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SZ0063)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胡慧玲傅超美高飞卢君蓉王战国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2篇HPLC法
  • 2篇HPLC法测...
  • 1篇丹皮
  • 1篇丹皮酚
  • 1篇学成
  • 1篇养生
  • 1篇药学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医药
  • 1篇医药学
  • 1篇质谱联用
  • 1篇色谱法
  • 1篇芍药
  • 1篇芍药苷
  • 1篇神农

机构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四川大学
  • 1篇都江堰市人民...
  • 1篇成都肛肠专科...

作者

  • 5篇胡慧玲
  • 3篇高飞
  • 3篇傅超美
  • 2篇盛菲亚
  • 2篇卢君蓉
  • 2篇王战国
  • 1篇张郭莺
  • 1篇董自亮
  • 1篇李莹
  • 1篇杨向东
  • 1篇毛茜
  • 1篇何瑶
  • 1篇袁学刚
  • 1篇郑勇凤

传媒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药与临床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人工胃、肠液及大鼠离体胃肠共孵液中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考察川木香煨制前后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COS)和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 lactone,DEH)在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及其在大鼠离体胃、小肠、结肠共孵液中的吸附、摄取或降解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木香煨制前后COS和DEH在人工胃、肠液及大鼠离体胃肠共孵液中的质量浓度,以大鼠离体胃、小肠、结肠与药物共孵的方法考察其物理吸附、摄取或降解参数。结果:川木香煨制前后COS在人工胃液稳定性较差,平均降解常数分别为0.758 0,0.531 1,煨制后稳定性有所提高,具统计学意义(P<0.01);川木香煨制前后COS和DEH在大鼠离体胃、小肠和结肠中的吸附、摄取或降解量(2 h)均较大,其中煨制前后COS和DEH在不同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川木香煨制前后COS在人工胃液中均不稳定,煨制后稳定性有所提高;大鼠离体胃、小肠、结肠对川木香煨制前后的COS和DEH均有明显的吸附、摄取或降解,并在不同部位有差异;为川木香煨制前后药效成分的吸收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毛茜傅超美胡慧玲王战国何瑶包希福
关键词:川木香煨制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高效液相色谱法
GC-MS分析羌药关节炎散挥发油化学成分
2014年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羌药关节炎散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关节炎散挥发油,采用GC-MS法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化合物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了33个化学成分,占总成分相对含量的86.47%,其中相对含量超过5%的成分有丹皮酚(13.20%)、芳樟醇(10.94%)、白菖烯(9.48%)、枞油烯(7.93%)、2-亚甲基-6,8,8,-三甲基-三环[5.2.2.0(1,6)]十一碳-3-醇(5.01%)。结论:可为关节炎散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药效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盛菲亚傅超美胡慧玲林俊芝李莹包希福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HPLC法测定羌药关节炎散中丹皮酚的含量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羌药关节炎散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40∶60,v/v),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4 nm,柱温为30℃。结果:丹皮酚在4.106-5.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关节炎散中丹皮酚平均含量为3.96 mg·g^-1。结论:实验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关节炎散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卢君蓉胡慧玲高飞王战军包希福王战国
关键词:丹皮酚HPLC法
HPLC法测定济川养生驻颜不老方药酒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的含量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测定济川养生驻颜不老方药酒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XB C18(250mm×4.6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75:25,V/V);体积流量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在10 min内达到分离,峰形尖锐对称,线性范围分别为1.01~16.08μg﹒mL-1和1.01~16.20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9%和98.78%。济川养生驻颜不老方药酒中芦荟大黄素平均含量为15.41μg﹒mL-1,大黄素平均含量为1.87μg﹒mL-1;济川养生驻颜不老方药酒经水解处理后,芦荟大黄素的平均含量为15.46μg﹒mL-1,大黄素平均含量为2.78μg﹒mL-1。结论:济川养生驻颜不老方药酒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高于大黄素;水解样品后大黄素的含量显著升高,表明大黄素部分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于药酒中,实验结果为药酒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袁学刚杨向东张郭莺胡慧玲高飞盛菲亚王战军包希福
关键词:芦荟大黄素大黄素
芍药苷微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研究芍药苷微囊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芍药苷微囊,用Doehlert设计法对芍药苷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用HPLC法测定微囊在20 h内溶出的量并做释放度考察曲线,且采用电镜对其形态与粒径进行考察。结果芍药苷微囊的囊材囊心比、搅拌速率及体系的pH值对微囊的包封率与载药量均有显著影响,当囊材囊心比为4.3∶1、搅拌速率为305 r/min、pH值为4.0时,制得的芍药苷微囊圆整光滑,无粘连,粒径均匀,包封率可高达83.81%,载药量为24.24%,囊径在200μm以下,且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结论复凝聚法制备芍药苷微囊工艺简单、可靠,产品稳定性好;微囊作为一种新兴剂型,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董自亮卢君蓉高飞郑勇凤胡慧玲傅超美
关键词:芍药苷复凝聚法微囊体外释药
羌医药与中医药学关系初探被引量:12
2013年
论文从同源学说、羌医药与《神农本草经》的关系以及与中医药的相似点等角度探讨了羌医药与中医药的关系,并指出羌医药有别于中医药的特色,为羌医药的挖掘与利用提供参考,并为羌医药的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刘茂成王战军包希福杨福寿唐贤红郑伦均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