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40037)

作品数:14 被引量:254H指数:9
相关作者:邱泽华阚宝祥唐磊石耀霖欧阳祖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钻孔应变
  • 3篇地震
  • 3篇应力触发
  • 3篇钻孔
  • 3篇钻孔应变观测
  • 2篇地球自由振荡
  • 2篇应变仪
  • 2篇振荡
  • 2篇台网
  • 2篇品质因子
  • 2篇前驱波
  • 2篇自由振荡
  • 2篇钻孔应变仪
  • 2篇小波
  • 2篇反演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形变
  • 1篇断层
  • 1篇断层活动
  • 1篇形变

机构

  • 14篇中国地震局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作者

  • 13篇邱泽华
  • 7篇阚宝祥
  • 6篇唐磊
  • 5篇石耀霖
  • 2篇周龙寿
  • 2篇欧阳祖熙
  • 1篇宋茉
  • 1篇马瑾
  • 1篇张超凡
  • 1篇张宝红
  • 1篇刘厚明

传媒

  • 6篇大地测量与地...
  • 4篇地震学报
  • 2篇地震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灾害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应变变化的理论量级与最大传递距离关系被引量:6
2004年
为了与实际观测资料对比 ,用线弹性理论位错公式算出了各种断层的地震应变变化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归纳了一些特点 ,阐明了理论应变变化量级与其最大传递距离的关系。分析表明 :对于一定震级的地震 ,当断层出露地面、倾角为 4 5°、并且为倾滑运动时 ,一定量级的应变变化传递的距离最长 ;其中一个主应变传递得最远 ,其次为体应变 ,再其次为最大剪应变 ,另一个主应变的最大传递距离最短 ;泊松比和断层的长宽比的变化对应变传递距离的影响极小 。
邱泽华石耀霖
关键词:应力触发
泰安台钻孔差应变观测的实地标定被引量:7
2007年
结合钻孔差应变仪的工作原理,借助体应变观测资料,提出了利用理论固体潮对泰安台差应变观测进行实地标定的新方法。通过对标定系数和滞后时间的分析认为:元件2、4工作状况比较稳定,观测值差应变2是比较可靠的;元件3的标定系数浮动较大。经过实地标定后,差应变1、2基本上与各自的理论值相一致。由于标定系数随时间变化,所以要针对特定问题的时间段进行实地标定。
阚宝祥邱泽华唐磊
关键词:泰安台时间滞后
用钻孔应变资料反演同震应力触发断层活动被引量:10
2006年
沿着同震应力触发的思路,提出了利用钻孔应变观测记录的同震应变阶反演同震应力触发断层活动的方法.这种反演是在对当地断层活动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的基础上,依据位错理论进行的.用遗传算法进行这种反演可以在进行全局搜索的同时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对算法和程序的有效性检验以及对各影响参数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保证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考虑到实际地质构造的复杂性,这样的反演结果可能反映的是当地被触发的断层活动的主要影响或综合效果.作为尝试,对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触发的北京地区断层活动进行了反演.
邱泽华阚宝祥唐磊张超凡宋茉
关键词:应力触发反演位错昆仑山口西地震
用小波方法系统检验强震“前驱波”被引量:16
2009年
采用山东省泰安台观测精度达10-9量级的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资料,深入分析了2001—2005年MS≥7.5强远震前应变变化,对"前驱波"进行了客观、系统的检验.用高通滤波消除了周期大于128min的固体潮汐影响,然后用回归分析方法消除了气压的干扰.用小波变换方法将2—128min信号分解到6个不同频段进行分析.小波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取出信号中微弱变化信息.根据小波变换提取的类似"前驱波"基本特征,提出了"超限率"方法,并对这种波形是否普遍存在进行了检验.该方法将单位时间内超过标准差的数据个数定义为单个超限率,类似"前驱波"波形存在时段内的超限率将高于正常时段.据此得出震前30天的超限率时间序列.用直线拟合该序列,最后对直线斜率进行统计分析.用超限率方法分析了所有小波分解的细节部分,得出了超限率时间序列的回归直线斜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分析其正负比.这3项统计数据显示,强远震前15天之内不能普遍检测到"前驱波".
周龙寿邱泽华唐磊阚宝祥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实地绝对标定被引量:56
2005年
钻孔应变观测的实地标定问题有二层涵义:在第一个层面上,可以认为实地标定是相对室内标定而言的,是对仪器(元件)灵敏度的标定,称为相对标定;在第二个层面上,由测值换算出孔径相对变化以后,还要利用理论固体潮等依据对与钻孔周围介质的弹性有关的参数进行标定,从而给出应变变化,称为绝对标定。文中提出了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绝对标定的新方法,并以昌平台RZB-1型钻孔应变观测为例进行实际应用,取得了相当好的结果。
邱泽华石耀霖欧阳祖熙
关键词:钻孔应变观测
用中国钻孔应变台网资料检验大震“前驱波”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中国钻孔应变台网的13个台站观测精度达10^-10-10^-8量级TJ式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资料,深入分析2004年12月23日澳大利亚麦阔里岛MS8.0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S8.9大震前应变变化,对这两次地震"前驱波"进行了客观地检验。用高通滤波消除了周期大于128 min的固体潮汐影响,用回归分析方法消除了气压干扰。用小波变换方法将2-128 min信号分解到6个不同频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提取出信号中微弱变化信息。根据小波变换提取的类似"前驱波"基本特征,提出"超限率"分析方法检验小波分解的细节部分。对所有细节部分的超限率时间序列的回归直线斜率进行统计,得出了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了正负比。这3项统计数据显示,大震前15 d之内不能普遍检测到"前驱波"。
周龙寿邱泽华唐磊阚宝祥
关键词:小波变换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实地相对标定被引量:97
2005年
提出钻孔应变观测的实地标定问题有相对标定和绝对标定两层涵义;讨论了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相 对标定的归一化新方法:将前人标定应力观测的方法用于应变观测,一方面大大简化了计算公式,另一方面提出轮 流以每个元件为标准计算灵敏度而后取平均值的方法,在统计上更为合理;并以昌平台RZB 1型钻孔应变观测为 例进行实际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邱泽华石耀霖欧阳祖熙
关键词:钻孔应变观测灵敏度归一化应力元件涵义
观测应变阶在地震应力触发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4年
对中国钻孔应变台网观测到的昆仑山口西MS8.1大地震的应变阶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 :①很多观测值与静力位错理论计算值不符合 ;②北方地震较活跃地区的很多台站观测到异常大的应变阶 ,而南方构造运动较不活跃地区的台站虽然也观测到地震波动 ,但是应变阶不明显 .由此推断 ,地震的触发 (可能是动态触发 )作用对远场的实际地震应变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也就是说 ,远场的构造活动 (可能是断层活动 )是否曾被地震触发 ,可能决定当地的应变场变化的主要特征 .进一步对昌平台 1999年 3月 11日张北地震与 1999年 11月 1日大同地震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表明 :断裂带的分布情况对实际地震应变变化有直接影响 .这证明观测到的异常大的地震应变阶可能是地震触发了当地的断层活动的表现 .
邱泽华石耀霖
关键词:应力触发
姑咱台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实地标定被引量:12
2009年
为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对姑咱台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进行了实地相对标定和实地绝对标定。在标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相位滞后对耦合系数反演的影响,通过反演计算得出相位滞后并将其消除,这样得出的耦合系数的准确性比没有考虑相位滞后得出的耦合系数的准确性有明显提高。
阚宝祥邱泽华池顺良
关键词:反演相位滞后
大地震与陆地下沉灾害综述被引量:1
2010年
从早期传说、水下遗迹、历史记载、现代测量等多个方面对中外历史上的大地震造成的陆地下沉灾害进行了综述,说明大地震与陆地下沉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并指出这种灾害现象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①下沉主要发生在地震过程中;②下沉最严重的地区位于震中区;③越大的地震下沉区规模越大,可达上千乃至上万平方公里。根据这些特点判断,这种下沉应该属于地壳构造运动。
张宝红
关键词:历史地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