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5-005)

作品数:16 被引量:77H指数:6
相关作者:符林春王睿睿郑永唐杨柳萌张清仲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艾滋病
  • 6篇中药
  • 5篇免疫缺陷
  • 5篇病毒
  • 4篇缺陷病
  • 4篇中医
  • 4篇免疫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病毒
  • 4篇活性
  • 4篇恒河猴
  • 4篇艾滋病模型
  • 4篇HIV/AI...
  • 4篇HIV/AI...
  • 3篇中国恒河猴
  • 3篇人类免疫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体外
  • 3篇脾肾
  • 3篇细胞

机构

  • 12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广州市第八人...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瑞德肝脏疾病...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作者

  • 12篇符林春
  • 7篇张清仲
  • 5篇郑永唐
  • 5篇王睿睿
  • 4篇陈剑涛
  • 4篇李茂清
  • 4篇陈静
  • 4篇张苗苗
  • 4篇杨柳萌
  • 4篇周红艳
  • 3篇岑玉文
  • 3篇胡董仁
  • 2篇毛玉昌
  • 2篇何金洋
  • 2篇胡卓汉
  • 2篇刘武青
  • 2篇徐培平
  • 2篇谭行华
  • 2篇侴桂新
  • 1篇朱海亮

传媒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医杂志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新中医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107例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结果:广东地区107例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最常见症状、体征为乏力(41.12%)、头痛(25.23%)、腰痛(24.30%)、自汗(23.36%)、咳嗽(20.56%)、皮疹(18.69%)、关节痛(18.69%)等;舌象以红舌(53.27%)为主,舌苔以白苔(54.21%)多见;最常见的脉象为细脉(59.81%)、弦脉(55.14%)、沉脉(23.36%)等;最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19.63%)、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14.02%)、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13.08%)。结论:广东地区107例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证候分布有一定规律,病位主要集中在肾、肝、脾(胃)。
徐月琴岑玉文王健符林春
关键词:艾滋病性传播感染辨证分型
艾可清对猴艾滋病模型的治疗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应用猴艾滋病模型评价艾可清治疗艾滋病的效果。【方法】以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感染12只恒河猴,复制猴艾滋病模型后分为3组:SIV对照组,艾可清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445.5、148.5 mg.kg-1.d-1),感染10周后开始给药。给药8周后停药观察8周。每4周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分离血浆进行外周血SIV病毒载量检测。每8周行浅表淋巴结活检,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分析浅表淋巴结病理表现。【结果】艾可清高剂量组对猴艾滋病模型外周血CD4+T细胞具有一定升高作用,但停药后会下降;艾可清高剂量组血浆病毒载量均数在治疗第4、第8周时分别下降0.188 06 log和0.806 60 log,艾可清低剂量组治疗8周时则下降0.8142log;艾可清高、低剂量组均使浅表淋巴结病变保持稳定。【结论】艾可清对猴艾滋病模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一定的升高作用,对病毒载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浅表淋巴结病理变化保持稳定。
何金洋符林春沈强刘亚敏张苗苗周红艳周映云郭卫中
关键词:恒河猴
广东HIV/AIDS患者舌象分析及其与CD4、CD8、CD4/CD8计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分析广东HIV/AIDS患者的舌象规律及其与CD4、CD8、CD4/CD8计数的规律。方法对609例广东HIV/AIDS患者进行舌象分析和CD4、CD8T淋巴细胞检测,探讨其相关性。结果HIV/AIDS患者CD4、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水平;两组淡红舌患者的CD4、CD4/CD8比值均高于其他4种舌色(淡白舌、红舌、暗舌、紫舌)(P<0.05);两组淡白舌患者的CD4、CD4/CD8比值均低于其他4种舌色(P<0.05);HIV/AIDS患者暗舌的比例(41.38%)均大于其他舌色,其次是红舌(35.47%)(P<0.05);HIV/AIDS患者以白腻苔(44.83%)为主,其次为黄腻苔(26.11%)、薄白苔(20.20%),少苔(3.45%)。结论舌象能客观反映HIV/AIDS患者身体免疫机能;广东HIV/AIDS患者多出现正气虚,夹瘀、夹痰化热的表现。
张清仲符林春岑玉文陈滢宇陈辉
关键词:HIV/AIDS患者舌象CD4CD8
HIV/AIDS患者消化道症状病机研究
目的 :研究HIV/AIDS患者的主要消化道症状并探讨气中医病机。方法 :随机抽取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诉的未接受HARRT治疗的HIV/AIDS患者,进行四诊收集,统计分析并探讨其病机。结果 :①HIV/AIDS患者消化道症...
张清仲符林春谭行华赵敏
关键词:HIV/AIDS患者消化道症状脾虚脾肾阳虚
文献传递
卵叶槲寄生化学成分体外抗HIV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卵叶槲寄生化学成分的体外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活性。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性;细胞病变法检测化合物对HIV急性感染的抑制活性;HIV-1p24抗原ELISA方法检测化合物对慢性感染细胞中HIV复制的影响。计算化合物的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EC50)。结果:多种卵叶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具有体外抑制HIV复制的作用,特别是3,5,7,4′-四羟基-3′-甲氧基黄烷酮和圣草酚。3,5,7,4′-四羟基-3′-甲氧基黄烷酮在2~3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对HIV-1和HIV-2复制的抑制率均≥50%,而对C8166细胞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50)>200μg·mL-1。圣草酚在低浓度(1.5~2.5μg·mL-1)时,对HIV-1和HIV-2复制的抑制率达50%,其对C8166细胞的CC50为43.40μg·mL-1。结论:卵叶槲寄生化学成分3,5,7,4′-四羟基-3′-甲氧基黄烷酮和圣草酚对HIV-1和HIV-2的体外复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刘武青李晓莉王睿睿李阳杨柳萌杨永平郑永唐
关键词:抗HIV活性
HIV/AIDS患者消化道症状病机初探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的主要消化道症状并探讨其中医病机。方法:随机抽取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诉的未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进行四诊资料收集,统计分析并探讨其病机。结果:HIV/AIDS患者消化道症状出现频率按高低分别为:腹泻、纳差、咽部不适、胃胀胃痛、吞咽困难、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不适、胁痛、便秘、呕血黑便、黄疸。伴随消化道症状的HIV/AIDS患者中,最多见的全身症状依次为:消瘦、恶寒肢冷、乏力、低热、自汗、咳嗽、面色少华、皮肤瘙痒、心悸、头晕头痛、尿异常、盗汗、痰多、易感冒、腰膝酸软。患者中出现最多的舌象依次为:齿印舌、白腻苔、暗舌、淡红舌、胖大舌、红舌、淡白舌、薄黄苔、薄白苔、黄腻苔、少苔、花剥苔、腐霉苔、紫舌;出现最多的脉象依次为:虚脉、沉脉、迟脉、实脉、数脉、浮脉;浮脉与沉脉、数脉与迟脉、实脉与虚脉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诊合参,HIV/AIDS患者消化道症状的主要病机是脾虚、脾肾阳虚、痰湿内阻、气滞血瘀。
张清仲符林春谭行华赵敏徐培平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消化道症状中医病机脾虚脾肾阳虚
抗艾滋病中药复方ZYSH对茚地那韦的代谢性增效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本文研究抗艾滋病中药复方ZYSH对人肝微粒体CYP3A4的活性抑制和对茚地那韦体外代谢的增效作用,及其对茚地那韦在SD大鼠体内暴露量的增加。方法:中药复方ZYSH总浸膏用磷酸缓冲液(PBS)稀释后与混合人肝微粒体预孵育15 min,加入探针底物睾酮和辅酶β-NADPH孵育30 min,用LC-MS/MS定量检测6β-羟基睾酮的生成,计算ZYSH对CYP3A4的抑制率(IC50)。5 mg.mL-1和10 mg.mL-1的ZYSH在与人肝微粒体共同孵育15 min后加入茚地那韦和β-NADPH分别孵育0,15,30,60,90和120min,检测复方对茚地那韦体外代谢的影响。SD大鼠体内灌胃给予ZYSH 7 d,再经灌胃给予茚地那韦,检测茚地那韦的血药浓度,观察复方ZYSH对茚地那韦的体内暴露的影响。结果:复方ZYSH能明显抑制CYP3A4的活性,IC50为3.21 mg.mL-1。5 mg.mL-1和10 mg.mL-1的ZYSH在体外能明显抑制茚地那韦的代谢,其t1/2由47.5 min变为184和1 404 min,微粒体对茚地那韦的固有清除率由对照组的36.6 mL.min-1.kg-1分别改变为9.4和1.2 mL.min-1.kg-1。灌胃给予ZYSH 7 d后茚地那韦在SD大鼠体内AUC明显增加,为对照组的2.1倍。结论:复方ZYSH能够抑制人肝微粒体CYP3A4的活性,通过代谢性相互作用减缓茚地那韦的体外代谢,增加大鼠体内暴露量。
毛玉昌孙易侴桂新胡卓汉
关键词:艾滋病中药复方茚地那韦CYP3A4
中药有效部位复方奇士乐体外抗HIV-1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有效部位复方奇士乐(QSL)的体外抗HIV-1药效学。方法通过合胞体抑制、HIV-1感染细胞保护、HIV-1 p24抗原测定等方法检测急性感染中QSL对HIV-1实验株、临床分离株、耐药株的抑制作用和对慢性感染细胞中病毒复制的影响;通过ELISA方法和荧光法分别检测了QSL体外抑制HIV-1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活性作用。结果有效部位复方制剂QSL能有效地抑制HIV-1ⅢB诱导淋巴细胞病变、保护HIV-1ⅢB感染MT-4细胞死亡、阻断HIV-1ⅢB慢性感染H9细胞与C8166细胞间融合的作用。QSL对HIV-1实验株HIV-1ⅢB、临床分离株HIV-1KM018、耐药株HIV-174V的病毒复制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QSL抑制HIV活性的作用机制可能为多靶点,主要是抑制HIV逆转录酶、蛋白酶和病毒进入细胞。结论 QSL是具有较好体外抗HIV-1活性的中药有效部位复方。
杨柳萌王睿睿张高红张兴杰陈纪军郑永唐
关键词:中药艾滋病HIV-1抗HIV-1
17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医证候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AIDS)中医证候的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对177例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观察表收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并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广东地区青壮年群体受威胁最大,女性感染率上升,性别与感染途径之间相关性很强。患者主症以乏力、咳嗽、纳差为多见,次症以盗汗、皮肤瘙痒、头痛、脱发为多见,体征以皮疹为多见。证型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证型最多。症状体征、证型、各项检查指标在性别、年龄、感染途径上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CD4与CD8、CD4/CD8比值(Th/Ts)、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血红蛋白(HGB)含量相关性很强,对CD4影响最大的是Th/Ts、LYM。结论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症状体征、证型、各项检测指标在性别、年龄、感染途径的分布有显著差异,提示分类治疗可能对提高疗效有帮助,评价CD4的波动时可参考Th/Ts、LYM这两个指标。
张苗苗符林春孙世辉
关键词:中医证候CD4^+T淋巴细胞
中国恒河猴SIVmac239艾滋病模型亚急性期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SIVmac239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亚急性期内T淋巴细胞亚群、病毒载量指标变化情况,探讨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亚急性期病毒学相关指标变化特征。方法:采用SIVmac239病毒株静脉接种健康中国恒河猴复制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感染后动物模型亚急性期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病毒载量变化情况。同时记录动物模型临床症状情况。结果:健康恒河猴接种病毒株后3个月体重及BMI指数比较稳定,各时间点差异不显著,在感染第10~14天病毒载量达到高峰(6.72±0.44)个lg,此后整体表现为水平波动下降趋势。T淋巴细胞亚群在感染后出现显著改变,CD3,CD4,CD8计数和百分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CD4/CD8比值感染后2周内明显下降,一般在病毒载量高峰时表现为最低比值为(0.86±0.29),随后比值缓慢波动上升。感染3个月内共有3只感染猴临床症状明显,其中1只出现腹泻、2只出现摄食下降等临床症状。结论: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与国外印度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亚急性期相似,研究内容为中国恒河猴应用于艾滋病模型研究的标准化建立补充了更详尽的亚急性期变化内容。
陈静李茂清符林春张清仲陈剑涛胡董仁周红艳
关键词:艾滋病恒河猴SIV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