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6031114)

作品数:5 被引量:86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武德冯美臣曹亮亮王芊张东彦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气象局开放式研究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冬小麦
  • 5篇小麦
  • 3篇遥感
  • 2篇地冬
  • 2篇面积提取
  • 2篇旱地
  • 2篇旱地冬小麦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冬小麦种植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遥感数据
  • 1篇气象
  • 1篇气象数据
  • 1篇全球定位系统
  • 1篇株型
  • 1篇株型品种
  • 1篇小麦产量
  • 1篇小麦种
  • 1篇小麦种植

机构

  • 5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杨武德
  • 4篇冯美臣
  • 1篇王慧芳
  • 1篇肖璐洁
  • 1篇宋艳暾
  • 1篇张东彦
  • 1篇王芊
  • 1篇曹亮亮
  • 1篇宋晓彦
  • 1篇丁光伟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株型品种冬小麦NDVI变化特征及产量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冬小麦不同株型品种和灌溉类型是影响产量遥感估测的重要因素,对二者的实时监测可以提高产量的估测精度。结合遥感数据(MODIS数据)与非遥感数据(GPS数据和外业调查资料),研究了不同株型品种冬小麦在水、旱地条件下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了不同生育时期NDVI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不同株型品种间NDVI随生育时期的变化具有明显一致性,呈"小-大-小"变化趋势;拔节期至孕穗期不同株型品种冬小麦NDVI差异显著,披散型品种高于紧凑型品种,该时期为准确识别冬小麦株型的最佳时期。水、旱地同一种株型的冬小麦品种在整个生育时期NDVI均值差异较显著,均表现为水地冬小麦高于旱地冬小麦,尤以抽穗初期最为明显。水旱地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NDVI与产量相关性均以抽穗初期为最高,但用抽穗初期和灌浆期NDVI与产量的复合回归方程进行产量预测比用抽穗初期NDVI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效果好,旱地冬小麦尤为明显。
冯美臣杨武德
关键词:冬小麦株型紧凑型品种NDVI小麦产量
基于TM和MODIS数据的水旱地冬小麦面积提取和长势监测被引量:44
2009年
采用Mahalanobis Distance分类法提取了冬小麦种植面积,通过搭建决策树结构进行了不同灌溉类型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通过两个年份不同生育时期MODIS-NDVI的比较,分析了NDVI时间曲线与冬小麦长势的响应规律和水旱地冬小麦年同期长势。结果表明:2007年临汾地区冬小麦总种植面积为234778.5hm2,提取精度为96.96%,其中水地种植面积为107488.3hm2,提取精度为86.15%,旱地冬小麦为127290.2hm2,提取精度为86.16%。生育期内,水地冬小麦整体长势好于旱地冬小麦,通过NDVI变化斜率比较,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水地冬小麦NDVI达到峰值前的上升速度远大于旱地冬小麦,峰值后水地冬小麦NDVI下降速度小于旱地冬小麦。
冯美臣杨武德张东彦曹亮亮王慧芳王芊
关键词:冬小麦面积提取长势目视解译
基于3S和实测相结合的冬小麦估产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该文运用3S集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冬小麦产量估测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3月下旬是运城地区冬小麦面积监测的最佳时相,4月上、中旬是该区冬小麦产量估算的最佳时期。用遥感信息中的TM 提取冬小麦面积,AVHRR提取绿度信息,效果较好。根据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大小把冬小麦分为3类,同类麦田在不同区域的实测产量差异很大。分析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关键期气象资料,以归一化植被指数、极高温度、相对湿度为主因子建立了冬小麦遥感—气象—产量综合模型。
杨武德宋艳暾宋晓彦丁光伟
关键词:冬小麦估产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RS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及最佳时相选择被引量:3
2010年
为探求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多种图像处理方法对TM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实地调查和研究区主要种植作物的物候历,利用TM数据提取了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同时为了提高解译精度,结合GIS进行了两次目视解译过程,消除了分类器分类会出现的多分和漏分现象。结果表明:通过分类后计算混淆矩阵与地面真实感兴趣区(ROI)进行比较,发现Mahalanobis Distance分类法阈值(最大误差距离)为2.9时分类效果最佳。得到2007年研究区域冬小麦遥感监测面积为560 650 hm2,提取精度达到了95.23%。三个地区以临汾地区提取精度最高,而晋中地区最低。因此利用该方法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是可行的。
冯美臣杨武德
关键词:冬小麦遥感面积提取
基于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的水旱地冬小麦产量估测被引量:16
2010年
研究利用遥感数据进行了运城地区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产量关系的研究,利用气象数据和光谱数据构建了冬小麦光谱产量模型、气象产量模型以及光谱气象产量模型。结果表明:运城地区水旱地冬小麦均以5月8日左右的NDVI值与产量相关性最好,且达极显著水平,因此该时期为建立冬小麦遥感估产模型的最佳时相。通过对冬小麦光谱产量模型、气象产量模型以及光谱气象产量模型预测效果进行的F检验,表明各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其他两种模型相比,光谱气象产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有明显的提高,并且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和相对误差(RE)降低,且降低幅度较大。说明光谱气象产量模型比气象产量模型和光谱产量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平均单产的遥感估产值略高于统计数据值,旱地估产精度为80.91%,水地估产精度为87.72%;总产量的估算值略高于统计值,旱地精度为99.20%,水地精度为80.54%。因此,利用遥感和气象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单产和总产估测是可行的,且精度更高。
冯美臣肖璐洁杨武德丁光伟
关键词:遥感冬小麦光谱气象数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