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A402)

作品数:62 被引量:228H指数:8
相关作者:叶强石继春侯启明徐苗梁争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智飞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包头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发展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疫苗
  • 18篇病毒
  • 13篇球菌
  • 10篇免疫
  • 10篇抗体
  • 9篇肺炎
  • 8篇肺炎链球菌
  • 7篇多糖
  • 7篇色谱
  • 7篇肠道
  • 7篇肠道病毒
  • 6篇肺炎球菌
  • 6篇百日咳
  • 6篇肠道病毒71...
  • 5篇多糖含量
  • 5篇糖含量
  • 5篇细胞
  • 5篇基因
  • 5篇肺炎球菌结合...
  • 4篇蛋白

机构

  • 62篇中国食品药品...
  • 3篇厦门万泰沧海...
  • 2篇厦门大学
  • 2篇包头市肿瘤医...
  • 2篇兰州生物制品...
  • 2篇北京智飞绿竹...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博奥生物...
  • 1篇成都生物制品...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安捷伦科技(...
  • 1篇北京科兴生物...
  • 1篇北京放射与辐...
  • 1篇北京万泰生物...
  • 1篇北京市计量检...
  • 1篇上海生物制品...

作者

  • 21篇叶强
  • 14篇石继春
  • 11篇徐苗
  • 11篇侯启明
  • 10篇陈琼
  • 10篇梁争论
  • 9篇王春娥
  • 9篇李茂光
  • 9篇马霄
  • 9篇毛群颖
  • 8篇徐颖华
  • 7篇高帆
  • 7篇卫辰
  • 7篇李亚南
  • 7篇陈翠萍
  • 7篇谭亚军
  • 6篇张庶民
  • 6篇王丽婵
  • 6篇姚昕
  • 5篇吴雪伶

传媒

  • 26篇中国生物制品...
  • 6篇药物分析杂志
  • 6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中国病毒病杂...
  • 4篇微生物学免疫...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国际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7
  • 6篇2016
  • 14篇2015
  • 13篇2014
  • 16篇2013
  • 3篇201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速率比浊法测定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中的各型多糖含量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速率比浊法检测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各型多糖含量。方法:采用免疫化学系统(IMMAGE 800),选择非竞争性浊度模式,样品或标准品20μL,血清20μL,反应缓冲液200μL,增益系数为4,反应时间为2.5 min;用氢氧化钠解吸附法处理样品和标准品。结果:在本文条件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浓度在1~6μg·mL^-1检测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重复性RSD均低于7%;各型多糖含量回收率在70%~130%;专属性考察结果显示,除9N型多糖的存在会干扰9V型多糖含量检测外,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中不包含的多糖(2、8、10A、11A、12F、15B、17F、20、22F、33F型)对此方法没有影响;耐用性研究结果显示,氢氧化钠解吸附法处理样品和标准品时,控制在10 s左右即中和解吸附过程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用所建立速率比浊法检测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中的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含量,结果显示4批成品检测值在理论值的70%~130%之间。结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质控标准。
陈琼王珊珊梁丽王春娥李茂光石继春叶强
新型肠道病毒71型全病毒灭活疫苗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近年来手足口病(HFMD)已成为西太平洋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我国大陆共报告HFMD 1 082万例,死亡3 036例[1]。研发疫苗是防控HFMD流行的有效措施。EV71为引起严重HFMD的主要病原体,国内外针对EV71开展多项疫苗研究,目前研发疫苗的类型包括全病毒灭活疫苗[2-4]、减毒活疫苗[5]、重组VLP疫苗[6-7]以及多肽疫苗[8-9]等,
高帆姚昕毛群颖梁争论
关键词:疫苗
应用Meta分析筛选疫苗免疫人体诱导的获得性免疫基因和通路
2013年
目的探讨接种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机制,为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整合分析(Meta分析),分析自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的3套疫苗免疫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初步筛选出疫苗免疫机体后获得性免疫在转录水平上的关键基因及通路。结果应用Meta分析得到疫苗免疫3套数据集的共同差异基因1 403个,其中表达水平上调基因709个,主要包括人类真核翻译延伸因子(EEF1A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核糖体蛋白大亚基P2(RPLP2)等,富集出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26条通路;表达水平下调的基因694个,主要包括核糖体蛋白L41(RPL41)、核糖体蛋白L32(RPL32)、核糖体蛋白L34(RPL34)和胞浆多聚A结合蛋白3(PABPC3)等,富集出氧化磷酸化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11条通路。结论应用Meta分析方法获得多个疫苗免疫机体后诱导获得性免疫的关键基因及通路,对了解疫苗的免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张军楠吴星石大伟毛群颖姚昕高帆王一平徐苗梁争论
关键词:疫苗获得性免疫基因通路
生物制品中猪细环病毒污染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生物制品中猪细环病毒( Torque teno sus virus,TTSuV)污染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分析及初步的应用。方法针对TTSuV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荧光PCR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线性、精密度、最低检测限等参数进行验证,并对试验样本对检测的干扰性进行分析。利用该方法对猪全血样品、生产用细胞及轮状病毒疫苗样品进行检测,通过建立TTSuV分型检测的PCR方法对阳性样品进行分型。结果荧光PCR法的特异性较好,与不同种属的细小病毒、猴SV40病毒及猪圆环病毒无明显的交叉反应,TTSuV1和TTSuV2荧光PCR分别在109~103拷贝/μl和109~102拷贝/μl范围内线性较好,R2值达到0.993以上,TTSuV1和TTSuV2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103拷贝/μl和1×102拷贝/μl,试验内和试验间的Ct的精密度CV值均小于7%,试验内病毒拷贝数的CV值小于25%,试验间CV值小于45%。细胞样品成分对病毒检测无明显的干扰性。对20份猪全血样品进行检测,8份为阳性,其中1份为TTSuV1阳性,4份为TTSuV2阳性,3份为TTSuV1/2混合感染。 TTSuV1和TTSuV2型与标准株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9%和98%。对细胞样品和轮状病毒疫苗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TTSuV荧光PCR检测法,能够用于生物制品TTSuV污染的检测,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制品的安全性。
吴雪伶赵龙冯建平樊金萍赵翔孟淑芳
关键词:荧光PCR细胞
评价肺炎链球菌疫苗免疫效果的功能性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建立肺炎球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的功能性抗体滴度检测方法。方法参考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多重调理吞噬实验(MOPA)方法,构建并鉴定HL-60效应细胞库、肺炎球菌工作菌种库和补体;在此基础上对5份血清样本进行调理吞噬活性检测。结果 HL-60细胞分化后表面标志表达量CD35为71.78%,CD71为10.97%,活细胞比例为72.96%。13个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工作菌种的冻存复活率均高于90%;抗生素抗性与敏感性与预期结果一致;工作稀释度均≥1000。补体的非特异性杀菌率均≤70%。血清样本的杀菌曲线均为标准的S型,平行孔间的差异不超过3倍。结论效应细胞、工作菌种、补体及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均符合阿拉巴马大学参考方法的标准要求,成功建立了基于MOPA的功能性抗体检测方法。
李江姣杜慧竟石继春徐苗叶强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疫苗
我国EV-A71疫苗研发特点和挑战被引量:1
2016年
自2008年我国手足口病(HFMD)大流行后,HFMD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严重的疾病负担,疫苗成为控制疾病的急需品种,国家在重大新药创制及科技支撑计划中均列出专项予以研究支持。2015年12月3日,历经7年的研发工作后,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简称:昆明所)研制的肠道病毒71型(EV-A71)全病毒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上市[1]。
毛群颖姚昕卞莲莲徐苗梁争论
关键词:疫苗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测定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多糖含量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withpulsed amperometric detector,HPAEC-PAD)测定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结合疫苗的多聚磷酸核糖基核糖醇(polyribosylribitol phosphate,PRP)多糖含量。方法用终浓度为0.3 N的NaOH溶液将待测疫苗中的PRP多糖或分离得到的游离多糖在室温下振荡水解(16±8)h,采用CarboPac誖PA-10阴离子交换柱在NaOH/醋酸钠溶液梯度洗脱条件下分离水解产物,用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信号,根据样品的峰面积计算得到待测疫苗中的PRP多糖含量及游离多糖含量,样品均重复检测2次,计算2次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同时采用《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附录ⅧJ中的地衣酚法测定相同批次样品的PRP多糖含量及游离多糖含量,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相同样品重复检测2次,结果间的差异非常小,RSD不超过4.6%。HPAEC-PAD法测得的总PRP结果与地衣酚法测得的结果接近,前者测得的S01~S03样品的PRP浓度值分别为后者的105%、104%和106%;HPAEC-PAD法测得的游离PRP结果与地衣酚法测得的结果差别较大,前者测得的S01~S03样品的游离PRP浓度值分别为后者的126%、109%和115%。结论 HPAEC-PAD法测定Hib结合疫苗的PRP多糖含量灵敏度高,重复性和分离效果好,样品不需要衍生处理,可同时测定多组分,可作为传统地衣酚法的替代方法用于Hib结合疫苗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贺鹏飞唐静李亚南李茂光叶强
关键词: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多糖
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免疫原性检测方法的比较
2013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免疫原性2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假病毒中和(pseudovirion-based neutralization assay,PBNS)法对26份阴性血清样本、34份自然感染HPV16或HPV18的血清样本及30份接种HPV16/18型双价疫苗后7个月的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滴度检测,并采用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样本的抗HPV16型和HPV18型抗体滴度的2次检测结果比值显示,试验室内重复性较好;2种方法检测血清样本抗HPV16型抗体滴度的总体相关系数为0.826,抗HPV18型为0.921;自然感染HPV的血清样本抗HPV16型抗体滴度的相关系数为0.519,抗HPV18型为0.613;接种HPV16/18型双价疫苗后的血清样本抗HPV16型抗体滴度的相关系数为0.671,抗HPV18型为0.879。结论间接ELISA法和PBNS法在检测血清样本中抗HPV16/18型抗体滴度时均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相关性,其中以接种疫苗后的血清样本中抗体滴度相关性最佳,为HPV疫苗免疫原性的检测及剂量探索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赵慧李娟潘晖榕林玉香李少伟李长贵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免疫原性酶联免疫吸附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校准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6
2013年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的校准方法,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参考欧洲医药管理局《质量控制文件》提供的方法对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的进样体积误差、进样残留和进样重复性建立校准方法,经评定得进样体积误差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8%。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校准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建立,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的校准提供依据。
王冠杰季士委田利曹守春邹健杨洋
关键词: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不确定度评定
钩端螺旋体疫苗诱导抗体水平动态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疫苗免疫豚鼠后所诱导的抗体水平及动态变化。方法筛选检测抗原,利用ELISA法分析来源于不同厂家的不同批次的钩体疫苗免疫豚鼠后所诱导抗体反应,进一步利用钩体菌攻击豚鼠动物模型,探讨研究钩体疫苗诱导的抗体反应与其保护性的相关性。结果来源于钩体LigA蛋白和腐生型PatocⅠ抗原与钩体疫苗免疫豚鼠血清无明显抗原抗体反应。选用钩体疫苗所含的相应血清群菌种的菌体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均呈现明显IgG和IgM抗体反应,其中抗原特异性IgG抗体在末次免疫后35 d达到峰值,而抗原特异性IgM抗体的最高峰为末次免疫后11 d。动物攻击试验结果表明,与3倍及9倍疫苗稀释免疫组比较,原倍钩体疫苗免疫动物血清呈现显著的IgG和IgM抗体反应,具有良好的保护性。结论获得了钩体疫苗诱导抗体动态变化规律,初步证实了钩体疫苗诱导血清抗体反应与其保护性具有一定相关性,这些研究为后续钩体疫苗效力替代方法研究奠定基础。
张影徐颖华刘向芹刘向芹张金龙王国柱王国柱辛晓芳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疫苗抗体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