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J01208)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志忠靳建辉胡凡根赵倩张辉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老红砂
  • 4篇更新世
  • 3篇晚更新世
  • 3篇晚更新世以来
  • 2篇剖面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主元素
  • 2篇粒度特征
  • 2篇科任
  • 2篇古气候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记录
  • 1篇第四纪
  • 1篇东亚冬季风
  • 1篇冬季风
  • 1篇松林
  • 1篇特征及成因分...
  • 1篇土壤

机构

  • 7篇福建师范大学
  • 6篇教育部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运城学院

作者

  • 7篇李志忠
  • 6篇靳建辉
  • 5篇赵倩
  • 5篇陈秀玲
  • 5篇胡凡根
  • 4篇张辉
  • 3篇吴美榕
  • 3篇齐升吉
  • 2篇林舒倩
  • 2篇祝淑雅
  • 1篇夏菁
  • 1篇姜修洋
  • 1篇熊平生
  • 1篇叶桂萍
  • 1篇王贤立
  • 1篇马鹏
  • 1篇陈斐然

传媒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福建晋江科任剖面老红砂主元素反映的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以福建晋江科任剖面老红砂为研究对象,对剖面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的古环境意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科任剖面以湿润型元素SiO2、Al2O3、Fe2O3为主,含量范围依次为68.88%~93.77%、9.03%~19.1%和2.14%~5.32%;干旱型元素CaO、Na2O、MgO和K2O的含量均小于0.5%,K2O的含量略高于2%,表现为较强烈淋溶;主元素分布特征、风化特征值、CIA值等均表明,科任剖面老红砂总体上属于轻度富铝化。(2)对特征元素组合、元素比值和磁化率等古气候古环境代用指标进行分析,认为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科任剖面记录了较干冷—暖湿—干冷—暖湿4个阶段的气候变化:55.9~43.9kaBP和27.0~10.8kaBP两个时期,气候干冷,冬季风强烈,为风沙堆积的两个主要阶段;43.9~27.0ka和10.8ka以来,气候温暖湿润,为风沙经历强烈风化和红化作用阶段。
赵倩胡凡根李志忠陈秀玲靳建辉张辉
关键词:晚更新世老红砂主元素气候变化
福建东部海坛岛老红砂敏感粒度组分对东亚冬季风演变的响应被引量:11
2013年
本文在福建东部海坛岛青峰老红砂剖面年代学框架基础上,通过2.5cm等间距高密度采样进行粒度分析,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提取敏感粒度组分,并证明敏感粒度组分平均粒径可作为东亚季风的强弱变化的替代指标,据此建立了约44.0ka以来青峰剖面老红砂记录的冬季风演变序列。结果显示,约44.0ka以来东亚冬季风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①44.0~25.5ka BP东亚冬季风较弱,呈现在波动中逐步增强趋势;②25.5~15.5ka BP为东亚冬季风最强盛期,并呈现高频波动特点,东亚冬季风在21.8ka BP前后达到鼎盛期;③15.5~7.1ka BP为冬季风减弱期,但在11~10ka BP前后,冬季风突然显著增强。相邻剖面平均粒径记录的冬季风演变阶段也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对比发现,青峰剖面老红砂敏感粒度组分的气候记录与长江下游葫芦洞石笋δ18 O和格陵兰GISP2冰芯δ18 O记录之间有较好的吻合,尤其对新仙女木事件和4次H事件三者都有记录,但青峰剖面对D-O旋回记录信号不明显。
胡凡根李志忠靳建辉赵倩张辉王贤立夏菁
关键词:老红砂东亚冬季风HEINRICH事件
福建晋江科任剖面老红砂主元素反映的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以福建晋江科任剖面老红砂为研究对象,对剖面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的古环境意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科任剖面以湿润型元素SiO2、Al2O3、Fe2O3为主,含量范围依次为68.88%~93.77%、9.03%...
赵倩胡凡根李志忠陈秀玲靳建辉张辉
关键词:晚更新世老红砂主元素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晚更新世以来闽东南老红砂沉积粒度特征与古气候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对闽东南深沪湾老红砂风沙沉积进行粒度测试,提取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级组分,结合年代学数据,初步划分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气候变化阶段和气候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研究区经历了较冷干-暖湿-冷干-暖湿4个气候变化过程。气候变化主要受控于太阳辐射,表现出明显的23 ka长岁差周期、14.2 ka、11.8 ka半岁差周期,叠加约0.25 ka的双世纪周期,陆地-海洋-大气系统的内部因素对表现出来的百年周期可能产生放大或缩小影响。70.8—46.4 ka BP和21.3—11.6 ka BP两个阶段老红砂沉积速率较大,是老红砂风沙堆积的两个主要时期,两个阶段沉积速率分别达到30 mm/(100 a)、650 mm/(100 a)。
靳建辉李志忠陈秀玲齐升吉吴美榕胡凡根张辉赵倩林舒倩祝淑雅
关键词:晚更新世古气候老红砂
福建东南部第四纪红土沉积粒度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在野外考察采样和实验分析基础上,对福建东南部若干红土剖面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东南部红土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含量65.09%~70.07%,砂含量11.90%~28.40%,粘粒6.51%~18.03%.2)粒度频率曲线以多峰为主并有明显变化,各剖面第一众数在4~71μm之间,第二众数在118~746μm之间,第三众数<1μm;概率累积曲线以四段式为主.3)粒度参数总体平均粒径较粗、分选差、峰度平缓,由晚更新世早期到晚期各个粒度参数的变化趋于复杂.这些特征表明研究区红土近源水动力搬运和快速混杂堆积的特点,其后经历较强化学风化作用,晚更新世全球气候恶化对研究区红土搬运沉积过程和风化过程产生明显影响.
齐升吉李志忠陈秀玲靳建辉马鹏吴美榕林舒倩
关键词:粒度特征红土第四纪
1.2Ma以来闽中沿海长乐红色风化壳剖面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古气候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对闽中沿海长乐厚度8m的红土风化壳剖面(CL)间隔5cm采样,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和粒度组成测试,以OSL与ESR年龄确定年代学框架,据此探讨了1.2Ma以来红土沉积常量化学元素含量、组合及其比值记录的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Ma以来CL剖面第四纪红土风化强度介于红壤型风化壳和赤红壤型风化壳之间变化,表现为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过渡区红土风化壳特点;早更新世晚期为赤红壤型风化壳向红壤型风化壳转变,反映区域气候由湿热向较暖湿气候过渡;中更新世为红壤型风化壳向赤红壤型风化壳的过渡,反映区域气候由相对暖湿过渡到明显湿热的变化;晚更新世早期发育典型赤红壤型风化壳,区域气候呈现湿热气候特征;晚更新世晚期由湿热向温干转变,早期赤红壤型风化壳有向现代红壤风化壳的逆行演替趋势.CL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特征符合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东亚季风系统中夏季风盛衰变迁控制了研究区红土风化壳类型的动态变化.
靳建辉李志忠陈秀玲姜修洋齐升吉吴美榕祝淑雅陈斐然叶桂萍
关键词:更新世地球化学南方红土
赣南红壤地区马尾松林和草地土壤呼吸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碱液(NaOH)吸收法对赣南红壤地区马尾松和草地两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有显著差异(P<0.05),马尾松和草地土壤呼吸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观测期间,土壤呼吸速率5月最高,1月最低,且土壤呼吸总体速率草地大于马尾松林地,但1月和2月马尾松林地大于草地;马尾松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而与草地则具有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且都与地下5cm处土壤温度相关性最好;短暂或临时性的降雨对土壤呼吸具有速率显著争强的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对温度的敏感性(即Q10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马尾松林地的Q10值小于草地的Q10值.
胡凡根李志忠熊平生赵倩张辉
关键词:土壤呼吸红壤马尾松草地Q10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