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0A030200038)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叶连宝陈任宏袁萍王晓明胡巧红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药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氨酸
  • 1篇抑制剂
  • 1篇抑制率
  • 1篇制剂
  • 1篇凝胶因子
  • 1篇酶抑制剂
  • 1篇抗肿瘤
  • 1篇酪氨酸
  • 1篇酪氨酸激酶
  • 1篇酪氨酸激酶抑...
  • 1篇激酶
  • 1篇激酶抑制剂
  • 1篇吉非替尼
  • 1篇合成工艺
  • 1篇U14
  • 1篇
  • 1篇EGFR酪氨...
  • 1篇丙氨酸
  • 1篇成胶

机构

  • 3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东食品药品...

作者

  • 3篇叶连宝
  • 1篇袁萍
  • 1篇欧小敏
  • 1篇秦凌浩
  • 1篇胡巧红
  • 1篇王晓明
  • 1篇罗艳
  • 1篇陈任宏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吉非替尼合成工艺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合成吉非替尼。方法以藜芦醛为原料,经硝化、水解反应得到5-羟基-4-甲氧基-2-硝基苯甲醛,然后将醛基转化为氰基,再与N-(3-氯丙基)吗啉缩合,将氰基转变成酰胺、依次经还原、环合得到7-甲氧基-6-[3-(吗啉-4-基)丙氧基]-3,4-二氢喹唑啉-4-酮,最后经氯化、与3-氯-4-氟苯胺缩合得到吉非替尼。结果目标化合物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确证化学结构。结论本实验为吉非替尼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新型的、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
陈任宏叶连宝袁萍
关键词:吉非替尼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合成工艺肿瘤
王浆酸锗对U14瘤的抑制作用
2011年
目的观察王浆酸锗体内外对小鼠U14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评价王浆酸锗体外抑制U14瘤的活性;建立小鼠U14瘤模型,以王浆酸锗高、中、低剂量连续给药10 d,分离瘤体,计算肿瘤抑制率,评价其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 MTT法显示王浆酸锗(1、10和100 mg/L)体外对U14瘤的抑制率分别为18.43%、33.12%和55.20%,IC50为43.60 mg/L;体内活性实验表明王浆酸锗高、中、低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70.0%、51.8%和42.4%。结论王浆酸锗对小鼠U14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叶连宝欧小敏罗艳
关键词:抗肿瘤抑制率
脂酰丙氨酸酯同系凝胶因子的合成与成胶因素的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合成十四、十六、十八酰丙氨酸甲酯,并对其胶凝能力进行考察。方法以丙氨酸甲酯,十四、十六、十八酰氯为原料,合成十四、十六、十八酰丙氨酸甲酯,采用IR、1H-NMR、MS确证其结构,对不同溶剂、不同温度及不同链长的胶凝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该类凝胶因子可以在大多数的有机溶剂中形成凝胶,十四、十六、十八酰丙氨酸甲酯在注射用大豆油和中链脂肪酸三甘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MCT)中的最低成胶浓度分别为11.9、7.2、8.5 mg/ml和18.7、12.3、13.4 mg/ml;3种凝胶因子在大豆油中的胶凝焓变分别为74.74、51.70 kJ/mol和61.61 kJ/mol。结论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胶凝能力,可以作为局部给药的长效药物载体。
叶连宝秦凌浩王晓明胡巧红
关键词:凝胶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