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400505)

作品数:109 被引量:2,022H指数:24
相关作者:王汉杰王静爱刘彦随史培军邱国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天文地球
  • 30篇农业科学
  • 21篇经济管理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水利工程
  • 7篇生物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5篇气候
  • 15篇气候变化
  • 12篇生态
  • 12篇土地利用
  • 12篇干旱
  • 9篇农业
  • 8篇土壤
  • 7篇遥感
  • 7篇土地利用变化
  • 6篇区域气候
  • 6篇干旱区
  • 5篇生态脆弱
  • 5篇生态脆弱区
  • 5篇群落
  • 5篇流域
  • 5篇河流域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水资源
  • 4篇农牧
  • 4篇气候模式

机构

  • 46篇北京师范大学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解放军理工大...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 8篇教育部
  • 6篇南京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咸阳师范学院
  • 2篇山东省水利科...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空军装备研究...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内蒙古生态与...

作者

  • 17篇王静爱
  • 17篇王汉杰
  • 15篇刘彦随
  • 10篇史培军
  • 9篇邱国玉
  • 7篇居煇
  • 7篇岳耀杰
  • 7篇何春阳
  • 7篇文琦
  • 6篇许吟隆
  • 6篇郝璐
  • 5篇宋帅
  • 5篇徐驰
  • 5篇刘茂松
  • 5篇李晓兵
  • 5篇刘晓琼
  • 5篇周林
  • 4篇龚道溢
  • 4篇熊伟
  • 4篇熊育久

传媒

  • 8篇干旱区资源与...
  • 7篇自然资源学报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解放军理工大...
  • 4篇生态学报
  • 4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高原气象
  • 3篇干旱区研究
  • 3篇气象学报
  • 3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地理学报
  • 2篇气象科学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12篇2010
  • 23篇2009
  • 32篇2008
  • 19篇2007
  • 18篇2006
  • 4篇2005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IS-Based Assessment of Land Suitability for Optimal Allocation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China被引量:35
2006年
A GIS-based method was used to assess land suitability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through simultaneous consideration of physical features and current land use. Through interpretation of Landsat TM images and extensive field visits the area was modeled into 40 land types in five altitudinal zones (valleys and gullies, hillsides and terraces, foothills, mid-mountain, and sub-alpine mountain). Then, a suitability score was assigned to five physical factors (climate, hydrology, topography, soil, and vegetation). Next, their integrated overall suitability value scor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ed land cover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should be reallocated a new u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ve suitability classes of agriculture, forest, grassland, farmland-woodland, and scrub-pasture had altitudinal stratification and a total of 1151 km2 (8.89%) of lands on th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had to be reallocated. To achieve this reallocation, 657 km2 of arable land should be reduced, and forest, grassland and scrub-pasture increased by 615 km2, 131 km2 and 405 km2, respectively.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recommended land reallocations should help achieve suitable use of land resources and prevent land degradation.
LIU Yan-SuiWANG Jie-YongGUO Li-Ying
关键词:GIS系统地形适宜性
河北省御道口牧场气候生产潜力估算被引量:5
2007年
御道口牧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北部坝上地区,是河北省畜牧业生产的重要产区.根据牧场多年降水和气温等气象观测资料,同时考虑地形因素和最小面积的限制,对御道口牧场的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得出牧场的气候生产潜力在3.75~5t·hm^-2·a^-1之间,牧场内适合发展人工草地的平地和缓坡(〈5°)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6.5%.
唐海萍孙林李薇陈玉福张新时
关键词:净第一性生产力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屏障,土地利用变化迅速。文中基于遥感数据探讨了20年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变化;基于2008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并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了未来10年(2018)后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随着耕地比例下降、林地比例升高,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结构比例趋于合理化,农业用地转为牧业用地和牧业用地转为农业用地是区域土地利用转化的基本特征,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中国北方气候暖干化趋向,国家实施的生态建设工程以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如果仍然继续实施目前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利用政策,未来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格局将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并最终趋于稳定。研究成果可为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高廷王静爱李睿岳耀杰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
基于全场信息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对于短期气候时间尺度预报来说,短期内尚无有效方法提高数值预报产品精度,建立一种能综合有效利用全场信息的非线性释用方法,通过统计释用提高短期气候的预报准确率,是一条可行的途径。通过CCA-BP法建立的典型因子,可以代表因子场与站点预报要素之间的大部分协方差关系,使因子与站点要素相关性大为提高,进而通过神经网络技术(BPNN)建立非线性预报模型,实现上述目标。以平潭、福州站10月旬平均温度、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报为例,分别使用CCA-BP—BPNN模型和插值模型对1983—2001年资料建立预报方程,对2002—2005年的试报结果表明:解释预报对数值预报产品做了较大修正,使预报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意义及参考价值。从各项评价指标来看,CCA-BP—BPNN模型优于插值模型。该方法为提高短期气候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精度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途径。
杨成荫王汉杰周林赵苏璇
关键词:数值预报产品神经网络
快速城市化地区自然/半自然景观空间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北京为例被引量:72
2008年
有效、合理地评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生态风险,对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降低和防范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非常必要。论文在利用遥感和G IS技术测量北京1991~2004年景观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多因素景观空间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此对北京地区1991~2004年快速城市扩展过程中的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空间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具体结论为:①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过程,1991~2004年北京景观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人工建筑景观持续增加以及耕地景观大量减少;同时,山区林地景观增加也比较明显。②研究区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生态风险水平总体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山区自然景观空间生态风险水平要明显低于平原区,受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影响相对较小。③研究区各种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间生态风险水平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其中,森林景观的生态风险最低,而混合景观的生态风险最高,受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的影响最为明显。④研究区新增建设用地景观单元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混合两种景观类型,其中混合景观所占比重最高。
李景刚何春阳李晓兵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利用
基于GIS图谱法的中药资源生境恢复研究——以云南楚雄州彝药资源研究为例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对我国中药资源数字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提出利用现代GIS技术与地学图谱叠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境恢复研究,建立了生境恢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云南楚雄州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彝药资源的生境恢复研究案例.结果表明:1)生境恢复研究是实现我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重要途径;2)GIS图谱法是进行生境恢复研究的科学有效技术方法.
刘珍王静爱洪世奇苏筠张文生
关键词:GIS集成
老哈河流域近40年径流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老哈河流域红山水库坝址处1961—2000年逐月径流资料,采用M-K等多种趋势分析方法,检验了流域径流的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近40 a期间(1961—2000年)老哈河流域年径流量减少趋势不显著,而1961—1990年近30 a期间则有显著的减少趋势,1961—1975年的径流量较1976—1990年的径流量明显要高;径流月变化趋势:各年代与60年代相比,尤其是80年代径流有减少趋势的月份占大多数,其中7月和8月减少量最为明显;月径流年变化趋势:40 a期间,多数月份表现为负趋势变化,其中4月份表现出很强的负趋势变化;40 a期间,春、夏、秋3季径流均有减少,夏季减幅最大,80年代减幅最明显,冬季径流表现为弱正趋势变化,夏季与秋季表现为弱负趋势变化,春季表现为显著的负趋势变化;无论洪水季节,还是枯水季节,70、80和90年代径流都比60年代同期径流有所减少.其中,80年代减少最为明显,洪水季节较枯水季节径流减少更为显著.洪、枯季节径流都表现为不显著的负趋势变化.另外,近40 a来,年径流量跃变不显著;而春季,尤其是4月份径流量有显著跃变,跃变年份为1980年,1980年以后春季径流量较之前明显降低.
郝璐王静爱高路潘东华
关键词:径流老哈河流域
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被引量:14
2011年
随着对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气候变化脆弱性问题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相对于水资源、森林等其他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科学地评价其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适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从气候变化脆弱性与农业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定义、研究内容和评价方法等角度综述了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情景应用、方法和不确定性等方面,并展望了未来脆弱性评价的发展方向。
陶生才许吟隆刘珂潘婕苟诗薇
关键词:气候变化脆弱性农业
支持向量机在积雪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地球观测系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EOS/MODIS(Earth Observation System/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影像资料中的积雪检测,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s(Sup-port Vector Machines)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分析了积雪检测过程中的特征选择和提取,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遥感影像分类模型,并进行了积雪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特征选择对积雪检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支持向量机方法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赫英明王汉杰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Laohahe River Basin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MapObjects
<正>Laohahe River Basin Information System(LRBIS) is designed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response mechanism of wa...
Lu Hao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Remote Sensing
关键词:GISVISUAL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