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2JK288)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蒲少华李晓华卢宁刘丽英黄丽容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大学生
  • 2篇亲在
  • 2篇父亲
  • 2篇父亲在位
  • 1篇意象
  • 1篇人际信任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自尊
  • 1篇象征性
  • 1篇归因
  • 1篇归因方式
  • 1篇儿童
  • 1篇儿童早期
  • 1篇父亲意象
  • 1篇父子
  • 1篇父子关系

机构

  • 4篇深圳大学
  • 2篇四川职业技术...

作者

  • 4篇蒲少华
  • 2篇李晓华
  • 2篇卢宁
  • 1篇刘国艳
  • 1篇刘玎
  • 1篇黄丽容
  • 1篇刘丽英

传媒

  • 1篇心理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幼儿教育(教...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父亲缺位与儿童早期内隐问题行为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者采取横断研究设计和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深圳市1216名30-36月龄儿童及主要照顾人为调查对象,用自编的《儿童早期主要抚养人情况问卷》以及《中国婴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量表》对这些儿童的内隐行为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进而分析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与儿童早期内隐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1216名30-36月龄被试中,早期教养时父亲缺位的情况占39.24%。(2)亲子活动时间每天少于1小时的情况比例高达70%.这类儿童中,具有早期内隐问题行为的占8.06%,其中女童较男童更易在面对新鲜事物或陌生场所时产生退缩行为。(3)主要照顾人是(外)祖父母或保姆的儿童更易出现早期分离性焦虑,在面对新鲜事物时更易产生退缩、强迫行为。(4)父亲缺位与儿童的早期内隐问题行为。如面对新鲜事物产生退缩行为、强迫行为、忧郁以及分离性焦虑情绪有关。(5)父亲参与早期教养对儿童心理、情绪、行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研究者提出了相关教育建议。
刘国艳刘丽英黄丽容蒲少华
关键词:儿童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对40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高于理论中间值,男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大学生人际归因方式各因子得分适度,不走极端,男大学生在能力归因和内归因上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运气归因和情境归因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进行归因方式训练,培养其积极的人际归因风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人际交往能力。
蒲少华李晓华
关键词:大学生归因方式人际信任
父亲在位与大学生自尊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选取我国五所高校的829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父亲在位问卷中文修订简式版和自尊量表对其进行测量,探讨父亲在位与大学生自尊发展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提供实证支持。研究发现: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自尊高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亲在位第一、二高阶维度及其七个因子与大学生自尊呈显著正向相关;父亲与祖父的关系、母亲与外祖父的关系、与父亲的身体互动、父母关系对大学生自尊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家庭教养是个体自尊发展的重要因素,父亲在位对大学生自尊有显著影响。更多关注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群体,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蒲少华李晓华卢宁
关键词:大学生父亲在位自尊
内在父亲:理论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内在父亲是指子女对父亲的内在的、主观的体验,由象征性父亲、内化的父亲体验和父亲意象三成分构成。本文综合回顾内在父亲三成分的理论实质及其与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一理论的临床意义、家庭意义和社会意义。最后对内在父亲理论的实证研究、跨文化研究、临床干预实践与研究等进行思考和展望。
蒲少华刘玎卢宁
关键词:父亲意象父子关系父亲在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