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8A320032)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贾延劼文全庆赵二义王留东张博爱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干细胞
  • 6篇细胞
  • 6篇分化
  • 5篇神经元
  • 4篇神经细胞
  • 4篇鼠骨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间质干细胞
  • 4篇骨髓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充质干细胞
  • 4篇大鼠骨髓
  • 3篇盐酸法舒地尔
  • 3篇间质
  • 3篇骨髓间质
  • 3篇骨髓间质干细...
  • 3篇法舒地尔
  • 3篇大鼠骨髓间质...
  • 2篇细胞分化

机构

  • 11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海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贾延劼
  • 8篇文全庆
  • 8篇赵二义
  • 7篇王留东
  • 6篇关文娟
  • 6篇张博爱
  • 5篇彭涛
  • 5篇鲁晶晶
  • 4篇景黎君
  • 2篇李尽义
  • 2篇王明闯
  • 2篇贾永林
  • 2篇文国强
  • 1篇刘洪波
  • 1篇石进峰
  • 1篇沈雷
  • 1篇王舒阳
  • 1篇籍炀飞
  • 1篇孙桂芳
  • 1篇王带媚

传媒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法舒地尔对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NSCs,通过不同浓度的盐酸法舒地尔干预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NSCs具有自我复制、增殖能力,可以表达Nestin;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可以表达NSE和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提示,盐酸法舒地尔干预组NSE阳性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不同浓度盐酸法舒地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盐酸法舒地尔干预组NSE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以促进NSCs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沈雷张博爱贾延劼石进峰关文娟赵二义文全庆
关键词:盐酸法舒地尔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分化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与RhoA/Rho激酶信号的协同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中与RhoA/Rho激酶信号的协同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和盐酸法舒地尔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RT-PCR检测Hes1的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微丝蛋白亚单位(NF-M)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盐酸法舒地尔组MSCs的Hes1 mRNA转录下降(P<0.05).②盐酸法舒地尔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NSE、NF-M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血清培养基组(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在诱导大鼠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Notch信号通路与RhoA/Rho激酶通路信号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
赵二义王留东文全庆关文娟鲁晶晶彭涛张博爱贾延劼
关键词:分化过程MARROWGTPASENEUROFILAMENTMARROWCROSS-TALK
DSCAM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在建立黄芩苷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基础上,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法等检测DSCAM的表达变化;同时采用RNA干扰技术,观察DSCAM-siRNA转染MSCs后诱导分化情况。结果诱导前大鼠MSCs不表达DSCAM;预诱导液诱导24h,MSCs开始少量表达DSCAM(1.71±0.67)%;黄芩甙诱导6h,部分表达DSCAM(15.79±4.24)%;诱导后3d,DSCAM表达最高(53.16±5.94)%;诱导后6d,DSCAM表达明显下降(28.99±6.72)%。DSCAM-siRNA转染MSCs,DSCAM表达显著下降。而且,诱导前MSCs不表达神经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β-ⅡI-tubulin;诱导6h,β-ⅡI-tubulin表达为(1.40±0.79)%,诱导3d达到(41.59±3.17)%,诱导6d为(59.11±4.76)%。但是,DSCAM-siRNA转染MSCs,诱导3d,6d,β-ⅡI-tubulin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分别为(28.57±2.91)%和(43.90±12.31)%。结论DSCAM可能在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王明闯贾延劼文全庆关文娟赵二义王留东张博爱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神经细胞RNA干扰
大鼠脑缺血急性期脑组织miRNA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观察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脑组织小RNA(microRNA,miRNA)差异表达。方法:采用双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2VO),脑缺血后30min,将动物断头取皮层脑组织,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miRNA差异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2VO术后60min大鼠皮层脑组织中35个已知miRNA表达上调2倍以上;89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等,其中促进凋亡和影响细胞周期的miRNA,如miR-23、-24、-26、-30、-103、-107等显著上调,与神经干或前体细胞分化有关的let-7、miR-124、-128、-9等也显著上调。结论:miRNA在脑缺血早期表达即有明显差异,可能在大鼠脑缺血早期病理生理变化中发挥作用。
文全庆贾延劼王明闯赵二义王留东张博爱刘洪波
关键词:小RNA脑缺血
小凹蛋白-1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应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技术,抑制沉默小凹蛋白-1(caveolin-1)基因的表达,观察小凹蛋白-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 构建大鼠caveolin-1 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然后传染大鼠MSCs,诱导分化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Nestin、 NSE(神经元标记物) 、GFAP(神经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设诱导未传染组和传染对照组作为对照研究.结果 用caveolin-1 siRNA传染MSCs后,caveolin-1基因表达消失,传染后24 h和3 d MSCs细胞存活率下降,与诱导未传染组和传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染caveolin-1 siRNA的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效率显著提高,诱导24 h后NSE阳性细胞率为(75.5±2.5)%,6 d后达(81.6±3.5)%,且未见GFAP的表达,与诱导未传染组和传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veolin-1 siRNA抑制caveolin-1基因的表达,可提高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效率.
王留东赵二义贾延劼
关键词:小凹蛋白骨髓间质神经元样细胞MARROWMARROW
MicroRNA-9-1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microRNA-9-1在体外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小鼠microRNA-9-1慢病毒载体(microRNA-9-1-LV)并感染小鼠MSCs,筛选最适感染复数(MOI);实验分为未感染组、感染组(感染microRNA-9-1-LV)、阴性对照组(感染FU-RNAi-NC-LV);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感染后小鼠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感染后荧光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微管结合蛋白(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PT-PCR检测MAP-2 mRNA的表达变化;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1)阳性克隆PCR证明小鼠mi-croRNA-9-1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孔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为1×1012 TU/L。(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小鼠microR-NA-9-1慢病毒载体感染成功,MOI值为20,感染4 d时感染率最高,细胞存活率较高,感染率可达91.3%±4.2%。(3)β-巯基乙醇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其中以感染组诱导效果最佳,NSE和MAP-2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1)MicroRNA-9-1-LV可高效感染小鼠MSCs。(2)感染miRNA-9-1-LV后MSCs经β-巯基乙醇诱导向神经细胞分化比率增加。
景黎君贾永林鲁晶晶韩瑞王舒阳李尽义彭涛贾延劼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
Caveolin-1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caveolin-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未转染组、转染组(转染Rn-caveolin-1-siRNA)、阳性对照组(转染Rn-MAPK-1control siRNA)及阴性对照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 siRNA)4组。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转染后荧光表达情况;RT-PCR检测caveolin-1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aveolin-1、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微丝亚单位(NF-M)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1)siRNA转染72h,MSCs荧光表达最强,转染率可达(81.5±2.8)%;而且转染组MSCs的caveolin-1mRNA转录下降(P<0.05);MTT提示转染组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变化(P>0.05)。(2)β-巯基乙醇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其中以转染组诱导效果最佳,NSE、NF-M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3)随诱导时间延长,各组caveolin-1表达持续增加,诱导6d达到峰值,与诱导前、诱导6h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转染组与其它各组同时点的caveolin-1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以caveolin-1为标记蛋白的脂筏在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中可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王留东赵二义文全庆关文娟鲁晶晶彭涛张博爱贾延劼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神经元CAVEOLIN-1RNA干扰
核因子-κB在盐酸法舒地尔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盐酸法舒地尔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微管结合蛋白(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及核因子-κB亚基p65核移位情况。结果①盐酸法舒地尔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元分化,NSE、MAP-2的表达率高,但对照组无类似情况(P〈0.05)。②盐酸法舒地尔组MSCs的p65核移位明显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以抑制核因子-κB活化,可能有利于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
赵二义贾延劼文国强王带媚文全庆关文娟景黎君鲁晶晶
关键词:核因子-KB盐酸法舒地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Notch信号在盐酸法舒地尔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盐酸法舒地尔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未转染组、转染组(转染Rn-Notch1-siRNA)、阳性对照组(转染Rn-MAPK-1 Control siRNA)及阴性对照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 siRNA)等4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元。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转染后荧光表达情况;RT-PCR检测Notch1、Hes1和MAPK1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otch1、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微丝蛋白亚单位(NF-M)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①siRNA转染72h,MSCs荧光表达最强,转染率可达91.3%±4.2%;同时,转染组MSCs的Notch1和Hes1 mRNA转录下降(P<0.05);MTT提示转染组细胞存活率也显著减少(P<0.05)。②盐酸法舒地尔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元分化,其中以转染组诱导效果最佳,NSE、NF-M的表达率显著的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在诱导大鼠M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Notch信号通路与RhoA/Rho激酶通路信号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MSCs向神经元分化。
赵二义王留东文全庆关文娟景黎君彭涛文国强贾延劼
关键词:RHO盐酸法舒地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
EphA4在海人酸诱导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中的表达及天麻素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EphA4在海人酸诱导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天麻素对EphA4表达的影响。方法:提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7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海人酸模型组、海人酸+天麻素干预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化,Hoechst33258荧光染色、AO/EB荧光染色、LDH活性测定检测神经元凋亡和坏死情况,CY3荧光染色检测EphA4表达变化。结果:海人酸模型组较对照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EphA4表达显著增高(P<0.01);海人酸+天麻素干预组较海人酸模型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下降,EphA4表达上调显著受抑。结论:海人酸诱导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过程中EphA4表达增高,天麻素在这一过程中抑制EphA4表达,对神经元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赵燕玲张博爱贾延劼籍炀飞孙桂芳文全庆
关键词:海人酸神经元天麻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