因素,国家与社区的关系成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福利理论角度,运用文献回顾方法,首次系统划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区工作历史发展阶段,概括社区工作若干结构性特征,全面梳理城乡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工作主要政策法规,重点分析社区生活环境、社区问题、社区需要与国家-社区关系模式的战略转变状况;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区福利体系框架,界定社区福利体系框架的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简要总结中国社会国家-社区互动关系模式。在构建和谐社区环境下,笔者针对中国社区福利体系建设提出若干战略思考和政策建议。
左芙蓉刘继同
关键词:社区建设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耶儒关系的认知转变
2014年
西方传教士于近代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他们面临诸多障碍,而影响中国人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是障碍之一。为了达到以基督教代替儒教的目的,他们进行了诸多改变儒教的尝试,也因此与儒家思想结下不解之缘,对耶儒关系的认知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考察这一转变及其成因不仅有助于理解近代中西文化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而且对当今世界的宗教对话、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启发性。
左芙蓉
关键词:传教士基督教儒家思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