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5004)

作品数:10 被引量:157H指数:7
相关作者:张义军董万胜苟学强言穆弘赵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闪电
  • 3篇雷暴
  • 2篇氮氧化物
  • 2篇雪崩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放电
  • 1篇地雷
  • 1篇电场
  • 1篇电场变化
  • 1篇电荷结构
  • 1篇电压
  • 1篇信号
  • 1篇云闪
  • 1篇闪电频数
  • 1篇频数
  • 1篇自组织
  • 1篇自组织演化
  • 1篇小波
  • 1篇脉冲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9篇张义军
  • 5篇苟学强
  • 5篇董万胜
  • 3篇言穆弘
  • 1篇孙安平
  • 1篇张彤
  • 1篇郄秀书
  • 1篇陈明理
  • 1篇陈成品
  • 1篇张鸿发
  • 1篇赵阳
  • 1篇杜健
  • 1篇张翠华
  • 1篇郭凤霞

传媒

  • 5篇高原气象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形无标度区的小波变换模极大识别被引量:1
2005年
针对已有方法中搜索过繁的缺陷,提出了1种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线和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微分特性,通过对系统性弯曲的多尺度识别和精确定位对分形无标度区进行识别的新方法.通过仿真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苟学强张义军
关键词:分形信号
雪崩、分形与雷暴放电中强闪的自组织演化被引量:4
2006年
强调了雪崩、分形与远离平衡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联系。利用2003年夏季青藏高原中部地区雷暴放电的地面电场野外观测资料,基于近年来发展的分形及多重分形分析中的去势涨落分析(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DFA)方法,对强闪前电场信号的关联及多重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强放电前过程具有明显的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多重分形谱与推广的二项倍增串级模式符合。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雷暴强放电发生的可能的自组织演化性。
苟学强张义军董万胜郄秀书
关键词:雪崩分形
云闪辐射脉冲序列的丛集特征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2002年夏季那曲地区野外观测的宽带干涉仪资料,应用变异系数CV、Allan因子分析(AFA)和Fano因子分析(FFA)等统计方法,对33个云闪辐射脉冲事件序列的时间丛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放电过程呈现强的分形丛集性,变异系数平均为5.2,AFA和FFA标度指数αAF及αFF平均分别为1.42和0.81;同时发现,初始强K脉冲前CV增加到明显>1。
苟学强张义军董万胜陈明理
Study of charge structure an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 of intracloud discharge in thunderstorms of Qinghai-Tibet Plateau被引量:16
2004年
The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s on lightning discharges were conducted in Naqu area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summer of 2002. The electric structures of thunderstorm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discharges at initial stage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observation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intracloud (IC) lightning flashes were polarities inverted in thunderstorms with tripole electric charge structure and occurred between negative charge region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hunderstorm and positive charge region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hunderstorm. The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charge processes in cloud with longer lasting time involved in Cloud-to-Ground (CG) lightning flashes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IC discharges.A lot of radiation pulses were produced in these discharge processes. Because the IC discharges took place at the bottom of thundercloud and were near the ground, they may produce more serious damage to equipment on the ground therefor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lightning protection.
ZHAGN Yijun DONG Wansheng ZHAO Yang ZHANG Guangshu ZHANG Hongfa CHEN Chengpin ZHANG Tong
关键词:LIGHTNING
闪电产生氮氧化物(LNO_X)及其输送过程的模式计算被引量:8
2006年
利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模式,模拟分析了一次雷暴过程中放电活动特征及平流和湍流对LNOX的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在中部负电荷区域的上边缘,对应上升气流区外围、水平流场中心部位的区域,因为放电传输距离较长,所以强放电区主要落在这些部位,且向上传输。在负电荷中心区也有少数放电点,但传输距离较短。闪电产生的氮氧化物逸出闪道后,被云中平流和湍流输送,最后在弱流场区域内形成LNOX浓度中心,峰值达9×10-9。LNOX的输送主要以平流为主,但在云底层及雷暴消散阶段,湍流输送也起重要作用。在雷暴云消亡期,LNOX的峰值为2.7×10-9,比晴天值大1个量级。
郭凤霞言穆弘张义军
关键词:放电
区域海拔高度对云地雷闪闪击距离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主要基于实验室放电通道传输的基本机制,建立了一个闪电通道发展的数值模式,对区域的海拔高度对云地雷闪闪击距离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面海拔高度的升高,由于地面电场的增强以及连接先导始发门限的降低,闪击距离将显著增大——在海拔高度由0增加到3km时,闪击距离增大约230m,增幅约150%。
苟学强张义军
关键词:高电压技术
青藏高原雷暴天气层结特征分析被引量:49
2005年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雷暴活动相当频繁,这种雷暴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在地形的热力和动力作用下形成雷暴,但强度不大,最大反射率一般不超过 40 dBz,相对云顶高度可伸展到10.0~ 13.0 km,强弱雷暴差别不大.雷暴持续时间大约为30 min左右,主要发生在13:00~19:00(北京时,下同)之间,峰值出现在16:00左右.此外,在晚上也有弱对流,最大反射率约为20 dBz.高原雷暴天气层结具有与平原雷暴完全不同的特征,一般为整层弱不稳定,高度可以伸展到100 hPa,整层不稳定能量不大,强雷暴CAPE值平均为782 J·kg-1,弱雷暴约为406 J·kg-1,分布较均匀,不出现能量特别大的不稳定层次.近地层相对湿度有'逆湿'现象,厚度约1~2 km,平均为60%~80%(雨季后).无论是强雷暴天气还是弱雷暴天气都具有上述相似层结.这种层结可触发对流,发展高度很高,但强度不大,能量较小.这种特殊层结揭示了高原雷暴的特殊结构.雷暴的闪电频数可以表征雷暴发展强度,通常可以建立闪电频数与雷暴单一参量(云顶高度)之间的统计关系式,从而可以利用测量闪电频数来预报雷暴的强弱,但上述关系对于高原雷暴并不适用,必须建立闪电频数与多参量之间的综合关系.
张翠华言穆弘董万胜张义军
关键词:层结特征闪电频数
基于小波的雷暴强放电前地面电场的多重分形分析被引量:23
2006年
根据远离平衡的复杂系统演化的雪崩性和自相似倍增串级性,强调了多重分形工具的重要;利用青藏高原中部地区雷暴放电的地面电场仪资料,基于多重分形谱的小波估计方法,对强放电前雷电活动的多重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多重分形谱可用推广的多重分形二项倍增串级模式描述,强放电前放电过程具有强烈的奇异性和明显的多重分形性,谱宽度Δα>1·6,最小标度指数αmin<-0·3;随着放电的活跃,Δα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而强的放电则发生在随后Δα的高值区或下降区,并对相关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苟学强张义军董万胜
关键词:雪崩小波
闪电产生氮氧化物(LNO_X)全球特征计算被引量:12
2004年
利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通过卫星上的光学瞬态探测器(OTD)观测到的闪电资料,从计算闪电能量入手,对闪电产生氮氧化物量(NOX)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全球LNOX大部分集中在南北半球低纬地区,约占65%,南北基本对称,但中高纬地区南北不对称,北半球产N量远大于南半球,呈现很大的不对称性。全球有6大雷暴群,其中非洲中南部的雷暴群产N量比例最大,占全球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其次是北美和南美。中国LNOX量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年平均LNOX量占全球的7.8%,青藏高原占中国地区的9.1%~12.2%,5年平均为10.2%。全球各季节的平均产N量分别为42.5kt(春)、67kt(夏)、51.4kt(秋)、37.4kt(冬),全年全球平均闪电产N量估计为200kt。
孙安平杜健张义军言穆弘
关键词:闪电雷暴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雷电特征初步分析被引量:53
2004年
通过对 2 0 0 2年夏季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雷暴过程及闪电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发现该地区雷暴电荷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地闪明显偏少 .对高原地闪的一些基本特征参量的统计分析表明 ,无论正地闪还是负地闪梯级先导前都具有持续时间较长的云内放电过程 ,地闪以单次回击为主 .与中低纬度地区相比 ,高原地闪中正地闪比例明显要高 ,为 33% ;负地闪为 6 7% ;正。
赵阳张义军董万胜张鸿发陈成品张彤
关键词:青藏高原电荷结构电场变化雷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