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20319)

作品数:44 被引量:625H指数:15
相关作者:程时杰李啸骢韦化廖晓昕江全元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电气工程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篇电机
  • 19篇发电机
  • 15篇汽轮
  • 11篇汽轮发电
  • 11篇汽轮发电机
  • 11篇发电机组
  • 10篇电力
  • 10篇电力系统
  • 8篇发电
  • 7篇扭振
  • 7篇汽轮发电机组
  • 7篇励磁
  • 5篇电压
  • 5篇轴系
  • 5篇非线性
  • 4篇遗传算法
  • 4篇汽轮机
  • 4篇轴系扭振
  • 4篇励磁控制
  • 4篇鲁棒

机构

  • 23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广西大学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6篇华中理工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武汉汽车工业...
  • 2篇南京汽轮电机...
  • 2篇江西省电力试...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唐山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南工业大学
  • 1篇许继集团有限...
  • 1篇山东电力调度...

作者

  • 21篇程时杰
  • 8篇韦化
  • 8篇李啸骢
  • 6篇廖晓昕
  • 6篇王西田
  • 6篇罗成
  • 6篇江全元
  • 5篇于达仁
  • 5篇鲍文
  • 4篇黄典贵
  • 4篇黄树红
  • 3篇曹一家
  • 3篇王少荣
  • 3篇刘妹琴
  • 3篇邱家俊
  • 3篇苏杰先
  • 2篇晏水平
  • 2篇刘玉田
  • 2篇李雪松
  • 2篇孙海顺

传媒

  • 18篇中国电机工程...
  • 9篇电力系统自动...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中国电力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继电器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电网技术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唐山学院学报
  • 1篇"力学200...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12篇2002
  • 8篇2001
  • 11篇200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迷宫气封三维非定常流场及转子动特性数值仿真被引量:30
2003年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近似的解析变换网格,以及混合有限分析格式,对迷宫气封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求解,进而求得密封气流对转子的气流激振力,获得转子的动特性系数。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以及双控制体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令人满意,说明了该计算程序是正确可靠的。该方法精度较高,适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各种复杂的涡动情况及各种齿型,对气封转子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计算结果还显示了主刚度、主阻尼对气流进口周向速度不敏感,而交叉刚度对气流进口周向速度非常敏感。由于交叉刚度对转子的稳定性影响相当大,这一点是值得注意和利用的。
李雪松黄典贵李久华徐建中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汽轮发电机
基于遗传算法的HVDC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设计被引量:57
2002年
利用HVDC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可以在不增加附加设备的条件下,有效抑制交直流联合输电系统中发生的次同步振荡。该文以特征值尽可能位于远离虚轴的左半平面为目标,提出应用遗传算法解决控制器参数优化中的极大极小值问题,以适应动态系统运行条件大范围的变化。与传统的基于极点配置的设计方法 相 比 较,该 文 提 出 的 方 法具有设计简便、智能化程度高、控制器鲁棒性好的优点。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一个典型的带串联电容补偿的AC/DC联合输电系统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设计,特征值法和时域仿真结果都表明所设计的HVDC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的负荷条件和补偿度下有效阻尼次同步振荡。
江全元程时杰曹一家
关键词:遗传算法HVD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直流输电
单质量盘转子扭振的动频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在转轴以一定速度旋转的条件下,推导了考虑转动频率情况下的单质量盘转子扭振运动方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几何结构的单质量盘转子在不同转动频率下的扭振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对影响单质量盘转子扭振动频的动频系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离心力的作用相当于使转子的扭转刚度增加,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转子的扭振固有频率,而在影响单质量盘转子扭振动频系数的因素中,动频系数与转子转速的平方及质量盘直径的平方成正比,而与质量盘厚度关系不大.由此结果得出了动频的计算公式,并在该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判断单盘转子是否需要考虑扭振动频的判定准则,该项工作对于旋转机械如何避开扭振固有频率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峻华黄树红陆继东
关键词:转子扭转振动
超导磁储能与发电机励磁的多指标非线性协调控制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多指标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对SMES与汽轮发电机的励磁进行协调控制设计。多指标非线性设计方法通过恰当地选择输出函数来改变闭环系统的特征根位置,以获得良好的系统控制性能。设计表明,采用多指标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能很好地解决高维、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控制设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规律能很好的兼顾系统各状态量的动、静态特性,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明显提高系统各输出量的控制精度。
李啸骢郭栋韦化程时杰
关键词:超导磁储能装置发电机励磁多指标非线性控制协调控制
基于Lyapunov分解聚合法的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应用 Lyapunov分解聚合法研究电力系统轴系扭振现象 ,将电力系统分解为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两个子系统 ,将机械系统转化为鲁里叶型系统 ,构造了一类鲁里叶型 Lyapunov函数 ,对电气子系统也构造了一种 Lyapunov函数 ,然后应用聚合的方法同时考虑两个子系统间的耦合作用 ,构造了整个机电系统的 Lyapunov函数 ,并验证了其有效性。利用所构造的 Lyapunov函数 ,在对该非线性系统在平衡位置稳定性所进行的详细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讨论了其稳定运行域。并用 IEEE第1基准模型的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 Lyapunov函数的有效性。
江全元程时杰曹一家罗成
关键词:聚合法轴系扭振稳定性分析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平衡位置分析与稳定域估计被引量:10
2000年
根据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简化模型 ,采用 Lyapunov直接法对该非线性系统的平衡位置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 ,在参数取于一定范围内时 ,确定了平衡点的位置 ,对稳定平衡点 ,用 Lyapunov函数对稳定域进行了估计。这里提出的分析方法是直接针对非线性系统的 ,因而避免了线性化方法所产生的误差。
傅予力廖晓昕江振华程时杰
关键词:轴系扭振汽轮发电机组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电力系统稳定器被引量:20
2000年
摘要 :为彻底解决常规自校正控制器中受控系统参数难以识别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可以根据受控系统运行工况自动调整控制参数的新型自适应控制。在这种自适应控制中 ,人工神经网络被用来对受控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辨识。根据系统辨识的结果 ,控制器可按照传统 PID控制器的设计原则自动调整控制器参数 ,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根据所提出的原理 ,设计了一种变参数自适应 PID型电力系统稳定器 (NNPIDPSS)。将设计的 NNPIDPSS用于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和具有多模振荡特性的多机电力系统 。
谭振宇程时杰魏璇李江文劲宇
关键词:电力系统稳定器PID控制神经网络
基于非线性累积准则的汽轮机转子可靠性定寿被引量:5
2002年
采用可靠性设计方法 ,对汽轮机转子的非线性损伤累积准则进行了研究 .在对一个实例的应用中 ,分别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损伤累积准则评价其寿命损耗过程 ,结果表明 ,线性损伤累计准则与非线性准则具有较大差别 ,线性准则更偏于安全 ;同时 ,应用非线性准则确定的检修探伤期更加符合实际损伤的发展情况 .基于此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累积准则确定转子疲劳损伤极限的方法 。
王坤黄树红陈小东陆继东
关键词:汽轮机转子可靠性
叶轮机复杂流道内振荡扰动传播的简化理论及其应用被引量:9
2001年
文中提出了叶轮机复杂流道内振荡扰动传播的简化理论 ,并给出了分析的基本方程与求解方法。振荡扰动传播的分析不再采用传统简化的波方程方法或特征线法 ,而是对反映扰动传播本质的三维非常粘性基本方程进行直接求解。对于复杂流道内 (如多叶片排流道 )三维非定常方程的求解 ,应用本文提供的理论成功地对两个叶轮机械复杂流道内振荡扰动传播引起的流体激振重大事故进行了分析 ,其一是近期某汽轮机组低压缸内所有隔板的碎裂事故 ,另一为试验火箭系统中氧泵诱导轮的破坏事故。对事故产生原因的合理解释和为试验验证的成功的设计改良说明该理论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刘红李宇红陈佐一
关键词:叶轮机流道N-S方程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分岔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基于非线性系统分岔理论,分析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现象。利用通用的连续和分岔软件-AUTO,分析一个含串联补偿的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SSR)中的分岔现象。从非线性分岔角度揭示出SSR产生的原因是系统发生分岔后不稳定的极限环导致。当发生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时,可能会产生环面分岔和周期折叠分岔等一系列复杂的周期轨道分岔。时域仿真的结果验证了分岔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罗成江全元程时杰彭晓涛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岔分析次同步振荡动态特性非线性系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