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059)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戚剑顾立强朱家恺刘小林向剑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臂丛
  • 1篇移位术
  • 1篇神经移位
  • 1篇神经移位术
  • 1篇撕脱
  • 1篇撕脱伤
  • 1篇临床分型
  • 1篇健侧
  • 1篇健侧颈7
  • 1篇根性撕脱伤
  • 1篇股薄肌
  • 1篇分辨率
  • 1篇高分辨率
  • 1篇高分辨率MR...
  • 1篇臂丛根性撕脱...
  • 1篇臂丛根性损伤
  • 1篇臂丛损伤
  • 1篇MRI诊断
  • 1篇成人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傅国
  • 4篇秦本刚
  • 4篇向剑平
  • 4篇刘小林
  • 4篇朱家恺
  • 4篇顾立强
  • 4篇戚剑
  • 3篇朱庆棠
  • 3篇李平
  • 3篇劳镇国
  • 2篇张德春
  • 1篇王洪刚
  • 1篇李智勇

传媒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分辨率MRI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特点,为早期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提供帮助。方法筛选于2006年2月-2011年2月收治臂丛损伤的病例.术前均行臂丛MRI检查,术中探查证实为臂丛根性撕脱伤45例,总结臂丛根性撕脱伤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表现特点及MR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应用价值。结果臂丛根性撕脱伤的MRI表现为:①创伤性脊膜囊肿最为常见.有42例.出现率为93.3%;②脊髓偏移,有25例,出现率为55.6%;③脊神经前后根消失,有8例,出现率为17.8%;④“黑线”征,有18例,出现率为40.0%。核磁共振对臂丛根性撕脱伤诊断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77馏%,准确性为94.6%。结论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的MRI中以创伤性脊膜囊肿最为常见,可对臂丛损伤的定位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张德春顾立强向剑平戚剑秦本刚傅国刘小林朱家恺
关键词:高分辨率MRI臂丛根性撕脱伤
健侧颈7椎体前路移位直接修复下干联合股薄肌移植治疗臂丛根部撕脱伤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健侧颈,神经椎体前路移位直接修复下于联合功能性股薄肌移植重建术治疗全臂丛根部撕脱伤的手术设计及其临床疗效。方法12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于伤后1~3个月行臂丛神经根干部探查,一期健侧颈,经椎体前路移位直接修复患侧C8T1-下干,同时行膈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9例。于一期术后4~8个月分别行二期吻合血管的股薄肌移植(以副神经斜方肌支为缝接神经)重建屈肘、伸指伸拇功能。结果随访9~36个月。一期术后3个月12例患侧尺神经、正中神经Tinel征至上臂近段平面,术后6个月至肘关节与前臂近段平面,9个月至前臂远段与腕部。9例12个月Tinel征至手掌、手指部。7例术后9个月胸大肌胸肋部收缩,12个月肩内收可夹持物品;5例术后15.18个月手掌、手指与前臂内侧均有触痛觉恢复,尺侧腕屈肌和示、中、环、小指屈指肌收缩。3例术后24个月,拇指屈曲,1例鱼际肌出现收缩(M1)。二期股薄肌移植功能重建术后有7例于二期术后4~7个月移植肌肉收缩;9~12个月屈肘90°~120°(M3),伸指伸拇M3。结论健侧颈,神经经椎体前路移位直接修复C8T1-下干术,联合二期股薄肌移植重建屈肘、伸指伸拇功能治疗全臂丛根部撕脱伤的手术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初步观察神经再生进程顺利,能恢复手腕、手指的屈曲与感觉功能,重建屈肘、伸指功能。
顾立强向剑平秦本刚李平戚剑朱庆棠傅国王洪刚劳镇国刘小林朱家恺
关键词:臂丛神经移位术股薄肌
成人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成人臂丛根性损伤的临床分型。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5年来收治并手术探查证实、资料完整的成人臂丛根性损伤病例,分析、归纳出成人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结果总结155例臂丛根性损伤病例,结合术前临床诊断与影像学诊断、术中探查与电生理学检测、术后随访研证,初步归纳出成人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在上臂丛损伤(A型)、下臂丛损伤(B型)、全臂丛损伤(C型)三大类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分为七小类:①上臂丛损伤AI型:C5、6根完全性损伤(撕脱或断裂),伴或不伴膈神经损伤;②AⅡ型:C5-7根完全性损伤;③AⅢ型:C5-7根完全性损伤伴C8、T1不全性损伤;④下臂丛损伤BI型:C8、T1(或伴C7)完全性损伤;⑤BⅡ型:T1、C7、8完全性损伤伴C5、6不全损伤;⑥全臂丛损伤CI型C5~T1根性撕脱伤;⑦CⅡ型:T1、C7、8根性撕脱伤伴C5、6根断裂。结论成人臂丛根性损伤可分为三大类七小类,但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的分布不平均.以上臂丛损伤(A型)(55.5%)和全臂丛损伤(c型)(40.6%)最为常见,下臂丛损伤(C型)最少(3.9%)。上臂丛损伤A型中,AIII型最多(61.6%),AII型次之(31.4%),AI型最少(7%)。
顾立强张德春向剑平秦本刚戚剑李平朱庆棠傅国劳镇国刘小林朱家恺
关键词:臂丛临床分型
臂丛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 通过调查臂丛损伤患者生存质量,分析影响因素,探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方式.方法 向患者发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WHOQOL-BREF)调查问卷,对男性患者附加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IIEF-5)问卷,将数据输入SPSS 13.0软件并根据WHOQOL-BREF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领域的评分公式计算相应得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回51份有效问卷,臂丛损伤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领域得分分别(11.47±2.36)分、(12.37±2.28)分和(11.62±2.22)分,而正常国人的相关领域得分分别为(15.8±2.9)分、(14.3±2.5)分和(13.2±2.4)分,经单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IIEF-5得分为(17.83±4.65)分,低于正常值(≤21分诊断勃起功能障碍),经单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领域得分与年龄、家庭经济收入和勃起功能评分有显著相关性,分别为P<0.05、P<0.05和P<0.01;心理领域与勃起功能评分、环境领域与家庭月收入之间亦有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臂丛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且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应联合家属加强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双方面的护理和治疗.
傅国顾立强秦本刚李平向剑平戚剑朱庆棠李智勇劳镇国刘小林朱家恺
关键词:臂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