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ZH152)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谭素琴罗天张秀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译者
  • 2篇社会
  • 2篇翻译
  • 1篇心理
  • 1篇学科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认知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视域
  • 1篇社会认同
  • 1篇社会认同理论
  • 1篇社会认知
  • 1篇社会心理
  • 1篇社会心理研究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认知
  • 1篇理据
  • 1篇路向

机构

  • 3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谭素琴
  • 1篇罗天

传媒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哲学视域下译者的社会心理研究——从翻译的认知转向谈起被引量:2
2014年
认知转向后的翻译研究更多地注意到译者的语言认知和双语转换机制,但对译者的"非语言认知"如社会认知和文化认知却关注不够。然而,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无论是体验哲学还是现代主体性哲学抑或是翻译学科框架的本体论哲学,都为译者认知研究的社会视角提供了理论依据。认知范式下的译者研究,不仅应继承文化范式下对译者主体身份的关注,而且应从跨学科角度借助社会心理学来考察译者的群体身份和社会身份。
谭素琴
关键词:哲学视域社会心理
单一范式还是多元范式——认知视角下译者主体研究的跨学科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单一范式下文化视角或认知视角的译者主体研究,要么过度关注译者的普遍性和主客体间多元关系,要么侧重于译者的个体体验和内部思维特别是语言心智,都无法充分诠释译者的翻译选择和决策。多元合一的译者主体及其构成性的认知过程表明译者主体的认知是内部的语言认知与外部社会文化认知的统一体。体验哲学中客观实际优于主体认知的思想,布尔丢生存心态及翻译学的语言本体与外部文化之争为认知视角下译者主体研究的社会文化认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学科理据,支持译者认知研究的多元范式之路。
谭素琴
关键词:语言认知
社会认同理论:译者翻译认知的可能路向被引量:1
2015年
文化转向批判性反思下的认知转向和社会学转向要么关注译者的语言认知,要么凸显译者在社会中的个体认知,都存在一定不足。将社会认同理论应用于译者认知研究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从社会认同角度界定了译者身份内涵,勾勒了译者社会认同、文化认同和职业认同的建构及其内化于自我的个体认同模式;研究发现,社会认同有望为解释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参考体系。
谭素琴罗天
关键词:译者翻译认知社会认同理论身份认同社会认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