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390)

作品数:38 被引量:213H指数:9
相关作者:郭孜政沈犁周家中张桐张殿业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马里兰大学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驾驶
  • 10篇轨道交通
  • 7篇交通工程
  • 6篇线网
  • 5篇支持向量
  • 5篇城市轨道交通
  • 4篇支持向量机
  • 4篇铁路
  • 4篇向量
  • 4篇向量机
  • 4篇驾驶员
  • 4篇交通线
  • 4篇轨道交通线网
  • 4篇城市交通
  • 3篇网络
  • 3篇线网规划
  • 3篇脑电
  • 2篇动车
  • 2篇信号
  • 2篇人因失误

机构

  • 35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马里兰大学
  • 2篇中铁第四勘察...
  • 2篇中国铁路成都...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成都市公安局
  • 1篇四川警察学院
  • 1篇朔黄铁路发展...
  • 1篇中国铁路总公...
  • 1篇广州铁路(集...
  • 1篇四川省交通投...

作者

  • 11篇郭孜政
  • 9篇沈犁
  • 6篇周家中
  • 6篇张桐
  • 5篇张骏
  • 5篇戢小辉
  • 5篇张殿业
  • 3篇于海松
  • 3篇金键
  • 3篇唐智慧
  • 3篇程杰
  • 3篇王周全
  • 3篇吴志敏
  • 2篇唐优华
  • 2篇吴海涛
  • 2篇罗霞
  • 2篇尤勍
  • 2篇谭永刚
  • 2篇方争楠
  • 2篇史磊

传媒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计算机应用研...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铁道标准设计
  • 2篇铁道运输与经...
  • 2篇铁道学报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都市快轨交通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综合运输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人类工效学

年份

  • 4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公共交通复合系统抗毁性仿真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以成都市为例的城市公共交通复合系统网络以及两子系统网络进行了相关拓扑特性与抗毁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以成都市为例的地铁-公交复合网络及其子网络均为具有无标度特性的小世界网络,在L、P两种空间中均表现出随机袭击下的鲁棒性与蓄意袭击下的脆弱性,且节点的抗毁性低于边的抗毁性;同时在相同袭击条件下,复合网络的抗毁性均优于地铁子网络与地面公交子网络。
沈犁向阳王周全张桐戢小辉
关键词:城市交通复杂网络抗毁性
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综合效应测算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影响特大城市轨道线网规模宏观因素的综合效应机理,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轨道线网综合效应测算模型的量化研究。在考虑人口、土地、经济与环境4项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城市总体职住不均衡性与轨道交通线网基本形态判别2项指标,依照相关适用性,综合以上各要素,构建线网规模的分段性测算模型,以匡算其合理范围。最后以成都市为例对测算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证明所提出的测算模型可行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沈犁
关键词:城市交通
基于EEG的驾驶疲劳识别算法及其有效性验证被引量:9
2017年
为有效识别驾驶员疲劳状态,基于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提出了一种驾驶疲劳状态识别方法.首先,以时间段划分疲劳等级,并采用主、客观测评指标对疲劳等级划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然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3种频段的平均幅值和5项合成指标,通过核主元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构建疲劳识别脑电指标,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了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模型.最后,采用30名驾驶员连续驾驶2 h的脑电数据,对该模型方法进行试算.试算结果表明:疲劳状态识别正确率为79.17%~92.03%,平均正确率为84.62%,该方法可用于驾驶疲劳识别.
郭孜政牛琳博吴志敏肖琼史磊
关键词:驾驶疲劳核主元分析支持向量机
基于物元理论的城市规模与路网系统协调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城市规模与道路网络是一对互为动力的城市发展因子,两者的协调配合促进城市交通体系的健康发展.利用可拓学理论将两者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等级范围以及指标特征值结合成物元,建立城市规模与路网系统协调程度的物元评价模型,并考虑主客观条件,采用熵值权重与主观权重的融合权重来确定评价等级,增加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最后通过成都市中心城的统计数据,对城市规模和路网系统协调程度进行评价,验证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果表明目前成都市中心城的路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适应城市规模的需求,评价等级为优,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管理部门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继续关注路网系统的完善.
于海松周家中陈夕云
关键词:物元分析路网系统
驾驶疲劳状态波动性特征的识别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疲劳状态变化的波动性特征,基于心率变异性指标构建了一种驾驶疲劳状态识别方法.以驾驶行为绩效为疲劳客观测评指标,给出了适应疲劳波动性特征的驾驶疲劳分级方法.以心率变异性的3项时域指标、5项频域指标为特征因子构建驾驶疲劳识别特征向量,结合支持向量机提出了一种适应小样本的驾驶疲劳状态识别模型.采用10名驾驶员连续4 h的驾驶行为绩效与心电数据,对模型方法予以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0名驾驶员1级、2级疲劳状态的正确识别率介于70%~82%,平均正确识别率为75%.
唐优华郭孜政牛林博杨露
关键词:驾驶疲劳波动性识别方法心率变异性
基于脑电信号的动车司机对突发事件反应时间的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准确预测动车组司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是构建危险性驾驶状态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时脑电信号的动车组司机反应时间的预测方法。通过小波变换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参数提取,作为动车组司机反应时间预测的客观指标。在此基础上,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动车组司机对突发事件反应时间的预测模型。利用20名动车组司机连续驾驶2h的脑电数据与反应时间数据,对该模型予以试算。研究结果表明,脑电特征参数预测的反应时间与实际反应时间的最大绝对误差为8.66%~13.63%,相对均方误差为6.69%~10.97%,模型具有可用性。
郭孜政谭茜吴志敏潘雨帆张俊
关键词:脑电信号BP神经网络
基于空间加权的LS-SVM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预测被引量:17
2014年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模型精度,简化模型数据需求规模,提出基于空间加权的LS-SVM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模型。基于交通网络距离重新划分车站的影响范围,提出分距离影响带的线型和指数型空间权重系数方程,结合空间权重系数,输入区域特征变量和车站属性变量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LSSVM预测模型,运用动态改变惯性权重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DCW-APSO)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取。应用模型预测2011年成都市地铁1号线部分车站客流,并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明显提高客流预测精度,简化数据需求量,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补充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周家中张殿业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基于云模型的非机动车交通流速度仿真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研究非机动车交通流的速度特性,更全面地描述非机动车交通流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特点,引入云模型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了非机动车交通流中车辆速度的分布情况。根据测得的非机动车速度数据得出车速频次的正态云分布模型,并且应用正态云发生器,使用期望、熵和超熵3个变量对成都市某路段的非机动车交通流车辆速度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非机动车交通流的速度频次符合正态分布,正态云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非机动车交通流中车辆速度的分布特点,同时反映了随机性和模糊性。正态云模型是一种客观反映路段断面车辆实际速度分布的仿真模型。
张之勇郭孜政姚磊
关键词:交通工程云模型非机动车仿真
基于SE-DEA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优选被引量:2
2015年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初始方案的选择是城市规划者与建设者应予以重视的关键问题。针对已有研究方法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的轨道交通线网方案比选方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有效筛选出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指标。结合某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进行实证研究,模型所测结果与该市主推线网方案一致,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依据方案间的相对效率,对预选方案进行优劣性排序,可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张桐金键沈犁邱慧阳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基于改进TOPSIS的轨道交通建设时序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各条线路的建设时序,构建相应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TOPSIS理念的改进决策算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指标变换将理想解绝对化;其次建立决策方案到绝对理想解和绝对负理想解的加权距离最优化模型,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模型得到最优权向量;然后引入"垂直距离"代替传统"欧式距离"的贴近度算法,通过测算垂直距离确定最优建设时序方案。最后对成都市轨道交通线网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改进的决策算法所确定的结果与实际建设时序一致,且该算法能有效避免TOPSIS模型中的逆序、权重取值主观化、欧式距离自身缺陷等问题,说明该模型能有效支撑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的综合决策。
戢小辉尤勍丁韵婷王周全
关键词:轨道交通实证检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