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无)

作品数:3 被引量:6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昌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态
  • 1篇信任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生态补偿
  • 1篇农户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乡村
  • 1篇乡村旅游
  • 1篇旅游
  • 1篇满意度
  • 1篇公平
  • 1篇合作社
  • 1篇保护区

机构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篇王昌海

传媒

  • 1篇环境保护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管理世界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效率、公平、信任与满意度: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的路径选择被引量:43
2015年
本文以7个省(市)30个乡村旅游合作社的302个社员为研究对象,尝试性地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将乡村旅游合作社效率、公平、信任以及社员对合作社的满意度四个方面的内在作用机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合作社效率和公平能显著地影响社员对合作社的满意度;合作社内部信任并不能直接影响社员对合作社的满意度,但通过三条路径可以间接影响社员对合作社的满意度;②纯收益、介绍客源的公平性和对合作社理事长的信任分别是效率、公平和信任中路径系数最大的;③效率、公平和信任两两之间存在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得到两点启示:①完善乡村旅游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②提升社员自身经营素质。
王昌海
关键词:公平信任满意度
农户生态保护态度:新发现与政策启示被引量:19
2014年
近年来,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13年最新调研的556份保护区周边农户数据,运用Logit多元回归法,本研究分析了陕西朱鹮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特征及国家政策对生态保护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把农户生产行为与保护态度结合起来,设置10个保护态度等级,3个评价级别,结果显示总体样本中评价为"非常积极"、"积极"以及"不积极"的保护态度的比例分别是21%、62%以及17%。其次,农户的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口数、外出务工人数、人均水田面积以及是否有经济补偿在不同水平上对保护态度有着显著影响。与保护区内农户相比,是否有经济补偿对保护区外农户保护态度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本研究的新发现:家庭户主的受教育年限与保护态度不成正相关(呈现N字型变化),非户主的受教育年限与保护态度等级成正相关变化。本研究也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了一些政策启示,特别是要建立健全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这对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至关重要。
王昌海
关键词:影响因素
“十二五”规划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国家战略布局被引量:2
2014年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处在一个转型的"十字路口",需要国家从战略高度布局与规划自然保护区未来发展。结合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提出未来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战略布局。
王昌海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