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KCX1-YW-06)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勇李波蒋凡张美文郭永旺更多>>
相关机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川省农业厅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地震灾害
  • 2篇地震灾区
  • 2篇灾后
  • 2篇灾区
  • 2篇震灾
  • 2篇四川地震
  • 2篇四川地震灾区
  • 2篇小兽
  • 2篇姬鼠
  • 2篇黑线姬鼠
  • 1篇鼠情
  • 1篇鼠情监测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动态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亚...
  • 2篇四川省农业厅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作者

  • 2篇张美文
  • 1篇郭聪
  • 1篇郭永旺
  • 1篇蒋凡
  • 1篇李波
  • 1篇王勇
  • 1篇王勇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四川地震灾区灾后农村小兽群落监测结果
为了了解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灾区害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预防鼠传疫病的发生,指导灾后的媒介生物控制和鼠源疫病防控。从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对重灾区的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北川和汶川6地灾区进行小兽...
张美文李波王勇蒋凡郭聪
关键词:地震灾害小兽种群动态黑线姬鼠
文献传递
四川地震灾区灾后一年农村小兽监测报告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了解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灾区害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预防鼠传疫病的发生,指导灾后的媒介生物控制和鼠源疫病防控。从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每月对重灾区的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北川和汶川6地灾区进行1次小兽(鼠情)监测。选择农田和村庄2种主要生境,采用夹日法进行调查。其中农田生境的捕获率达7.35%,主要捕获到啮齿目(Rodentia)和食虫目(Insectivora)两类,其中啮齿目为1.49%,食虫目鼩鼱科(Soricidae)为5.86%。捕获的种类有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大足鼠(Rattus nitidus)、黄胸鼠(Rattus tanezumi)、小家鼠(Mus musculu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as)、巢鼠(Micromys minutus)、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与臭鼩(Suncus Murinus)。村庄区域的捕获率为12.50%,主要捕获的亦是食虫目鼩鼱科的四川短尾鼩,高达10.02%,啮齿目的捕获率为2.48%。捕获的种类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四川短尾鼩。结果表明,经过灾后的各种控制措施,鼠害得到有效的控制,啮齿目种类的捕获率基本低于3%。但食虫目鼩鼱科的捕获率较高,特别是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四地的四川短尾鼩种群数量高于已有报道的同期水平,并维持较高的繁殖力,且大量进入房舍区域。另外,黑线姬鼠的繁殖率也不低。需密切关注四川短尾鼩和黑线姬鼠种群动态趋势。据以往类似研究结果,结合初步调查数据和从控制鼠传疾病的角度考虑,灾区鼠情的监测要有中长期的思想准备,至少持续3a以上时间。
张美文李波王勇蒋凡郭永旺郭聪黄英朱云学周志辉张光清
关键词:地震灾害鼠情监测黑线姬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