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1259)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盖钧镒赵团结吴琼齐波朱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大豆
  • 1篇地上部
  • 1篇地上部生物量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估测
  • 1篇叶面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产量
  • 1篇杂种优势
  • 1篇茸毛
  • 1篇生物量
  • 1篇籽粒
  • 1篇籽粒产量
  • 1篇位点
  • 1篇物量
  • 1篇显性效应
  • 1篇加性效应
  • 1篇冠层
  • 1篇冠层反射光谱
  • 1篇反射光谱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徐淮地区...

作者

  • 3篇盖钧镒
  • 2篇赵团结
  • 1篇姚鑫锋
  • 1篇杨加银
  • 1篇岳汉
  • 1篇杨守萍
  • 1篇邢光南
  • 1篇管荣展
  • 1篇朱艳
  • 1篇谭连美
  • 1篇齐波
  • 1篇刘泽稀楠
  • 1篇贺建波
  • 1篇吴琼
  • 1篇王宇峰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光谱遥感估测大豆冠层生长和籽粒产量的探讨被引量:24
2013年
现代作物育种需要监测大量育种材料的生长并估测产量潜势,高光谱遥感技术为此提供了简单、快捷、非损伤性测定的可能途径。选取30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连续2年的产量比较试验,在盛花期(R2)、盛荚期(R4)和鼓粒始期(R5)测定地上部生物量(ADM)和叶面积指数(LAI),并利用ASD高光谱地物仪同步收集大豆冠层反射光谱信息。供试品种间ADM、LAI和产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不同生育期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的光谱反射率与大豆ADM、LAI及产量均有显著相关,尤其在R4和R5期相关性最高。在构建大量光谱参数的基础上,遴选出对ADM、LAI及产量预测精度较好的回归模型。其中,R5期的P_Area560光谱参数与LAI和R4期的V_Area1450光谱参数与ADM构建的两个生长性状的监测模型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82和0.692。未发现单一生育期光谱参数对大豆估产的有效模型,但综合R2期NPH1280、R4期V_Area1190以及R5期NPH560构建的产量估测模型,决定系数(R2)达到0.68,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光谱遥感对大豆冠层生长监测和产量估测有相对可行性,可望在大规模育种计划中用于早期产量估测。
吴琼齐波赵团结姚鑫锋朱艳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高光谱遥感冠层反射光谱地上部生物量
大豆叶面茸毛密度和长度的QTL定位被引量:4
2013年
大豆叶茸毛形态对抗虫性、耐旱性等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KY(KY)和NJRIXG(XG)进行叶面茸毛密度和长度的遗传与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2个性状在2个群体中均有大幅度变异,存在不同程度的超亲分离,两者有极显著负相关(r=–0.49和–0.62),叶面茸毛密度的遗传率(75.7%~76.8%)高于叶面茸毛长度的遗传率(45.2%~62.9%);检测到2个叶面茸毛密度主效QTL(XG群体的PD1-1和KY群体的PD12-1,表型贡献率分别达20.7%和21.7%);两群体叶面茸毛密度遗传构成中加性QTL贡献率占20.7%~36.2%,互作QTL只占0~1.4%,而未定位到的微效QTL所占份额很大,为38.1%~56.1%,是以往只用定位程序而未注意遗传构成解析所没有发现的特点;未在KY中检测到叶面茸毛长度加性QTL,互作QTL贡献率也仅4.2%,而微效QTL贡献率达58.7%;但在XG中叶面茸毛长度加性QTL PL1-1和PL12-1贡献率分别达18.3%和22.5%,占主要成分,互作QTL和微效QTL贡献均较小,说明该性状两群体的遗传构成有很大差异。大豆叶面茸毛密度和长度的遗传涉及多个效应不同的基因/QTL。
邢光南刘泽稀楠谭连美岳汉王宇峰KIM Hyun-Jee赵团结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QTL定位
大豆杂种产量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选用来源于中国黄淮和美国的熟期组II~IV的8个大豆品种,按Griffing方法II设计,配成36个双列杂交组合(28个杂种组合+8个亲本)于2003—2005年进行田间试验。应用基于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的主-微位点组分析法,解析8个大豆亲本产量的主、微位点组遗传构成及其效应,估计主、微位点组对产量杂种优势的贡献。结果表明,8个大豆亲本间产量由6个主位点组加微位点组控制,主位点组、微位点组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75.98%和10.81%。6个主位点组加性效应(aJ)分别为140.10、259.65、1.95、151.35、?32.70和45.00kghm-2,显性效应(dJ)分别为177.15、314.25、105.75、75.90、242.85和171.00kghm-2。杂种遗传构成包括主位点组杂合显性效应、主位点组纯合加性效应、微位点组杂合显性效应和微位点组纯合加性效应4部分,相对重要性依次递减,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为辅。亲本间主、微位点组及其遗传效应的解析阐释了各杂种组合的遗传特点,还提供了进一步挖掘遗传潜力进行优势改良的基础。
杨加银贺建波管荣展杨守萍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杂种优势加性效应显性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