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01200108C)

作品数:21 被引量:553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开运张远彬杨万勤乔匀周王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亚高山
  • 8篇针叶
  • 8篇针叶林
  • 7篇川西亚高山
  • 5篇亚高山地区
  • 5篇CO2浓度
  • 4篇亚高山针叶林
  • 4篇森林生态
  • 4篇群落
  • 4篇红桦
  • 3篇森林生态系统
  • 3篇生态系统
  • 3篇土壤
  • 3篇CO_2浓度
  • 3篇川西亚高山针...
  • 2篇养分
  • 2篇森林群落
  • 2篇生态学
  • 2篇生态学研究
  • 2篇土壤酶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19篇王开运
  • 13篇张远彬
  • 7篇杨万勤
  • 4篇乔匀周
  • 3篇王乾
  • 2篇巩合德
  • 2篇徐燕
  • 2篇肖玲
  • 2篇鲜骏仁
  • 2篇李青超
  • 1篇乔云周
  • 1篇牛德奎
  • 1篇朱天辉
  • 1篇侯颖
  • 1篇宋光煜
  • 1篇刘孟雨
  • 1篇吴福忠
  • 1篇鲁叶江
  • 1篇胡庭兴
  • 1篇齐泽民

传媒

  • 9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藓类生态学研究以及在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群落的工作概况被引量:2
2004年
藓类植物是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层片 ,它们在“大气 植被 土壤”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直接参与和森林生态系统中碳、氮和水等重要过程并间接影响植物的更新过程。本文从藓类层片类型、生长、水文、指示作用以及干扰响应等几个方面回顾了当前国内外森林藓类研究的进展 ,文章也概括了我们近几年在川西地区的针叶林群落的研究工作。
王乾王开运张远彬
关键词:川西亚高山群落针叶林亚高山森林
森林水文生态效应及在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群落中的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水资源亏缺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森林在涵养水源、调节水量、减少径流泥沙、降低洪峰、改善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 ,因此森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成为生态学家和水文学家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迄今为止 ,有关森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主要包括集水区森林水文生态效应、水土保持林水文生态效应和森林水文生态效益研究。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位于长江上游青藏高原东缘 ,在水土保持和调节流域水量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迄今为止 ,有关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较少 ,主要为短期的、定性的、简单观测 ,这与其在长江流域水量平衡调节中的作用和地位极不相称。因此 ,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 ,从生态系统过程的角度加强以下研究 :森林流域对径流影响的内在机理、不同树种水文生态效应及对比研究和养分循环及水质方面的研究 ,另外 ,因为气候、植被和水文密切相关 ,而且川西亚高山森林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 ,所以有必要探讨大气中CO2
巩合德王开运
关键词:亚高山地区针叶林森林群落
生物多样性与针叶林生态系统过程的关系被引量:14
2003年
在过去 1 0年中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的关系成为生态学中最具争议和挑战性的话题。生态学家们围绕植物组成和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土壤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多样性和组成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研究。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是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迄今为止 ,有关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研究还相当有限 ,有关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 ,建议在未来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生态过程研究中加强生物多样性与针叶林生产力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土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的互动、地下 /地上部分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杨万勤王开运Seppo Kellomki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亚高山地区
针叶林林窗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3年
林窗干扰是森林群落中经常发生的重要的小规模干扰 ,它不仅是自然森林群落演替的驱动要素 ,也在森林的结构、动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已成为当前森林生态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对林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林窗特征 ,林窗的影响与作用以及林窗模型等方面。目前 ,西南亚高山针叶林林窗的研究还处于对林窗形成、特征和林窗内苗木更新的描述性阶段。因此 ,林窗更新与动态 ,林窗微环境 (包括小气候、土壤、微地貌等 ) 。
张远彬王开运SeppoKellomki
关键词:林窗针叶林森林群落森林生态学
川西亚高山白桦林穿透雨和茎流特征观测研究被引量:21
2004年
观测了川西亚高山白桦次生林一个生长季节内的穿透雨和茎流的特征。结果表明 ,幂函数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林冠截留量、茎流量与总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而线性方程能较好地拟合穿透雨量和总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平均林冠截留量占总降雨量的 1 8 9% ,穿透雨量占总降雨量的 80 9% ,茎流量占总降雨量的 0 3%。
巩合德王开运杨万勤王乾张远彬
关键词:白桦林穿透雨茎流林冠截留
川西箭竹群落生态学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箭竹是大熊猫的主食竹 ,主要分布在亚高山地带 ,是亚高山森林下层重要的优势层片。对箭竹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群结构、生长、更新、生物生产力、繁殖特性及其在亚高山森林系统水土保持、养分平衡等生态功能发挥中的作用等几方面。而有关箭竹层片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动态过程和机理、箭竹种群生活史动态格局、开花机理、人为干扰下箭竹群落及森林群落更新的过程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建议加强箭竹层片在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养分循环动态过程中的作用 ,箭竹克隆生长过程与森林群落更新过程的互动机理、箭竹种群生活史过程中养分源库动态、人为干扰下箭竹克隆种群更新过程与森林更新过程互动等方面的研究。
齐泽民王开运杨万勤宋光煜
关键词:箭竹群落生态学种群结构群落演替生态功能
川西亚高山白桦林小气候的时空动态特征被引量:33
2006年
对川西亚高山白桦林(海拔2 540 m)内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以及土壤5 cm和15 cm层温度等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林冠下的太阳辐射日进程与林冠上的不同,但辐射强度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林冠下太阳辐射日总量不仅受林冠上辐射日总量的影响,也受森林群落生长季节的影响;春、夏和秋季,林冠下平均辐射日总量分别占林冠上平均辐射日总量的53.1%、39.4%和55.8%.2)夏季,白天空气温度高于土壤温度,而夜间则相反;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日极端温度出现的时间不同步,空气温度对太阳辐射强度的敏感性比土壤温度的敏感性高.3)春季,土壤表层>4℃的积温高于空气和土壤底层>4℃的积温;夏季,>4℃的积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林冠下空气>土壤5 cm层>土壤15 cm层,而秋季的比较结果与之相反;空气日平均温度与土壤日平均温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4)林冠下的空气相对湿度(RH)比林冠上的高,林冠下的空气RH日变幅和季节性变幅比林冠上的小.
张远彬王开运鲜骏仁胡庭兴
关键词:小气候白桦林亚高山
岷江冷杉林林窗小气候及其对不同龄级岷江冷杉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7
2006年
对川西亚高山原始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林林窗内和林冠下小气候及岷江冷杉幼苗生长和生物量进行了两个生长季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6月林窗内与林冠下太阳辐射的日积累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7~8月的日积累量则有显著性差异.整个生长季节,林窗内太阳辐射的平均积累量为8.10×MJ·m^-2,而林冠下太阳辐射的平均积累量为5.02×MJ·m^-2,两个位点太阳辐射积累量的显著差异主要来自7~8月日积累量的不同;林窗内5和15 cm层土壤的日平均温度比林冠下相应深度分别高2.1和2.7℃,差异显著.林窗内和林冠下3~8年岷江冷杉幼苗高增长率分别为1.2±0.3 cm·a^-1和1.1±0.3 cm·a^-1,差异不显著;9~20年岷江冷杉幼苗高增长率分别为6.2±2.4 cm·a^-1和3.0±0.9 cm·a^-1,差异显著.林窗内岷江冷杉幼苗根、主茎和总生物量与林冠下幼苗根、主茎和总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岷江冷杉幼苗叶和侧枝生物量积累对林窗微环境的响应不同.
张远彬王开运鲜骏仁
关键词:林窗小气候岷江冷杉林亚高山
研究高寒区植物生长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封顶式生长室系统被引量:9
2007年
为了研究高寒区植物生长过程对主要全球气候变化因子〔如环境CO2浓度加倍(EC)、环境温度升高(ET)〕及其二者组合(ECT)条件下的响应和适应,在青藏高原东缘岷江上游中部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茂县生态站〔λ(E)103°53′,φ(N)31°41′,海拔1820m〕建立了一组全封闭的生长室系统.系统由6个独立、自控、封闭的生长室和2个对照组成.本文首先描述了生长室系统的结构和控制原理,然后基于2004年的运行结果,分析了系统的各项指标特征.结果表明:(1)EC和ECT生长室内的CO2浓度在650~800μmolmol-1之间的时间分别占91.32%和91.67%(目标CO2浓度=环境CO2浓度加倍);(2)ET和ECT生长室内空气温度升高1.0~3.5℃的时间分别占95.06%和88.73%(目标温度=现行环境温度+2℃);(3)生长室内太阳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减少20%~40%的时间分别占90.42%和89.43%.生长室系统能够提供多种与自然环境变量较一致的环境条件,也能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目标环境变量,是研究高寒区植物生长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和适应的有效模拟实验系统.
张远彬王开运乔云周
关键词:气候变化
亚高山针叶林群落系统的生态学过程和持续性机制被引量:5
2003年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复杂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通道 ,直接参与地圈 -生物圈间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此 ,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研究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目前在这个研究领域的共识是 :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了解首先是基于对系统组分过程结构和动态的理解 ,而生态系统多功能的持续性机制在于确保组成系统的各组分过程结构的维持和良好的协调。在森林群落生态系统中 ,最基本的植物、生态学过程是能流传输 (transfer)和分配 (partitioning)过程 ,碳、养分和水循环过程 ,生态位的相对稳定和分化过程以及植物的生长 ,死亡和更新过程。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是我国西部目前唯一保存良好的天然森林。除了它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地位外 ,从生态系统本身以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上 ,地处高寒环境下的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有其独特之处 :相对简单的层次结构和种丰富度 ,清晰的更新和演替规律 ,有意义的地质、气候和区系历史 ,巨大的土壤冷冻碳库 ,更加分化的结构和功能类型 ,复杂的地形、地貌组合以及生态位的多样性等。这些特征一方面给系统生态过程研究带来许多挑战性的问题 。
王开运杨万勤Seppo Kellomki
关键词:亚高山地区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