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338)

作品数:12 被引量:168H指数:7
相关作者:阮欣石雪飞周军勇郭济陈艾荣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荷载
  • 3篇汽车
  • 3篇斜拉
  • 3篇斜拉桥
  • 3篇荷载模型
  • 3篇荷载响应
  • 3篇车辆
  • 3篇车辆荷载
  • 3篇车流
  • 2篇多塔
  • 2篇多塔斜拉桥
  • 2篇桥梁
  • 2篇抗滑
  • 2篇安全评估
  • 2篇车道
  • 1篇动态称重
  • 1篇多车道
  • 1篇悬索
  • 1篇悬索桥
  • 1篇验算

机构

  • 12篇同济大学
  • 2篇江苏省长江公...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安徽省交通控...

作者

  • 12篇阮欣
  • 7篇石雪飞
  • 6篇周军勇
  • 3篇郭济
  • 2篇陈艾荣
  • 2篇阮静
  • 1篇尹志逸
  • 1篇周小燚
  • 1篇周子杰
  • 1篇唐寿高
  • 1篇张煜

传媒

  • 6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桥梁建设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随机车流作用下多塔斜拉桥总体荷载响应特性被引量:12
2014年
结合车辆荷载研究技术,以三塔斜拉桥为例,分析了该结构在随机车流作用下的总体荷载响应特性,深入研究了实际汽车荷载响应与规范荷载模型计算值差别,探讨了车流随机特性参数对结构响应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的汽车荷载模型对多塔斜拉桥估计过高,交通运营状态和日均交通量、重车混入率交通特性等参数对汽车荷载响应影响显著,对不平衡加载敏感不同的效应显示出对随机车流不同的响应特性.说明现有规范基于影响面确定加载范围的极端加载方式及荷载取值无法反映多塔斜拉桥的实际汽车荷载响应状况,建立反映实际状况的荷载模型可考虑引入多参数多级别的性能设计思想.
阮欣周军勇石雪飞
关键词:多塔斜拉桥
泰州大桥中间塔鞍座抗滑安全评估被引量:3
2012年
在分析鞍座抗滑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大静摩擦系数的三塔悬索桥中间塔鞍座抗滑基本评估模型,并发展了多种鞍座抗滑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目前使用的设计规范评估鞍座抗滑安全的确定性方法;基于静态车辆数据合成随机车流,并利用Rice公式外推其荷载效应极值,进而研究鞍座抗滑安全性能的评估方法;以及基于车辆荷载效应和抗力概率模型的鞍座抗滑概率评估方法。用上述三种方法分别对泰州大桥鞍座抗滑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表明泰州大桥中塔鞍座抗滑安全可靠。
阮欣阮静陈艾荣郭济
关键词:三塔两跨悬索桥
某八车道高速公路车流特性及荷载效应被引量:13
2015年
以某高速公路扩建前后的实测车辆荷载数据为基础,对不同车道车流的分布及荷载组成进行了统计,归纳车流及荷载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据此探讨沥青路面及桥梁结构对车流横向差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车辆的车道选择差异显著,70%以上的二轴车倾向于在内侧两个车道行驶,90%以上的多轴车选择在外侧两个车道行驶;内侧车道交通分布密集,但是车辆荷载水平较低,外侧车道车辆荷载水平远在内侧车道之上;车辆荷载下十年内超车道路面仍然满足使用性能要求,而其余各车道路面损坏程度很大,必须进行维护;单向四车道桥梁行车道2上车辆荷载弯矩效应极值远大于其他车道,在不同加载长度下,各车道实测效应极值基本大于规范值,说明目前规范车辆荷载模型已无法满足实际的结构设计评估要求,建议修正.
阮欣周可攀周军勇
关键词:路面损伤
斜拉桥钢-混锚板式索梁锚固区摩擦效应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徐明高速公路某斜拉桥建立包含接触非线性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摩擦因数的参数化分析,讨论复杂空间受力与多种剪力键共存的条件下钢-混锚板式索梁锚固区的摩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摩擦效应成为区别于PBL键与剪力钉的传力途径;摩擦应力的分布与接触面压应力正相关;相对滑移初始集中在主动变形区域;摩擦效应对PBL键和剪力钉的受力影响从初始滑移区域沿变形传递路径逐渐累积,甚至会改变局部受力和相对滑移的方向;摩擦效应与摩擦因数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变化关系;其发挥依赖于一定的钢混变形能力和相对滑移趋势。
张煜阮欣石雪飞唐寿高
关键词:斜拉桥有限元
锚拉板式混凝土索梁锚固体系实桥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为研究索力作用下锚拉板式混凝土索梁锚固体系的受力性能,以五河淮河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实桥试验和有限元分析。选取该桥0号节段混凝土锚拉板进行实桥试验,测试锚拉板在分级索力作用下的应力及变形,采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2种连接方式下(考虑混凝土主梁与钢锚拉板的固结与滑移)的应力分布与锚拉板变形。结果表明,钢锚拉板与混凝土主梁在固结或滑移连接方式下,斜拉索锚固区域的应力分布基本相同,但连接区域的应力分布及锚拉板变位差别显著;测试的锚拉板应力和位移与荷载呈现良好线性相关性,最大测点应力296 MPa,结构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锚拉板应力分布的实测值与有限元计算值吻合,板件应力扩散和传递效果良好;连接区域的实测应力和位移与滑移方式下的有限元分析较吻合,但摩擦系数不主导滑移结果。
石雪飞周军勇胡可阮欣
关键词:实桥试验
基于规范车辆荷载模型的三塔悬索桥中间塔鞍座抗滑安全评估被引量:1
2012年
中间塔鞍座抗滑安全是三塔悬索桥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其特点与传统两塔悬索桥不同。根据鞍座与主缆间的抗滑力学模型,中间塔两侧的不平衡车辆荷载是导致主缆与鞍座滑移的主要因素。由于三塔悬索桥体系存在明显的几何非线性特性,通过分析明确了对于中间塔抗滑问题,不考虑车辆荷载的几何非线性是偏安全的,于是可选用基于叠加原理的线性理论计算车辆荷载效应。基于规范车辆荷载模型的中间塔鞍座抗滑安全评估表明,不同规范标准下的车辆荷载都能保证中间塔鞍座的抗滑安全,但相应的抗滑安全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为获取更加精细化的评估结果,有必要在桥梁实际工作状态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郭济阮欣阮静
关键词:车辆荷载安全评估
中法高速公路车流及荷载特性对比被引量:7
2013年
选取中国和法国的两组利用动态称重设备实测的高速公路车辆数据进行统计,对实测车流的车型组成特性、车流时变特性及车辆到达特性,车辆特性,不同车道车流及荷载等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与分析,总结了车流及车辆荷载的一般分布规律.数据显示,国内车重、轴重及交通量等参数都显著高于法国,相对《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车辆荷载基础数据也提高很大;每天的交通量在低谷期重车比例最高,高峰期重车比例最低;各车道之间车流及荷载特性差异性很大,并不符合互不相关假定;我国实测车辆荷载的效应极值外推结果远大于现行规范值.综合这些特性,建议对特殊桥梁的设计或评估,采用特定地点的车辆荷载;各车道汽车荷载模型应分别考虑;不同加载长度的汽车荷载模型应区别分析.
阮欣周军勇石雪飞
关键词:动态称重
梁桥横向稳定验算中倾覆轴的选取被引量:16
2013年
基于目前工程中采用倾覆稳定系数对梁桥横向稳定进行验算的方法,讨论了不同支座布置形式、不同曲率半径条件下结构倾覆轴的选取。理论推导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联端外侧两支座连线外无支座的直线梁桥和大曲率半径的曲线梁桥,倾覆轴应选取该连线;联端外侧两支座连线外有支座的曲线梁桥,倾覆轴应选取跨中位置相邻两跨外侧支座的连线。
周子杰阮欣石雪飞
风险矩阵评估方法研究与工程应用综述被引量:70
2013年
风险矩阵评估方法简便易用,在工程领域内应用广泛,但其有效性也一直备受质疑.研究分析了风险矩阵评估方法中风险概念的内涵,比较了协方差矩阵与风险矩阵的异同,回顾了风险矩阵评估方法的起源,并给出了风险矩阵的基本数学模型,从而明确风险矩阵评估方法的几个理论问题.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准确性问题,尝试提出了"不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并明确了风险矩阵评估方法不稳定性在工程应用中的涵义.基于数学模型,探究了风险矩阵构建过程、风险结和矩阵评价形式等不稳定性的来源.最后,总结了对风险矩阵评估方法不稳定性的认知角度和控制对策,建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阮欣尹志逸陈艾荣
关键词:风险矩阵工程应用
多塔斜拉桥汽车荷载总体响应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以国内某6塔斜拉桥为分析对象,引入汽车荷载实际响应计算的方法与技术,分析了不同交通运营状况下控制结构总体性能的特征效应响应时程。并将计算结果与JTG D 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汽车荷载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该多塔斜拉桥在不同交通运营状况下响应极值均显著小于规范计算值,依照现有设计本桥对汽车荷载有很大安全储备;多塔斜拉桥的汽车荷载响应特征与日均交通量及重车混入率密切相关;不同效应呈现出对汽车荷载加载方式及取值不同的敏感性能。为此,可以尝试建立反映实际负荷状况的多级别多参数汽车荷载模型,优化多塔斜拉桥设计。
周军勇石雪飞阮欣
关键词:多塔斜拉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