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558)

作品数:38 被引量:350H指数:12
相关作者:康振生黄丽丽韩青梅郭军王晓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51篇小麦
  • 34篇锈菌
  • 34篇条锈菌
  • 19篇基因
  • 13篇克隆
  • 11篇锈病
  • 11篇条锈病
  • 10篇小麦条锈菌
  • 9篇抗条锈
  • 8篇序列标签
  • 6篇CDNA文库
  • 5篇电子克隆
  • 5篇小麦条锈病
  • 5篇抗条锈病
  • 4篇蛋白
  • 4篇杂交
  • 4篇亲和
  • 4篇西瓜花叶病毒
  • 4篇细胞
  • 4篇小麦品种

机构

  • 6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2篇陕西省农业分...
  • 3篇河南省农业科...
  • 3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贵州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景德镇高等专...

作者

  • 47篇康振生
  • 35篇黄丽丽
  • 19篇韩青梅
  • 16篇郭军
  • 14篇王晓杰
  • 12篇屈志鹏
  • 8篇于秀梅
  • 8篇魏国荣
  • 6篇张永红
  • 5篇韩德俊
  • 5篇徐亮胜
  • 5篇吴云锋
  • 5篇张岗
  • 4篇曾庆东
  • 4篇李峰奇
  • 4篇王晨芳
  • 4篇段迎辉
  • 4篇董艳玲
  • 4篇张建新
  • 4篇马金彪

传媒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植物病理学报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植物病理...
  • 5篇中国植物病理...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中国植物病理...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菌物学报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16篇2009
  • 19篇2008
  • 19篇2007
  • 6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条锈菌角质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功能分析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 其大流行年份常常引起小麦的减产甚至绝收。对小麦条锈菌侵染小麦早期事件的研究特别是在分子水平上...
李国田薛晓丹刘博张永红黄丽丽康振生
文献传递
西瓜花叶病毒中国分离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被引量:15
2007年
Watermelon and melon mosaic disease is the important diseas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mostly caused by watermelon mosaic virus.In this paper,the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watermelon mosaic virus Chinese isolate(WMV-Ch)was firstly determined.Excluding the 3’-terminal poly(A)tail,the genome was 10037 nt long,containing 5’-and 3’-terminal untranslated regions and a large open reading frame.The genome encoded a polyprotein of 3217 amino acids with a predicted Mr of 365.8 kD.Based on comparison with the proposed location of cleavage sites of other potyvirus polyproteins,10 mature proteins were predicted.There were 92.5% nucleotide and 96.4% amino acid identities over entire genome between WMV-Ch and France isolate(WMV-Fr),respectively.The nucleotide identity of the coat protein genes among WMV-Ch and WMV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as all less than 95%,and phylogenetic tree revealed that WMV-Ch was most close to Japanese isolate.
张建新吴云锋王睿罗朝鹏
关键词:西瓜花叶病毒全基因组
西瓜花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其蚜虫体内受体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正>西瓜花叶病毒(WMV)是马铃薯 Y 病毒属成员,由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主要危害西瓜和甜瓜,引起花叶病。近几年该病害发生严重,已经成为制约西瓜和甜瓜高产稳产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完成了我国西...
张建新吴云锋
关键词:病毒基因组蚜虫受体蛋白病毒防治
文献传递
小麦-条锈菌互作过程中活性氧及保护酶系的变化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对条锈菌与小麦不同互作体系中组织学特征、活性氧产生及其相关酶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组织学观察表明:非亲和组合相对于亲和组合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菌丝生长受抑,吸器母细胞和吸器形成减少,寄主细胞在接种后18h左右出现过敏性坏死。生化测定结果表明:在非亲和组合中,O2-的产生速率和H2O2的含量均高于亲和组合,且O2-产生速率在接种后12h达到一个峰值,H2O2的含量在接种后20和72h出现2个高峰。而在亲和组合中,O2-产生速率低于对照或与对照相似,H2O2的含量虽然高于对照,但却普遍低于非亲和组合;SOD在亲和组合中的活性总体上要高于非亲和组合;接种24h后,CAT在2种组合中的活性均高于对照,在接种后36和48h时,亲和组合中的CAT活性高于非亲和组合,而在接种60h后又开始低于非亲和组合;POD活性在接种24h后均明显升高,但亲和组合中POD活性增幅大;MDA在非亲和组合中于接种后72h含量明显上升。结果表明,亲和与非亲和组合中条锈菌扩展、活性氧的产生及相关酶活变化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与小麦抗锈性的表达可能有密切联系。
王晨芳黄丽丽张宏昌韩青梅朱琳冯浩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小麦条锈菌活性氧保护酶
小麦CBL3基因的克隆、表达特征及功能分析
本文从实验室已构建的小麦与条锈菌互作的cDNA文库中选取了编码CBL的EST序列,利用筛库技术进行全长cNDA克隆,并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BSMV-VIGS)分析基因表达特征及功能。
张洪郭军段迎辉丁可黄丽丽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致病机理基因序列克隆表达功能分析
条锈菌诱导的小麦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研究被引量:32
2007年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诱导的小麦叶片cDNA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差减杂交效率较高,质量较好。用DNAStar5.0对172条高质量的ESTs进行聚类,共获得120个contigs。对功能已知的contigs分类,能量和初级代谢类占32.5%,其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出现频率最高;参与膜及转运、抗病与防御的基因分别位于第二、三位;次生代谢、蛋白质合成加工和细胞结构建成的基因较少。通过分析抗病相关基因,初步推测HR和SAR可能为小麦抗条锈病过程中的2种抗性形式。最后利用RT-PCR对4条感兴趣基因进行分析,明确其在抗病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于秀梅喻修道屈志鹏韩青梅郭军黄丽丽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Lr37-Yr17-Sr38基因簇的分子检测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评价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中抗病基因簇Lr37-Yr17-Sr38的存在状况,为培育抗病新品种及抗病品种合理布局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利用N基因组特异标记和CAPS标记,结合品种系谱对黄淮麦区12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12个小麦品种(系)(兰考906、郑2062、西农739、陕872、小偃216、陕538、陕515、大唐991、户麦928、0020-332、2871和378)中含有Lr37-Yr17-Sr38。【结论】Lr37-Yr17-Sr38在黄淮麦区小麦中有一定分布,初步推测兰考906可能是我国小麦品种中Lr37-Yr17-Sr38抗源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李峰奇韩德俊魏国荣曾庆东康振生
关键词:黄淮麦区
小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TaAlaAT1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2009年
在已构建的受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诱导的小麦非亲和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文库中,筛选到1个与水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高度相似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利用电子克隆与RT-PCR相结合的方法,从小麦中获得1个1563bp的cDNA序列,命名为TaAlaAT1。序列分析表明,TaAlaAT1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1440bp,推测编码479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具有氨基转移酶的保守特征,与水稻、葡萄、大豆、拟南芥、苜蓿等多种植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度相似,其中与水稻的亲缘关系最近。半定量RT-PCR与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TaAlaAT1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的非亲和组合中总体呈上调表达,在亲和组合中呈下调表达,且在2个组合中的表达差异显著。推测TaAlaAT1参与了小麦对条锈菌的防御反应。
段迎辉郭军王淑娟于秀梅黄丽丽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氨基转移酶克隆
小麦与条锈菌非亲和互作cDNA-AFLP分析
以小麦品种水源11与条锈菌条中23号生理小种、条中31号生理小种分别构建非亲和及亲和组合。利用 cDNA-AFLP 差异显示技术分析小麦与条锈菌互作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获得 453个 TDFs(transcripts-d...
王晓杰余宇汤春雷刘巍张岗董艳玲黄丽丽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CDNA-AFLP
文献传递
小麦条锈菌CY32夏孢子萌发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研究夏孢子萌发过程的分子机制对于从分子水平上理解条锈菌的侵染过程及其与寄主互作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以小麦条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32号生理小种(CY32)为材料,研究了用水培方法萌发夏孢子的适宜条件。结果显示,CY32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9℃,最适宜的孢子量是6mg/200mL水,适宜的溶液是无菌蒸馏水。水化能促进夏孢子的萌发,新鲜夏孢子和干燥容器中放置2d的夏孢子经水化15h后,萌发率显著提高。此方法获得的萌发夏孢子提取的RNA可以满足cDNA文库构建和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并为小麦条锈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张永红黄丽丽康振生
关键词:萌发条件水培法最适温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