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610)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侯治富郭楠高嵩才华卜丽莎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免疫耐受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CD200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调节细胞
  • 1篇调节性
  • 1篇血清
  • 1篇移植排斥
  • 1篇移植物
  • 1篇移植物存活
  • 1篇异基因
  • 1篇异基因小鼠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质粒
  • 1篇人外周血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篇侯治富
  • 4篇郭楠
  • 4篇高嵩
  • 3篇才华
  • 3篇卜丽莎
  • 2篇高歌
  • 2篇郑德明
  • 2篇王立群
  • 1篇周长玉
  • 1篇郑永晨
  • 1篇郝兵
  • 1篇王维忠
  • 1篇孔祥茜
  • 1篇高扬
  • 1篇林嘉友
  • 1篇王丽丽
  • 1篇许潇天
  • 1篇李立营

传媒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D200基因重组质粒延长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利用小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模型,观察重组基因CD200的抗排斥作用。方法:用肌肉注射并电转染的方法,将pcDNA3-CD200基因重组质粒100μg转染到受者BALB/c小鼠体内,同日进行皮肤移植,记录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采用RT-PCR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CD200基因在受者体内的转录和表达,用HE染色观察移植皮片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用MTT法检测受鼠对供鼠及第三方供鼠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结果: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表明,肌肉注射并电转染pcDNA3-CD200基因重组质粒后,可在肌肉组织中检测到CD200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空白对照组移植皮片平均存活时间为(8·67±1·75)天,pcDNA3空质粒组移植皮片平均存活时间为(8·00±1·55)天,pcDNA3-CD200组小鼠移植皮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1·78±1·86)天,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5);pcDNA3-CD200组移植皮片内浸润的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MLR检测表明pcDNA3-CD200组的BALB/c小鼠对C57BL/6供鼠的MLR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15天时0·11±0·02低于0·19±0·03,P<0·05),对第三供鼠的MLR也相似。结论:肌肉注射并电转染pcDNA3-CD200基因重组质粒可在小鼠体内大量转录和表达并延长了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减少移植物内炎细胞浸润,降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具有显著的抗排斥作用。
侯治富郝兵郑永晨高嵩卜丽莎王维忠
关键词:皮肤移植移植排斥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诱导与鉴定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体外诱导、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获得不同成熟阶段的树突状细胞(DCs)。方法:用贴壁法从健康人外周血浓缩白细胞获取单核细胞,第一阶段在GM-CSF+IL-4存在的条件下培养7 d,获得未成熟DCs;第二阶段在GM-CSF+TNF-α联合诱导下培养至14 d,获得成熟的DCs。对DCs的形态进行显微镜下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用MTT的方法对DCs的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获得的未成熟DCs中度表达CD1a、共刺激分子,高表达HLA-DR分子,在DCs的成熟期共刺激分子、HLA-DR及CD83、CD25分子均高度表达,刺激同种异型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强。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获得不同发育阶段DCs的方法,并获得了大量纯度较高的DCs。
侯治富郭楠高申郑德明卜丽莎高嵩才华
关键词:树突细胞细胞共刺激分子
口服卡介菌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
2007年
目的探讨口服卡介菌(BCG)治疗Ⅰ型超敏反应的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以卵清蛋白(OA)诱导小鼠过敏性哮喘,通过口服途径给药,观察不同剂量BCG对哮喘症状的出现时间,严重程度的影响;ELISA方法和PCA方法检测特异性IgG、IgE抗体滴度;RT-PCR方法检测IL-1、2、10、1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BCG在0.5—2.0mg/kg剂量范围内,能够减少哮喘小鼠单位时间内的搔鼻次数,推迟攻击后哮喘发作的时间,降低肺气道阻力,较少特异性IgE抗体的生成,调节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论口服BCG对治疗过敏性哮喘有效,作用机制可能与特异性抗原口服免疫耐受不同。
高扬王立群周长玉许潇天孔祥茜林嘉友高歌
关键词:卡介菌哮喘口服免疫耐受
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7年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是一类最近才被人们认识的免疫调节细胞,起源于胸腺,发挥抑制性免疫调节作用,持续性表达IL-2Rα链(CD25),具有免疫抑制性和免疫无能性两大特征,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以及移植耐受的诱导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作者拟对CD4+CD25+Tr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才华郭楠侯治富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细胞免疫耐受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Glypcian-3检测及与AFP联合试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Glypican-3(GPC3)与甲胎蛋白(AFP)的水平,以探讨PHC患者血清中GPC3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及与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4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63例肝硬化(LC)患者和54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清标本Glypcian-3及AFP水平。结果 48/64例PHC患者、0/63例LC患者和0/54例健康献血者血清中的Glypcian-3阳性,阳性率分别为75.00%、0%、0%。Glypcian-3对PHC诊断的敏感性75.00%,特异性100%。AFP阳性率分别为73.43%、6.25%、0%。Glypcian-3与TNM分期有关联(P<0.01),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癌结节数目、门脉癌栓、肝功能分级及AFP水平无关联(P>0.05)。在AFP阴性的PHC患者中Glypcian-3阳性检出率76.47%,Glypcian-3与AFP联合检测敏感性93.75%。结论 Glypican-3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对诊断PHC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AFP联合检测显著降低漏诊率,可作为PH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王丽丽王立群高歌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AFP肿瘤标志物
未成熟DCs诱导同种免疫低应答及CD14分子在DCs上的表达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DCs),并且证实未成熟DCs在体外可以诱导同种T细胞的低应答。方法: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及TNFα联合诱导,分化出不同发育阶段的DCs。采用再次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未成熟DCs处理过的T细胞对与未成熟DCs同一来源的T细胞的应答能力。结果:在DCs的未成熟期与成熟期均中度以上表达CD14分子;随着培养时间的不同DCs内吞能力不断变化,在第7天达高峰,且内吞量高于相同培养时间的单核细胞(P<0.01);在再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供者未成熟DCs预处理的受者T细胞当再次被供者的T细胞刺激时应答降低,而对第三者的T细胞刺激则表现强反应性。结论: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获得不同发育阶段的DCs,经过再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发现具有中度表达共刺激分子的未成熟DCs在体外可以诱导T细胞免疫低应答。
侯治富郭楠卜丽莎高申郑德明高嵩才华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CD14
CD200与CD200受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CD200是一种Ⅰ-型膜糖蛋白,胞膜外区有两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广泛地表达在组织中;CD200R也是一种糖蛋白,表达在巨噬细胞表面及T细胞亚群上。CD200具有介导T细胞共刺激信号,促进T细胞增殖,使1型细胞因子减少,2型细胞因子增加的作用,CD200与CD200R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传递抑制性信号减低髓样细胞的活性,改变其迁移。CD200在免疫疾病和抑制排斥反应中作为一种免疫耐受信号,它的一些相关分子在免疫调节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郭楠李立营高嵩侯治富
关键词:膜糖蛋白类CD200免疫耐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