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FWW004)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曹春茹王国彪魏雯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诗歌
  • 4篇诗家
  • 4篇诗人
  • 4篇朝鲜诗家
  • 3篇汉诗
  • 3篇朝鲜诗人
  • 2篇文人
  • 2篇文学
  • 2篇朝鲜文
  • 2篇朝鲜文人
  • 1篇代文
  • 1篇东坡体
  • 1篇遗民
  • 1篇意象
  • 1篇儒学
  • 1篇儒学化
  • 1篇诗话
  • 1篇诗论
  • 1篇诗情
  • 1篇诗文

机构

  • 12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延边大学

作者

  • 7篇曹春茹
  • 5篇王国彪
  • 1篇魏雯

传媒

  • 2篇国画家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齐鲁学刊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齐鲁师范学院...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朝鲜诗家对《列朝诗集》的接受与批评被引量:1
2013年
因为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存故国之思",又选录了一部分朝鲜诗歌,且其中的主要诗学思想也得到朝鲜诗家的认同,所以当其传到朝鲜半岛后,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接受与批评。朝鲜诗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辩证的目光接受了《列朝诗集》的文本,并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同时也指出了《列朝诗集》选录、考证方面的瑕疵,并进行了修正,还对其中的诗学思想及诗论给予了肯定或指责。这种接受与批评既是中国经典作品在朝鲜半岛传播并产生较大影响的重要案例,也是两国诗歌、诗学交流的有力见证。
王国彪
关键词:朝鲜诗家
清代满族诗人铁保与朝鲜文臣的诗文友谊被引量:2
2011年
满族诗人铁保曾多次接待或接触朝鲜文臣,因为他刚正、平易,对使臣友好、亲近,又兼擅诗文、书画,因此深受朝鲜文臣敬重并与之有较多的诗文往来。他们的诗文交流重在表达对对方的友好和敬重,表达交流的愉快、和谐氛围和别后的思念之情,艺术成就不是很高。但他们的交流平等、和谐,且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铁保的品性、学问、言行转变了朝鲜人对满洲官员不满甚至敌视的态度。因此,他们的诗文交流不仅能使双方更快熟识、理解、建立友谊,也有利于两国政治、文化交流的进展,对改善朝鲜与清朝的关系起了一定的作用。
曹春茹
关键词:满族诗文
朝鲜诗家论《皇华集》被引量:1
2015年
《皇华集》是朝鲜政府刊刻的中国使臣和朝鲜文臣互相酬唱的诗文集,是中朝政治、文化交流的产物。当时,朝鲜诗家出于政治、文化方面的巨大压力,对中国使臣及其诗文有褒无贬,以示其"事大之诚"。事后,一些诗家则能客观地指出中国使臣及其诗文的优缺点,这既说明他们的批评态度客观理性,也体现了他们的鉴赏能力之提高。
曹春茹
关键词:朝鲜诗家
朝鲜汉诗中的潇湘文学意象
2015年
潇湘山水和人文传说不仅为中国文人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也丰富了朝鲜汉诗的主题和内容。现存朝鲜汉诗中有较多的潇湘文学意象,如"潇湘八景""湘竹""湘妃""楚客"等等。朝鲜诗人以这些意象一方面表现绝妙的意境,另一方面表达孤寂、思乡、忧虑等各种愁苦情怀。朝鲜诗人对潇湘文学意象的抒写既感叹于潇湘美景,也是文化和政治因素使然,是对中国骚怨传统的传承。
魏雯
关键词:朝鲜汉诗潇湘文学意象
朝鲜诗人成《题苏东坡墨竹十绝》的诗情画意
2015年
苏轼是一位兼擅多种才艺的大家。随着中朝文化的友好交流,苏轼的诗词、散文、绘画、书法输入了朝鲜半岛并在那里广为传播,他也因此成为在朝鲜半岛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文人之一。他的文学创作影响了朝鲜散文、诗歌的发展、变革,如李德懋《盎叶记·东坡体》云:"东国诗人,自高丽至我朝中叶,习东坡体。
曹春茹
关键词:东坡体李德懋题画诗画中有诗
古代朝鲜诗人车天辂与李白诗歌浪漫境界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受李白诗歌"宇宙境界"(袁行霈语)的影响,古代朝鲜诗人车天辂在善于运用宏伟的自然意象将人生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去塑造自我形象、直吐真情等手法和表现方面,与李白非常相近,朝鲜其诗歌境界也基本达到了李白所创造的宇宙境界,具有雄奇壮丽的美感。但是,在性格、阅历、文化背景等方面,车天辂还不如李白那般孤傲、洒脱,较李白多了一些忠君报国的热忱,少了一些出尘天外的奇想。所以,在营造诗歌的浪漫境界方面,浪漫雄浑不如李白那样来得深厚宽广,但是在大部分诗作中所体现的雄健奇壮仍然是可圈可点的。这种积极的改造和创新也取得了较好的表达效果和欣赏效果,提升了车天辂汉诗的浪漫气质,增强了人们对其诗歌的理解,是古代朝鲜诗人借鉴、吸收中国诗歌并能有所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
王国彪
关键词:汉诗浪漫境界
朝鲜诗家对清初明遗民诗的接受与评论被引量:2
2014年
朝鲜诗家对清初明遗民诗的积极接受与评论源于其尊周思明的文化心态。朝鲜诗家辑录了大量的明遗民诗,对其主题、风格、成就持赞赏态度,并以诗歌创作相呼应,为全面了解、研究明遗民诗提供了域外视角。
王国彪
关键词:朝鲜诗家
朝鲜诗人申纬对苏轼及其诗歌的接受被引量:1
2013年
苏轼及其诗歌在朝鲜半岛影响十分深远,朝鲜朝后期诗人申纬就深受其影响。申纬接受、学习苏轼与其中国朋友崇苏派诗人翁方纲、吴嵩梁的影响有关。他设苏斋、读苏诗、集苏诗,还收集东坡画像,生活上也模仿东坡情趣。在诗歌创作上,申纬十分欣赏苏轼儒佛交融的思想境界,努力学习其诗境与禅心的和谐统一。模仿苏诗风格、运用苏诗典故或采撷苏轼诗语也是申纬诗歌创作的努力方向。
曹春茹
关键词:朝鲜诗人诗歌
朝鲜诗家对袁枚及其诗论、诗歌的接受与批评
2014年
朝鲜文人李德懋、柳得恭等人来华,通过潘庭筠、李调元等人了解了袁枚的为人与作品,并将其人其诗引入朝鲜。朝鲜诗家非常关注袁枚及其诗论和创作,他们基本认可袁枚的诗坛主导地位,也很赞同其追求个性自由的诗学理论,在理论和创作上都有所受益。在诗歌创作方面,朝鲜诗家欣赏袁枚怀古诗的豪迈,同时也批评了其它一些诗作的浅浮绮靡。这充分说明,朝鲜诗家已经对袁枚有了相当成熟的认识。朝鲜诗家对袁枚及其诗论、诗歌的积极接受与批评,是清代中朝诗歌交流史的重要一页,对袁枚研究的拓展及东亚汉诗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王国彪
关键词:《随园诗话》
朝鲜文人对李锴诗歌的接受与批评
2013年
朝鲜文人在出使北京的途中结识了辽东诗人李锴,互有诗歌酬唱。李锴的《睫巢集》也随之传入朝鲜。朝鲜文人对李锴诗作中的"故国之思"和淡泊情怀颇为欣赏,多有赞誉。李锴虽不是诗坛大家,但是朝鲜文人对其诗歌的接受是两国诗歌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两国文化交流的盛况,也为"辽东三老"研究增添了新的文学史料。
王国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