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201506)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5
相关作者:严建华池涌王飞岑可法黄群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华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热解
  • 2篇污泥
  • 1篇低场核磁
  • 1篇低场核磁共振
  • 1篇动力学
  • 1篇多光谱
  • 1篇多光谱图像
  • 1篇氧化石墨
  • 1篇氧化石墨烯
  • 1篇油泥
  • 1篇造纸
  • 1篇造纸污泥
  • 1篇纸类
  • 1篇制革
  • 1篇制革污泥
  • 1篇生活垃圾
  • 1篇生物质
  • 1篇生物质热解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2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集美大学
  • 1篇浙江华川实业...

作者

  • 6篇严建华
  • 5篇池涌
  • 4篇王飞
  • 2篇黄群星
  • 2篇岑可法
  • 2篇陆胜勇
  • 2篇李文娟
  • 1篇杨天华
  • 1篇王君
  • 1篇符成龙
  • 1篇倪明江
  • 1篇何宏舟
  • 1篇李晓东
  • 1篇陈翀
  • 1篇李润东
  • 1篇金余其
  • 1篇林雪彬
  • 1篇李想
  • 1篇谢正超
  • 1篇池勇

传媒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热力发电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能源工程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水解处理制革污泥过程中总Cr的转移与稳定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热水解法研究了不同热水解温度和酸性条件下,制革污泥中重金属总铬的转移特性及浸出毒性变化.结果表明:pH对制革污泥中Cr的溶出起主要作用,H2SO4调节pH为2.5和1.5时,常温水解预处理对污泥中Cr的转移率分别达到了56%和91%.热水解温度的提高不利于Cr向液相转移,当pH=2.5时,180℃热水解后的水解液中Cr的质量分数比常温条件下降低了70%以上.热水解处理促进污泥中Cr的稳定,且随着热水解温度的升高,Cr的浸出毒性显著降低,180℃热水解Cr的稳定化率达93.2%,而常温下只有50.8%,因此,可采用常温H2SO4浸取+热水解联合处理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Cr的转移和稳定化效果均较好,污泥中Cr向液相的转移率高于90%,固相中Cr的浸出毒性显著降低,稳定化率超过95%.
符成龙麻红磊池涌严建华倪明江
关键词:制革污泥硫酸热水解重金属
柱状型煤管道水力输送试验系统的设计研究
2015年
为了开展柱状型煤管道水力输送的研究,通过研究柱状型煤管道水力输送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并搭建了柱状型煤管道输送试验系统,包括型煤注入装置、动力装置、输送段、尾部排出装置等部分.利用该试验系统开展了型煤列输送试验和型煤运动速度的测量实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很好地完成型煤的管道输送,随着水流速度增加,型煤的速度会增加,但型煤的速度高于水流速度;转折角的出现增加了型煤在输送中的磨损,影响型煤间距的保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转折角应尽量平缓.
李文娟陆胜勇王汝佩李晓东严建华
关键词:水力输送
水热处理对污泥水分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研究水热处理对污泥水分分布的影响.通过研究水热温度、反应时间、CaCl2与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添加量对污泥离心水的质量分数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工况.结合泥饼水的质量分数、氨氮(NH3-N)及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分析,评价经水热处理后污泥样品的脱水性能.研究水热单一变量对污泥水分分布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的提高使得污泥中结合水和机械结合水均显著降低;反应时间的延长降低了污泥中的结合水比例;投放氯化钙主要降低机械结合水的比例;PAM的添加量对水分分布影响较小.水热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为230℃、处理时间为45min时,同时添加140mg/g干污泥(DS)CaCl2,在水热处理后添加10-6 g/g DS PAM试剂的工况下,泥饼经离心脱水后水的质量分数由88.67%降至70.68%.与污泥原样相比,悬浮液中的SCOD、NH3-N值大幅上升,说明污泥絮体中不溶的有机组分发生了水解,并改变了污泥的水分分布.
毛华臻王飞毛飞燕池涌陆胜勇岑可法
关键词:水热水分分布脱水性能
活性炭对储运油泥微波热解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提高油泥的热解效率并降低能耗,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活性炭对油泥微波热解过程及产物特性的影响,以活性炭作为吸波介质,着重利用气相色谱分析热解产物中的气相组分,利用GC-MS研究热解液相产物.首次完成对油泥热解过程中微波能量利用率的计算.结果发现:当微波辐照功率为800 W时,升温速率为23.4℃/min;添加吸波介质可以使热解的升温速率提高77%以上,热解产物中的固体残留率最多降低24.7%,气体产量最多提高46.9%.此外,不添加吸波介质时,油泥对微波能量的利用率为16.6%;而添加活性炭后,微波能量利用率可以提高12%以上,并且随着活性炭添加量的增大,能量利用率提高.
潘志娟黄群星Moussa-Mallaye Alhadj-Mallah王君池涌严建华
关键词:油泥微波热解活性炭
改性石墨烯对典型生物质热解产物分布作用影响
2019年
为解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可再生能源的转化与废物的利用问题,本课题利用热裂解-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研究分别以氧化石墨烯与石墨烯分散液为原料制备Ni改性石墨烯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改性石墨烯促进了纤维素热解主要产物1,6-脱水吡喃葡萄糖的生成,随负载量增加效果更明显;C1—C4烃类产率受改性石墨烯影响很大,C5—C8烃类产率略有提高;经改性石墨烯催化木质素热解产物中酚类产率明显提高,经6%Ni-GO催化酚类产率达最大;醇类产率下降,酚类产率上升表明改性石墨烯对羟基的脱除与重组具有一定影响。此外,改性石墨烯还促进了结构较为简单的长碳链产物生成。
李延吉李想于梦竹何强倪蒙杨天华李润东
关键词:生物质氧化石墨烯石墨烯
过程参数对纤维素水热碳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生物质废弃物是当今世界上的第四大能源,传统的焚烧处理方式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浪费能源。水热碳化是一种高效的废弃生物质资源化技术。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纤维素水热碳化碳分布的影响,并对碳化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以及从反应机理角度进行解释。结果表明,原料中的碳大部分都保留在了碳化物中,占71%~75%,其余部分被转移至液相和气相。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大,碳化物的产率降低,热值升高,O/C原子比降低。SEM显示当温度达到220℃时,碳化物表面开始形成微球结构,且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大,微球结构均一性、分散度越来越好。FTIR表明碳化物表面生成羟基和羰基等官能团,水热碳化过程中会发生脱水和芳香化反应。
刘娟池涌舒迪
关键词:纤维素碳化物
柱形流化床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9年
对Shedid等搭建的圆柱体流化床采用欧拉-欧拉法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考察了颗粒球形度、表观进气速度和床料初始堆积高度对流化床内垂直加热壁面与流动床料之间对流传热特性的影响,采用有效导热系数分别计算气相和固相的对流传热系数。结果表明,随表观进气速度增大,流化床内颗粒物料湍流运动加剧,加热壁面平均温度和流体平均温度下降,壁面流体间传热平均温度差减小,壁面流体间对流传热系数增大;随初始床料高度增加,流化床内颗粒与加热壁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导致固相平均对流传热系数增大。
王力军段叔平徐凌锋孙嘉君
关键词:流化床双流体模型传热特性两相流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多光谱图像的火焰场参数重建被引量:5
2016年
提出一种新的同时测量火焰温度场、颗粒浓度场和气体浓度场的非接触光学测量技术.在稳态火焰周围安装4台电荷耦合器件(CCD),火焰的多光谱图像是由在CCD前安装的滤波片拍摄得到,使用的滤波片通过波长分别为0.436,μm(蓝光)、0.700,μm(红光)和1.87,μm(水吸收峰).建立了一个在三波长下的辐射反问题模型.通过水对波长的选择吸收性分离出颗粒吸收系数和水的吸收系数.利用统计窄带模型得到水浓度,利用Mie散射理论得到颗粒浓度.模拟两个算例,得到从水浓度场、颗粒浓度场到温度场重建误差依次减小.当颗粒体积分数低于1×10-6时,水浓度场可以准确重建出来.如果要精确测量水浓度,则需要辐射路径测量误差不大于1%,.
谢正超王飞张海丹严建华岑可法
关键词:温度水蒸气
基于分区气化模型的MSW燃烧过程模拟研究
2016年
针对一种新型两段式生活垃圾分区气化燃烧装置,提出了基于分区气化模型的垃圾热转化过程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耦合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软件预测移动床层垃圾的气化以及炉内气相空间的燃烧过程。通过对组分及热值差异较大的2种生活垃圾在炉内的反应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炉内的气相组分、温度及流场的分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复杂组分的垃圾热转化过程模拟研究。高水分、低热值的生活垃圾气化后再燃炉膛出口温度处于973~1 073 K,不利于二恶英的生成控制。前拱二次风的增加不仅加强了炉内的湍流扰动,而且加强了炉内主反应区的温度。经过对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优化,烟气的停留时间延长,炉膛出口烟气中的可燃气体组分大大降低,而且NO的浓度降低了近一个数量级。
王汝佩黄群星李文娟池涌严建华
关键词:反应动力学
造纸污泥空气气化产物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影响污泥气化产物及产物分布状况的两个主要因素——温度和空气当量比,选用某造纸厂污水处理后的污泥作为实验材料,在内径100 mm固定床气化炉上进行空气气化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空气当量比(0.2~0.6)和不同气化温度(500℃、600℃、700℃)等操作条件对污泥三相产物特性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气化温度和空气当量比,为不同的污泥气化工艺提供参考。
王伟金余其陈翀王飞金忠财
关键词:污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