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625)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吉训明任长虹曹金强李宁高明清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压
  • 1篇心动脉
  • 1篇心动脉压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性
  • 1篇预后
  • 1篇预适应
  • 1篇诊断显像
  • 1篇肢体
  • 1篇肢体缺血
  • 1篇肢体缺血再灌...
  • 1篇致死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缺血后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任长虹
  • 3篇吉训明
  • 2篇曹金强
  • 1篇高明清
  • 1篇李宁
  • 1篇周冀英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研究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12年
脑卒中是人类三大死亡因素之一,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和健康。因此脑卒中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功能评估成为降低脑卒中致死率与致残率的关键。血清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为疾病的临床检查及影像学结果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本文综述了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生物标志物对脑卒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研究现状。
任长虹高明清李宁吉训明
关键词:卒中生物标志物诊断显像预后
远隔缺血后适应实施方案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缺血性血管病是导致临床多种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急重症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的主要原因。尽管对缺血性血管病的病理及临床治疗研究十分深入,但是真正能从基础研究转化到临床应用的保护治疗措施仍然少之又少,特别是脑梗死。1986年Murry等。提出将一个器官预先给予一个短暂的非致死性的轻度缺血处理后,对其后致死性的缺血产生耐受,称之为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
曹金强任长虹吉训明
关键词:缺血后适应缺血性血管病非致死性缺血预适应心肌梗死
远隔肢体缺血适应对人体中心动脉压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通过重复肢体缺血再灌注进行远隔缺血适应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自愿者,给予单侧肢体5次缺血/再灌注进行缺血适应,选取实验前、每次肢体缺血中、再灌中及操作结束后30 min共12个时间点测量中心动脉舒张压、收缩压、增强压及增压指数。结果每个时间点上,重复肢体缺血再灌注对中心动脉舒张压、收缩压有降低的趋势,对增强压及增压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通过重复肢体缺血再灌注进行远隔肢体缺血适应对中心动脉压无不利影响,是一种安全易行的治疗措施。
曹金强任长虹吉训明周冀英
关键词:中心动脉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