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GL115)

作品数:12 被引量:123H指数:4
相关作者:易秋平刘友金赵瑞霞胡黎明曾祥炎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产业转移
  • 4篇契约
  • 4篇集群
  • 3篇产业集群
  • 2篇新国际分工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网络
  • 2篇国际分工
  • 2篇分工
  • 2篇博弈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地方政府竞争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城市
  • 1篇对立
  • 1篇对立统一
  • 1篇有序LOGI...
  • 1篇政府竞争
  • 1篇契约关系
  • 1篇契约经济

机构

  • 1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6篇易秋平
  • 4篇刘友金
  • 3篇胡黎明
  • 3篇赵瑞霞
  • 2篇曾祥炎
  • 1篇田续玲
  • 1篇吕政
  • 1篇唐志军
  • 1篇向国成
  • 1篇曾小明
  • 1篇汪立
  • 1篇刘京星

传媒

  • 3篇对外经贸
  • 1篇中外企业家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当代财经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北方经济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作剩余与企业本质——基于“个体—组织”对立统一方法论被引量:1
2014年
只有在"原子"社会经济观的层面上,科斯的"企业契约论"才能得以解释,但这种虚拟语境下的社会经济观并不能合理反映现实世界,因此,对企业本质的探讨,需要回归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中来进行。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有生存和自由两大基本福利追求,这两大基本福利追求往往使人陷入"两难选择":要提高生存福利,人们需要加入组织以获取合作剩余,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降低人们的自由福利。文章基于"个体—组织"对立统一方法论,讨论了企业产生的原因与契约的作用,得出了企业本质是创造合作剩余的经济组织的基本观点。
曾祥炎向国成
关键词:契约
地方政府竞争下的产业转移空间失配及其调控措施被引量:9
2014年
首先基于2000-2011年的25个工业产业的数据,利用产业梯度系数法测算我国中西部地区17个省份应重点承接的产业,并采用产业比重法测算我国中西部地区17个省份实际转入的产业。通过比较,发现我国产业转移存在较大空间失配。然后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解释了为什么我国产业转移会存在较大空间失配,认为GDP竞争下的四种行为会带来产业转移的空间错位。最后,提出了产业转移空间失配的调控措施。
易秋平刘友金唐志军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产业转移集群
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被引量:80
2012年
进入新世纪以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政府,都试图通过引导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梯度转移,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快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然而,现实结果与理想预期相去甚远,东中西部地区间不仅没有发生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而且经济发展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为什么梯度转移理论在实践中失效?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了产业转移的梯度陷阱,探讨了承接地产业升级阻滞的原因,提出中西部地区要逾越产业转移梯度陷阱与产业升级阻滞,应当创新产业转移承接模式。
刘友金吕政
关键词:产业转移
污染产业转移、区域环境损害与管控政策设计被引量:17
2015年
运用数学建模和计量分析方法,利用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污染产业区际转移与环境损害地区差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污染产业呈现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分散转移的时空演变特征,污染产业转移对环境损害具有正向影响,但不同地区环境相对损害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因素对环境损害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不同,这为探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但不承担沉重环境损害代价"的可行路径及管控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友金曾小明刘京星
关键词:污染产业转移环境损害
基于进化博弈的非对称集群企业契约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从生态学的视角,应用进化博弈理论构建非对称集群企业履约博弈模型,探讨集群企业间"契约关系"达到稳定进化的条件,揭示集群企业间契约关系的动态发展规律。研究得出:集群企业契约关系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同时发挥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的作用,可以通过加强集群企业信用网络、信息共享网络建设,集群内竞争机制的建设,调整集群合作剩余分配,创新契约条款等措施来调整集群企业选择"履约"和"违约"策略的收益和成本,从而确保集群企业契约关系的有效维持。
易秋平刘友金田续玲
关键词:产业集群契约关系进化博弈
基于Logit有序模型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关键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企业、区域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区域协同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2012年8年的数据,应用有序模型分析在我国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形成中哪些因素对其有着关键影响,以及这些关键因素对其影响程度的差异,从而得出要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地方科技拨款的投资结构、满足市场需求,该分析结论为区域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引导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作用。
易秋平
关键词:影响因素有序LOGIT模型
基于契约经济学的产业集群治理目标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组织实际上就是一个"契约经济体",要确保产业集群高效、安全、有序地运行,实际上就是要确保这一"契约经济体"的"契约关系"能得到良性发展。从契约经济学视角来分析产业集群治理的真正目标就是追求集群剩余的最大化,并剖析合作创新程度、契约成本高低、资产专用性程度、机会主义大小、信任机制强弱对产业集群治理的影响,从而为产业集群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
易秋平曾祥炎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剩余影响因素契约经济学
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产业转移通过各种不同的经济传递机制直接作用于承接地,产生多种经济效应。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在对索罗余值分解的基础上,探讨产业转移驱动承接地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指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可以通过资本累积机制、生产率提升机制及就业创造机制产生资本效应、技术效应和就业效应,在这些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效应。
胡黎明汪立赵瑞霞
关键词:产业转移资本效应就业效应
江西新余承接光伏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
2012年
新余市作为江西省的一个人口不多、面积不大的地级城市,却是江西的产业大市。近年来,新余市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江西省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9.3%,工业化率达到55.9%。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就是成功地承接光伏产业转移。
胡黎明赵瑞霞
关键词:产业转移经济增长地级城市工业化率
嵌入新国际分工网络体系的集群企业横向合作定价对价值链绩效的影响分析
2013年
随着新国际分工网络体系的发展,集群企业为了寻求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企业间不仅越来越需要采用纵向合作策略,也越来越需要采用横向合作策略。利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汇集式集群价值链中上游企业之间不同形式的合作定价对价值链及相关企业运行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四种情形下的博弈均衡结果,为集群企业开展横向合作策略提供理论判据。
易秋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