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258) 作品数:11 被引量:30 H指数:4 相关作者: 叶彬 邹晓毅 王俊安 韩秀敏 张成武 更多>> 相关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青海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异源接种建立小鼠和兔包虫病动物模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采用人工接种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感染法建立小鼠与兔包虫病动物模型。方法 6周龄昆明小鼠经皮穿刺腹腔内接种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悬液,新西兰大白兔于腹部手术后肝脏接种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悬液。接种原头蚴6个月后剖检动物,观察小鼠腹腔和新西兰大白兔肝脏内包虫囊生长情况。结果接种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6个月后,小鼠腹腔内包囊生成率为95%,新西兰大白兔肝内包囊生成率为50%。光镜观察见在小鼠腹腔和兔肝脏形成的囊泡具有与羊肝脏棘球蚴囊壁类似的类上皮细胞层和板层状结构。3种动物体内棘球蚴均有原头蚴。结论以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悬液接种昆明小鼠腹腔和新西兰大白兔肝脏,可以建立小鼠和兔包虫病动物模型。 张静 叶彬 邹晓毅 武卫华 韩秀敏关键词:包虫病 动物模型 原头蚴成囊过程中内参基因的确定及水通道候选基因的转录表达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筛选合适的内参基因以检测细粒棘球绦虫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 of 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AQPs)基因在原头蚴发育为棘球蚴过程中的转录表达水平。方法通过geNorm软件分析5个候选内参基因(ND1、ATP6、elp、actin和ActⅡ)在原头蚴成囊过程中的稳定性,并运用RT-q PCR方法检测体外培养原头蚴及原头蚴在小鼠体内囊化形成的继发棘球蚴中EgAQPs基因转录表达量。结果actin和ActⅡ、ATP6和ND1分别为检测体外培养原头蚴和原头蚴囊化形成的继发棘球蚴囊壁生发层细胞EgAQPs基因转录表达状态的理想内参基因。EgAQP3和EgAQP9在体外培养第3天的原头蚴中转录表达量最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转录表达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且不同培养时间转录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AQP4在体外培养第25天的原头蚴中转录表达量最高(P<0.05),在体外培养第3、15、35天的原头蚴中转录表达量较低,这3个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AQP3、EgAQP4和EgAQP9在原头蚴中转录表达量最高(P<0.05),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EgAQP3、EgAQP4和EgAQP9的转录表达水平在接种原头蚴感染小鼠后第3~7个月的继发棘球蚴囊壁生发层细胞中转录表达水平很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AQP、EgAQP1、EgAQPFA-CHIP和EgAQPAnG在原头蚴和继发棘球蚴囊壁生发层细胞中的转录表达水平均很低,基本上检测不到。结论通过geNorm软件筛选了原头蚴发育为棘球蚴过程中稳定的内参基因;原头蚴囊化的继发棘球蚴囊壁生发层细胞中EgAQPs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很低,可能与棘球蚴液形成或积累有关。 王芬 刘许诺 吴宏烨 李锴 范俊杰 叶彬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 棘球蚴 水通道蛋白 内参基因 转录表达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细粒棘球蚴包囊的热效应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照射棘球蚴包囊后囊液、囊壁、包囊周围肝组织温度和原头蚴死亡率,了解HIFU处理后不同部位的升温效应,探索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直径介于10mm到45mm之间的包囊42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超声照射,实验组用200W声功率HIFU直线扫描的方法照射,照射时间分别为2min,4min,6min,8min,10min。照射后立即测定囊液、囊壁、距包囊5mm部位肝组织的温度。抽取囊液、涂片,经台盼兰染色后计数原头蚴的死亡率。结果HIFU照射后,棘球蚴囊壁、囊液、包囊周围肝组织的温度均有升高,其中囊壁的温度升高最为明显,且与囊液、包囊周围肝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囊液中的原头蚴死亡率增加。结论HIFU照射使棘球蚴包囊的囊壁产生明显的升温效应,HIFU照射对原头蚴有杀伤作用。 王俊安 邹晓毅 叶彬 张成武 赵发生 韩秀敏 杨永海 李发琪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后细粒棘球蚴囊壁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壁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后的病理改变。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蚴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的细粒棘球蚴30个。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等分为3组,每组10个包囊。对照组,用普通诊断超声照射2min。处理组1和处理组2分别用150W和250W声功率对细粒棘球蚴包囊进行沿囊壁多层面的环形扫描,层面间距为5mm,扫描速度为3mm/s,照射时间2~10min(根据包囊大小)。取出照射后先肉眼观察细粒棘球蚴包囊大体改变,后取囊壁组织分别制作病理切片和透射电镜切片,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HIFU(250W)辐照后,细粒棘球蚴包囊剪开处内囊壁立即发生卷曲,剥离出的内囊颜色变白、变硬、透光度降低。病理切片显示,HIFU辐照后细粒棘球蚴的内囊壁上角皮层与生发层大部分发生分离。电镜观察结果显示,HIFU辐照后细粒棘球蚴的角皮层纤维纹理明显改变,生发层细胞发生裂解性破坏。结论HIFU沿细粒棘球蚴囊壁的多层面的环形照射可明显损害细粒棘球蚴囊壁。 王俊安 邹晓毅 叶彬 张成武 赵发生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病理学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对棘球蚴的杀伤效果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杀伤棘球蚴(Echinococcus cysts)的效果。方法采集感染棘球蚴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直径<50 mm的棘球蚴囊25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为5组,每组5个。实验组分别用100、150、200、250 W声功率HIFU对棘球蚴囊进行沿着囊壁多层面的环形照射,覆盖棘球蚴囊囊壁,层面间距为5 mm,每个层面沿囊壁环形扫描1遍,环形扫描速度为3 mm/s,扫描1次,照射时间2~10 min;对照组用普通超声照射2 min。以原头蚴的死亡率作为效应指标,同时检测囊液中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HIFU照射后棘球蚴的原头蚴急性死亡率显著升高(F=38.00,P<0.01),囊液内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F=14.75,P<0.01),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F=12.00,P<0.01)。结论HIFU沿棘球蚴囊壁多层面环形照射的方法对棘球蚴有损伤的效果。 王俊安 邹晓毅 叶彬 张成武 赵发生 韩秀敏 李发琪 邹建中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两种棘球绦虫的水通道蛋白基因克隆及功能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索棘球绦虫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在棘球蚴、泡球蚴囊液形成中的作用,为阐明棘球蚴、泡球蚴囊液的形成过程以及筛选棘球蚴病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PCR扩增棘球蚴、泡球蚴AQPs基因,构建AQPs体外转录载体,并在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卵母细胞中进行异源表达,以验证其水通道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两种棘球绦虫水通道蛋白跨膜结构域特点及差异,并对棘球绦虫和人AQPs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棘球绦虫AQPs序列结构与人AQPs的差异。结果通过RT-PCR成功克隆了棘球蚴EgAQP4和EgAQP9、泡球蚴EmAQP4和EmAQP9四个基因,注射了这些基因cRNA的卵母细胞与注射DEPC水的对照组卵母细胞的体积变化率(V/V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1.143,P>0.05),透水系数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F=1.416,P>0.05),这四个AQPs基因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未表现出水通道的功能。跨膜结构域预测及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与经典的水通道蛋白相比,EgAQP4和EmAQP4虽然N和C末端均位于胞质侧,但跨膜结构域数目为4个,NPA基序替换为NPM和NPT;而EgAQP9和EmAQP9虽然具有2个保守的NPA基序,但跨膜结构域数目为5个,N末端位于胞外侧、C末端位于胞质侧。棘球绦虫AQPs蛋白结构存在的这些差异,可能与其在卵母细胞中未表现水通道蛋白的功能有关。结论两种棘球绦虫基因组中都存在编码AQPs的基因,但这些AQPs基因的功能验证试验未见到水通道功能。该结果可能正好说明了囊液的水分子既不能通过AQPs进入生发层细胞而致使细胞肿胀坏死,也不能以AQPs为通道从生发层细胞转移出囊壁,致使囊液累积、棘球蚴包囊或泡球蚴囊泡体积长大。 刘许诺 王芬 吴宏烨 李锴 范俊杰 叶彬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蚴 水通道蛋白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小鼠体内棘球蚴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动物体内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的杀伤作用。方法用采自感染包虫病羊肝内棘球蚴的原头节接种小鼠腹腔,建立小鼠棘球蚴病模型。用HIFU照射小鼠腹腔棘球蚴,以肉眼、光镜及电镜观察HIFU杀伤棘球蚴的破坏作用,对照组予以普通超声照射。结果HIFU对棘球蚴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随着HIFU照射时间延长,肉眼观察见棘球蚴囊塌陷变瘪。光镜观察见囊壁撕裂、生发层细胞脱落、细胞层变薄甚至消失,角皮层变薄,但层状结构未中断。扫描电镜显示生发层细胞脱落明显,角皮层板状结构疏松;透射电镜显示生发层细胞脱落、细胞间隙增宽,角皮层未见明显破坏;对照组棘球蚴囊壁结构完整。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能破坏小鼠体内棘球蚴,使棘球蚴的生发层损伤,但角皮层仍然完整。 张静 叶彬 邹晓毅 武卫华 李发琪 龚晓波 韩秀敏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杀伤效应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对体外分离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急、慢性杀灭作用。方法实验对象为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的羊肝原头节。选择声功率为0(对照组)、25、50、100、200、250W的超声波辐照离体原头节,每种功率辐照时问分别为5、10、20、30、40、50、60S,观察HIFU对离体原头节的即刻杀灭作用。以不致即刻杀伤的超声剂量作用原头节后,观察HIFU对原头节的迟发性生长抑制作用。光镜下。根据台盼蓝排斥法染色结果及观察原头节形态变化计算原头节死亡率。结果HIFU对原头节有明显的急性杀伤作用,在一定的功率和时间范围内有剂量一效应关系,不同功率和辐照时间对原头节死亡率的影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201.59、1865.65,P〈0.05),且功率与辐照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214.50,P〈0.05)。随着超声照射剂量增大,其生物学效应越明显,声功率/〉200W的短时照射即可致原头节全部即刻死亡。部分原头节被打碎。以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超声照射后,体外培养2~7d的原头节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随超声剂量的增大抑制原头节生长作用增强,培养第2天开始,50W×10S组强于25W×20S组(P〈0.05)。结论HIFU能够即刻杀灭原头节并能抑制原头节在体外的生长。 邹晓毅 王俊安 周潜涛 叶彬 张成武 赵发生 韩秀敏关键词: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对体外分离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酶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用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剂量照射原头节,行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酸性磷酸酶(ACP)、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体外培养的原头节3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作用。结果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具有酸性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作用后,辐照组原头节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而酸性磷酸酶反应产物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阴性对照组无酶反应产物产生。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对原头节酸性磷酸酶活性无影响,而对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这可能是影响原头节的代谢功能,最终抑制其增殖的原因之一。 邹晓毅 叶彬 王俊安 龚晓波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节 酸性磷酸酶 琥珀酸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