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37010)

作品数:191 被引量:4,115H指数:35
相关作者:李培军鲁敏周启星孙铁珩陆贻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沈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篇农业科学
  • 14篇建筑科学
  • 8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5篇污染
  • 37篇土壤
  • 23篇降解
  • 18篇多环芳烃
  • 17篇重金
  • 17篇重金属
  • 17篇污染土
  • 17篇污染土壤
  • 15篇植物
  • 13篇
  • 12篇植物修复
  • 10篇复合污染
  • 9篇生物修复
  • 9篇酶活性
  • 8篇生态毒理
  • 8篇室内植物
  • 8篇小麦
  • 7篇园林
  • 7篇脲酶
  • 6篇动力学

机构

  • 103篇中国科学院
  • 40篇山东建筑大学
  • 20篇沈阳大学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东北大学
  • 8篇辽宁大学
  • 8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河南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南开大学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浙江大学
  • 4篇沈阳师范大学
  • 4篇俄罗斯科学院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集美大学
  • 2篇山东建筑工程...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43篇李培军
  • 42篇鲁敏
  • 39篇周启星
  • 37篇孙铁珩
  • 17篇陆贻通
  • 12篇巩宗强
  • 10篇金彩霞
  • 10篇陈苏
  • 9篇刘宛
  • 9篇晁雷
  • 8篇许华夏
  • 8篇苏丹
  • 8篇和文祥
  • 8篇张利红
  • 7篇朱江
  • 7篇闫红梅
  • 7篇王新
  • 7篇孙丽娜
  • 6篇宋玉芳
  • 6篇范淑秀

传媒

  • 38篇山东建筑大学...
  • 25篇生态学杂志
  • 2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5篇环境科学
  • 13篇农业环境科学...
  • 10篇Journa...
  • 6篇辽宁工程技术...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科技通报
  • 4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污染治理...
  • 3篇生态科学
  • 3篇生态环境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生态经济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16篇2008
  • 38篇2007
  • 47篇2006
  • 35篇2005
  • 17篇2004
1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土和棕壤中甲胺磷的根际降解脱毒模拟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利用塑料根际盒研究了甲胺磷在黑土和棕壤大豆根际和非根际环境中的降解脱毒行为.结果表明,甲胺磷虽是急性毒性较高的农药,但在土壤环境中能很快降解,并且同等条件下,甲胺磷在黑土中的残留量普遍低于棕壤.在无大豆种植情况下(对照处理),培养试验第2天,棕壤甲胺磷残留量约为33%,黑土只有26%.在大豆根际圈中,甲胺磷的降解明显加快,尤其是在黑土中.第9天,根际盒中层黑土和棕壤的农药残留分别比无植物对照低87.5%和76.0%.甲胺磷的土壤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2 d左右.
于颖周启星
关键词:黑土棕壤甲胺磷
镉-菲复合污染对蚯蚓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采用人工土壤法,研究重金属镉、多环芳烃菲对安德爱胜蚓(Eisenia andrei)的单一与复合急性毒性效应。单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菲的毒性大于镉毒性;14 d时镉、菲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88.71 mg.kg-1、42.51 mg.kg-1。复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镉在各浓度下与菲复合,对蚯蚓的毒性都产生拮抗作用,且随镉浓度升高其降低菲毒性的程度降低,说明复合污染物的组成及各污染物的不同浓度组合是决定混合物毒性的重要因素。
赵作媛朱江陆贻通周培
关键词:蚯蚓急性毒性单一污染复合污染
镧系元素对海水小球藻的毒性效应被引量:12
2005年
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实验方法,研究了12种镧系元素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12种镧系元素抑制小球藻生长的96h半效应浓度(96h EC50 )均为2 9 0 0±0 5 0 μmol·L-1。对各剂量反应方程进行X2 检验,结果表明,符合精度要求,计算出的96h EC50 真实可靠。镧系元素对海水小球藻的生物毒性是相同的,此结果对探明镧系元素对藻类的生态毒理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苏丹台培东李培军可欣
关键词:镧系元素海水小球藻生物毒性
Short-term toxic effects of chlorobenzenes on broadbean (Vicia faba) seedlings被引量:1
2005年
The root growth, changes i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EC 1.15.1.1) activity,malonyldialdehyde (MDA) and total soluble protein level of broadbean (Vicia faba) seedlings were researched at different soil concentrations of chlorobenzene (CB), 1,2,4-trichlorobenzene (TCB) and hexachlorobenzene (HC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oot growth of seedlings was growth was, however, restored to some extent although there was a delay in returning to the control level. The total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in seedlings increased with TCB concentration and duration of exposure. Effect of TCB stress on SOD activity in seedlings displayed a significant were placed in clean tap water for 3 d following exposure to 5 d of TCB stress to clear tap water (P<0.05). The experiments also revealed that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MDA level in seedlings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CB concentration and MDA level. All the above results showed that SOD activity and MDA level of broadbean seedlings might be proposed as the biomarkers for short-term TCB contamination in soil. Compared to TCB, the toxicity of 50-1000 μg · g-1 CB or HCB in soil to broadbean seedlings was not observed after a 3 d exposure.
LIU Wan LI Peijun ZHOU Qixing SUN Tieheng TAI Peidong XU Huaxia
关键词:CHLOROBENZENES
DNA damaging effects of carbofuran and its main metabolites on mice by micronucleus test and 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2005年
The DNA damaging effects of the carbamate pesticide carbofuran and its four metabolites (carbofuranphenol, 3-ketocarbofuran, 3-hydrocarbofuran and nitrosocarbofuran) on mice were evaluated by 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 assay and micronucleus test. KM mice were exposed to test compounds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0.1, 0.2 and 0.4mg/kg through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two times with an internal of 24 h, and then killed by cervical dislocation 6 h after the second injection. In SCGE assay, isolated mice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we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DNA damaging degree after a 1 h treatment by test compounds and a following electrophoresis. Carbofuran and carbofuranphenol showed negative results in both test and had no obvious toxicity. 3-hydrocarbofuran and nitrosocarbofuran were positive.3-ketocarbofuran could not induce micronucleus formation but caused significant DNA migration in SCGE test. These tests revealed that 3-ketocarbofuran, 3-hydrocarbofuran and nitrosocarbofuran are potential mutagesis and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ZHOU Pei LIU Baofeng LU Yitong
关键词:CARBOFURANDNA
高效菲降解菌降解特性与蛋白组学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了各种条件下高效菲降解菌ZX16对菲的降解特性,并借助一维与二维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比对了菲诱导前后ZX16蛋白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该菌株利用菲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7.5,可以耐受并降解2500mgL-1菲,不能利用邻苯二甲酸,但可利用水杨酸和邻苯二酚.菌株细胞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菌株在菲诱导12h后,出现两条Mr为19×103和27×103的新增蛋白条带,从二维电泳图谱的相应分子量位置上发现3个新增表达蛋白,质谱分析与生物信息学检索结果表明,2个点分别为芳香族加氧酶小亚基,1个点为顺式氯苯二氢二醇脱氢酶.
高林肖明郭鲁申陆贻通赵渝
关键词:多环芳烃降解特性蛋白质组学
沈阳市雪与水中对二氯苯的挥发污染行为
2006年
应用气相色谱法对对二氯苯(p-DCB)在雪与水中残留动态进行测定,探讨了不同气候下水中p-DCB的挥发污染行为.结果表明,雪与水中PDCB的挥发速率都相当迅速,并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在自然条件下,雪与水中p-DCB半减期分别为2.32~3.25d和0.76~1.20d,雪与水中p-DCB在投加浓度分别为0.1-100.0μg/g.0.1~100.0μg/mL范围时,投加浓度越高挥发速率越快,挥发半减期越短.
田秀梅周启星任丽萍王林山
关键词:环境行为挥发动力学
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62
2005年
复合污染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土壤环境中的重要污染物,开展两者复合污染研究,对于农业环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论述了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在土壤环境中的各自行为及其产生途径、复合污染体系中污染物的联合作用,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在污染物跨膜、代谢和脱毒过程中的互作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
沈国清陆贻通周培
关键词:复合污染多环芳烃重金属土壤环境环境科学脱毒
乙草胺对东北黑土铅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22
2004年
通过清洁黑土和污染黑土的形态分级分析和黑土铅对乙草胺的响应实验 ,对东北黑土铅形态及其乙草胺使用的生物有效性响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清洁和污染黑土中的铅均主要以有机质 硫化物结合态铅和残渣态铅这 2种生物有效性低的形态为主 ,而水溶态铅和可交换态铅这 2种具生物学活性的铅含量则相对较低 .与清洁黑土相比 ,污染黑土中具生物学活性的铅含量所占总铅含量的比例有所上升 .随着农业活动中施入高剂量的乙草胺这一除草剂 ,黑土中具生物学活性的水溶态和可交换态铅的含量则大幅上升 .据分析 ,其原因是铅在与乙草胺交互作用过程中来自有机质 硫化物结合态铅释放对有效态铅的贡献 .
周启星孙福红郭观林孙铁珩
关键词:黑土生物有效性乙草胺污染土壤
甲醛和苯复合污染下悬垂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植物治理甲醛和苯等室内化学污染目前已成为室内化学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的前沿和热点。植物体内叶绿素(Chl)含量的变化是判断植物受室内空气化学污染胁迫下抗性大小的重要依据。文章采用人工熏气模拟实验,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了8种常见的室内悬垂植物在3种不同浓度甲醛和苯胁迫下的Chl含量变化,并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室内悬垂植物的抗性能力与强弱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复合污染物浓度对植物体内Chl含量变化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3种甲醛和苯复合污染的浓度梯度下,常春藤体内Chl变化率最小,抗性能力最强;综合评定3种甲醛和苯复合污染浓度胁迫下,抗性能力最强的是常春藤,金心吊兰次之,最弱的是吊竹梅。
鲁敏鲁敏谭蕾张凌方
关键词:甲醛复合污染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