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3165)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黄燕芬辛洪波丁力陆俊杨宜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资源税
  • 3篇税负
  • 3篇税负转嫁
  • 3篇转嫁
  • 3篇从价计征
  • 2篇新型城镇化
  • 2篇税改
  • 2篇税制
  • 2篇农地
  • 2篇农地资源
  • 2篇资源税改
  • 2篇资源税改革
  • 2篇财税
  • 2篇城镇化
  • 1篇电价
  • 1篇电价改革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以人为本
  • 1篇人为本
  • 1篇生产率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国家信息中心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9篇黄燕芬
  • 3篇辛洪波
  • 2篇杨宜勇
  • 2篇丁力
  • 2篇陆俊
  • 1篇李怡达
  • 1篇陈金科

传媒

  • 3篇价格理论与实...
  • 2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中国物价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税务研究
  • 1篇公共管理与政...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6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资源税扩围改革研究——以水资源税为例被引量:15
2016年
2016年7月1日河北省试点开征水资源税,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资源税扩围改革序幕正式拉开。本文回顾了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历程,结合当前经济社会情况分析资源税扩围改革的必要性,并以水资源为例提出资源税扩围改革的原则,对扩围后的资源税进行了税制设计,最后分析了资源税扩围的相关配套改革,为完善我国的资源税制提供了改革蓝图。
黄燕芬李怡达
关键词:资源税改革水资源税
资源税改革对相关行业的经济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在税负转嫁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与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直接相关的资源开采企业向下游转嫁税负的能力。结果表明,我国资源开采业具有较强的税负成本转嫁能力。同时,本文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测算,发现工业部门在资源税改革中受影响较大,第三产业受影响较小,希望相关结论能为我国推行资源税改革提供经验依据。
黄燕芬
关键词:资源税税负转嫁投入产出价格模型
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对电价改革的影响分析
2013年
煤炭资源税和电价均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方向是从现行的从量计征调整为从价计征,并适当提高税率。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本质仍然是煤炭价格问题,从中长期看,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会对电价改革产生影响,两者联系紧密。应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能源战略的高度,有序推进能源价格体制改革,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煤电关系,形成政策合力,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黄燕芬辛洪波
关键词: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电价改革价格机制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财税制度取向与配套改革被引量:6
2013年
新型城镇化的财税制度取向包括,彻底打破"土地财政"的利益格局,扩大房产税试点,构建地方税体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尽快明确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和财力保障;修订预算法,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户籍—土地—财税制度的联动机制。
黄燕芬陆俊杨宜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财税制度以人为本
资源税扩围视角下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2014年
在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的形势下,利用资源税制有效保护农地资源,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分析了将农地资源纳入资源税体系的必要性,并从政策导向、立法成本、经济社会条件等方面对具体改革路径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最后,以公平与效率原则为指导提出改革的基本框架:在资源税中增加农地资源税目,形成以从价计征为主、从量计征为辅的税制体系,从而有效地保护我国珍贵的农地资源。
黄燕芬陈金科
关键词:农地资源资源税制
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对资源开采业的经济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资源税由从量计征转为从价计征会对资源开采业产生经济影响。但资源开采行业税负转嫁能力的理论分析和对11家煤炭开采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资源开采行业具有很强的税负转嫁能力。因此,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对资源开采业的经济影响有限,但是很可能通过产业链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传导进而对其他行业以及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黄燕芬辛洪波丁力
关键词:资源税从价计征税负转嫁
农地资源纳入资源税体系改革构想被引量:1
2014年
在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的形势下,利用资源税制有效保护农地资源,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分析将农地资源纳入资源税体系的必要性,并从政策导向、立法成本、经济社会条件等方面对具体改革路径进行可行性论证。最后,以公平与效率原则为指导提出改革的基本框架:在资源税中增加农地资源税目,形成以从价计征为主、从量计征为辅的税制体系,从而有效保护我国珍贵的农地资源。
黄燕芬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地资源资源税公共物品
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财税制度取向与配套改革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在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的财税制度取向:(1)彻底打破"土地财政"的利益格局,扩大房产税试点,渐进从"土地财政"转型为"房产财政";(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尽快明确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和财力保障;(4)修改《预算法》,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5)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户籍—土地—财政税收制度的良性联动机制。同时五项配套改革:(1)深化巩固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将"政府主导"转化为"政府引导";(2)深化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3)改革城市等级制度;(4)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注重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5)新型城镇化应关注城乡一体化,兼顾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黄燕芬陆俊杨宜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价格影响研究
2013年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资源税由从量计征转为从价计征对资源开采企业税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产业链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传导进而对价格总水平产生的影响。论文首先进行了资源开采行业税负转嫁能力的理论分析,并引入行业成本传导能力模型,对资源开采行业的税负成本转嫁能力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资源开采行业具有很强的税负转嫁能力;其次,基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点分析下游企业对上游资源开采业转嫁资源税税负的消化能力,研究发现,1993—2009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如果能够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不用过分担忧资源税改革可能引发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黄燕芬丁力辛洪波殷琨
关键词:资源税从价计征税负转嫁全要素生产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