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nycytx-004)

作品数:64 被引量:381H指数:11
相关作者:江连洲李杨许晶杨柳陈渊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4篇大豆
  • 16篇酶法
  • 16篇酶法提取
  • 14篇水酶法
  • 14篇水酶法提取
  • 10篇膨化
  • 9篇夏大豆
  • 8篇挤压膨化
  • 7篇栽培
  • 7篇套种
  • 6篇蛋白
  • 6篇栽培技术
  • 6篇大豆油
  • 5篇性状
  • 5篇大豆蛋白
  • 5篇大豆品种
  • 4篇油脂
  • 4篇育种
  • 4篇生育
  • 4篇水溶

机构

  • 25篇东北农业大学
  • 7篇国家大豆工程...
  • 6篇广西农业科学...
  • 6篇河南省农业科...
  • 6篇沧州市农林科...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济宁市农业科...
  • 3篇安徽省农业科...
  • 3篇宁夏农林科学...
  • 3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沧州职业技术...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宁德师范高等...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获嘉县农业局

作者

  • 21篇江连洲
  • 14篇李杨
  • 10篇许晶
  • 8篇杨柳
  • 7篇汤复跃
  • 7篇胡少新
  • 7篇梁江
  • 7篇陈渊
  • 6篇徐泽茹
  • 6篇韦清源
  • 6篇曾维英
  • 6篇吴霞
  • 5篇陈文杰
  • 5篇吴凤训
  • 5篇高广居
  • 5篇卢为国
  • 5篇吴海波
  • 5篇胡铁欢
  • 5篇曹金锋
  • 5篇卢思慧

传媒

  • 16篇大豆科技
  • 9篇大豆科学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南方农业学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河北农业科学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杂粮作物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Agricu...

年份

  • 8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0篇2012
  • 13篇2011
  • 17篇2010
  • 6篇2009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挤压膨化预处理水酶法提取大豆蛋白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水酶法结合挤压膨化预处理提取大豆蛋白,筛选5种蛋白酶,确定选用碱性蛋白酶作为水解酶;得出碱性蛋白酶提取大豆蛋白的最佳条件:加酶量1.9%、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00min、料水比1:4.6、酶解pH8.5,经过验证与对比实验可知在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下总蛋白提取率可达到93.76%左右,比传统的湿热预处理后酶解的总蛋白提取率78.83%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
李杨江连洲许晶胡少新杨柳
关键词:水酶法挤压膨化大豆蛋白
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水酶法提取大豆总蛋白得率的影响
2019年
采用水酶法结合挤压膨化预处理提取大豆蛋白。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方法以总蛋白质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挤压膨化工艺参数为:模孔孔径为12 mm,物料含水率为17%,螺杆转速为94 r/min,套筒温度为92℃。经过验证与对比试验可知在最优挤压膨化工艺条件下总蛋白得率可达到94.17%左右,比传统的湿热预处理后酶解的总蛋白得率提高了近15%。
李杨江连洲吴海波许晶吴霞杨柳
关键词:挤压膨化水酶法大豆蛋白响应曲面
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系谱来源及性状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为明确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亲缘关系,借鉴有益于育种效果的经验与技术,分析了河南省1985—2012年审定的74个大豆品种的系谱来源、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特点。结果表明,河南省审定的大豆品种可明确113个原始亲本,产量与原始亲本数量成显著正相关。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中,生育期稳定在106 d左右,株高因品种而异,变化较大;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荚数总体呈增加趋势,百粒质量则相对变化较小。113份原始亲本中,来自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的原始亲本占总数的50%以上,各审定品种之间血缘关系过于密切。河南省大豆品种合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应该是:单株荚数48.6个左右,百粒质量17.55~21.80 g。
王树峰卢为国李卫东
关键词:大豆系谱亲本来源
适合与甘蔗间套种春大豆品种筛选初报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筛选出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春大豆品种,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甘蔗春大豆间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利用9个春大豆品种进行不同甘蔗间作模式(甘蔗行距分别为1.2和1.0m)的筛选试验,调查大豆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甘蔗行距1.0和1.2m栽培模式春大豆生育期和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P=0.0142)和0.69(P=0.038)。华春2号在1.2和1.0m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222.22和2083.33kg/ha。在甘蔗行距为1.2m的栽培模式下,桂春10号和泉豆7号产量较高;而在甘蔗行距为1.0m的栽培模式下,桂春10号和华春5号产量较高。【结论】华春2号、桂春10号和泉豆7号适宜与甘蔗在行距1.2m栽培模式下间作,华春2号、桂春10号和华春5号适宜与甘蔗在行距1.0m栽培模式下间作。
陈文杰梁江汤复跃韦清源曾维英钟开珍陈渊
关键词:甘蔗春大豆间套种行距
大豆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发展被引量:10
2009年
分子标记、QTL的研究和辅助选择应用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一批与大豆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生态性状、抗生物胁迫性状相关的QTL在国内外均有报道。但近年来分子标记和QTL研究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转向功能标记(FM s:EST-SSR、SNP和候选基因)的研究,相继启动大豆EST计划和大豆功能基因组计划,以期使功能基因和性状直接联系起来,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我国目前分子标记和QTL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利用随机标记(RM s:RAPD、SSR和AFLP)对性状进行研究。该文就国内外大豆分子标记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分子育种技术发展动态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概述。
李文滨韩英鹏
关键词:大豆分子标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广西春大豆品种抗旱性评价及抗旱鉴定指标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定13个广西春大豆品种的抗旱性,为广西春旱地区推广大豆新品种提供依据,并为利用简单高效的形态指标进行大豆抗旱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盆栽干旱胁迫法,利用叶片萎蔫度、抗旱系数、隶属函数值指标对13个大豆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桂春8号、桂春10号、桂春11号叶片萎蔫度综合评定为Ⅰ级;桂春8号、桂春11号、桂春10号、桂春1号抗旱系数均大于0.70,其隶属函数均值也高于0.65。【结论】桂春8号、桂春11号、桂春10号和桂春1号均为高抗旱型品种,可在广西春旱地区推广种植,并可作为抗旱性品种资源应用于抗旱育种;选择与抗旱性密切相关的主要特征性状如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荚果数、分枝数、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等,利用抗旱系数或隶属函数进行高抗旱型大豆品种选育是可行的。
汤复跃梁江陈渊曾维英韦清源
关键词:春大豆抗旱性
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系谱来源及性状分析(英文)
2015年
为明确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亲缘关系.借鉴有益于育种效果的经验与技术。分析了河南省1985~2012年审定的74个大豆品种的系谱来源、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特点。结果表明。河南省审定的大豆品种可明确113个原始亲本,产量与原始亲本数量成显著正相关。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中,生育期稳定在106d左右。株高因品种而异,变化较大;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荚数总体呈增加趋势。百粒质量则相对变化较小。113份原始亲本中.来自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的原始亲本占总数的50%以上.各审定品种之间血缘关系过于密切。河南省大豆品种合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应该是:单株荚数48.6个左右,百粒质量17.55—21.80g。
王树峰卢为国李卫东
关键词:大豆系谱亲本来源
春播大豆新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分析
2015年
[目的]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的大豆高产新品种。[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大田条件下,对8个大豆新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灌溉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及产量比较进行了鉴定。[结果]研究表明,参试的8个品种生育期在119-131 d,均能正常成熟,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的生态条件;参试品种的产量在4 005.75-4 516.95 kg/hm^2,其中吉农2002-48产量最高,为4 516.95 kg/hm^2;吉农2002-48、宁黄2号、优势豆、宁黄3号、公交0122-9和宁黄1号较对照分别增产11.98%、10.33%、8.68%、6.89%、6.20%和6.06%。[结论]研究可为宁夏引黄灌区大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对大豆单产的提高具有积极促进意义。
谢铁娜陆毅赵娟党青卓柳伟祥
关键词:大豆
白浆土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育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黑龙江省东部典型白浆土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产环境特点,采用大区对比法开展不同栽培方式(大垄、小垄、平播和正常垄)对白浆土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育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硬度影响较大,其中平播处理土壤容重增加幅度最大;土壤硬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另外,不同处理对大豆生育性状影响程度不一致,其中对大豆根瘤数影响较大,大垄根瘤数最多,小垄最少。不同栽培方式下产量差异显著,大垄和正常垄的产量显著高于平播。与其它栽培方式相比,大垄栽培方式有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大豆根瘤个数,提高大豆产量。
鹿树森周宝库马星竹魏丹赵清国高中超陈雪丽杨军
关键词:白浆土大豆栽培方式
挤压膨化预处理水酶法提取大豆油工艺的研究
2019年
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水酶法提取大豆油,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适宜的酶解条件为:加酶量2%,酶解温度57℃,酶解时间3 h,料水比1∶6.5,酶解p H 9.5。经验证与对比实验可知,在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下大豆油提取率达到91.67%左右,比传统湿热预处理后酶解的提取率72.54%提高了19%左右。
李杨江连洲许晶胡少新杨柳
关键词:水酶法挤压膨化大豆油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