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610006)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4
相关作者:杨鸣波杨伟谢邦互李忠明史炜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微珠
  • 4篇改性
  • 4篇玻璃微珠
  • 3篇力学性能
  • 3篇聚丙烯
  • 3篇丙烯
  • 3篇力学性
  • 2篇低密度聚乙烯
  • 2篇乙烯
  • 2篇聚乙烯
  • 2篇改性PP
  • 2篇LLDPE
  • 1篇熔融
  • 1篇填充改性
  • 1篇线形低密度聚...
  • 1篇线性低密度
  • 1篇线性低密度聚...
  • 1篇流变性
  • 1篇流变性能
  • 1篇聚酰胺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5篇谢邦互
  • 5篇杨伟
  • 5篇杨鸣波
  • 4篇李忠明
  • 3篇史炜
  • 2篇冯建民
  • 2篇单桂芳
  • 1篇陈萍
  • 1篇周桥成
  • 1篇李思远
  • 1篇唐雪刚
  • 1篇袁旭晖

传媒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中国塑料
  • 1篇塑料工业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玻璃微珠改性PP和LLDPE力学性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采用玻璃微珠 (GB)改性聚丙烯 (PP)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对玻璃微珠的用量、粒径和复合材料加工方法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GB用量的增加 ,单、双螺杆挤出GB/PP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呈线性增长的趋势 ,而屈服强度则有小幅下降 ;断裂应变在低含量时有所提高 ,然后迅速下降 ;单双螺杆挤出材料的冲击强度均有所提高 ,并在一定范围内随GB用量的提高而增大 ,且单螺杆挤出材料的冲击强度略高于双螺杆挤出材料。而GB/LLDPE中 ,随着GB用量的增加 ,单螺杆挤出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弯曲模量均呈线性增长趋势 ,而屈服强度和弯曲强度在含量较高时略有上升 ;双螺杆挤出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屈服应力、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呈线性增长的趋势 ,两者的断裂应变都有所降低 ,但没有严重劣化LLDPE复合材料的冲击特性。GB的粒径对两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但对GB/PP复合材料的韧性有较大影响。单、双螺杆挤出GB/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较纯料有一定提高 ;同样的 。
史炜杨伟李思远谢邦互李忠明冯建民杨鸣波
关键词:玻璃微珠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力学性能
LLDPE吹塑薄膜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14
2006年
研究了成核剂对LLDPE吹塑薄膜结晶结构,进而对薄膜的透明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成核剂的加入使薄膜的晶核数量增加,结晶速度提高,晶粒细化,晶粒尺寸变小,但晶体的完善程度降低,结晶度有所下降,而结晶结构没有显著变化,但成核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晶面衍射强度和垂直于晶面的微晶尺寸有着较大影响。成核剂的加入,基本上都能在不降低力学性能的前提下,使薄膜的雾度降低,透明性得到显著改善。综合各种因素考虑,用于薄膜透明改性的成核剂用量应在0.5%左右为佳。
杨伟单桂芳唐雪刚周桥成谢邦互杨鸣波
关键词:成核剂力学性能
玻璃微珠改性聚丙烯的熔融、结晶与形态被引量:17
2005年
采用玻璃微珠改性聚丙烯并对复合材料的熔融、结晶行为与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微珠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有利于PP的结晶,提高了结晶速率。与单螺杆挤出复合材料相比,双螺杆挤出复合材料的塑化效果较好,玻璃微珠与基体的粘接情况也较好。冲击断面呈现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玻璃微珠大量蓄积在冲击断面。而拉伸破坏断面表现出显著的塑性变形,形成大量带状或纤维状形变区域,材料最终的拉伸性能则取决于玻璃微珠与基体粘接和脱粘的综合效果。
杨伟史炜谢邦互李忠明冯建民杨鸣波
关键词:玻璃微珠聚丙烯熔融
玻璃微珠填充改性PA6的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通过对玻璃微珠填充聚酰胺 6(PA6)应力 -应变行为、力学性能、熔融与结晶特性的研究 ,发现部分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出现二次屈服 (或二次成颈 )现象。玻璃微珠的加入 ,同时起到增强和增刚作用 ,但体系的韧性有所下降 ,玻璃微珠粒径越小 ,增强、增刚效应越显著。随玻璃微珠含量增大 ,屈服强度增大 ,在玻璃微珠含量 10 %~ 15 %时出现最大值 ,而后略有降低 ;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则呈线性增长。玻璃微珠粒径与含量对材料的熔融与结晶特性的影响都较小 ,表明界面作用与比表面积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影响更大。
杨伟单桂芳魏士鹏李忠明谢邦互袁旭晖杨鸣波
关键词:玻璃微珠聚酰胺6力学性能
玻璃微珠改性PP和PE-LLD的加工流变行为被引量:13
2004年
采用玻璃微珠改性两种基体性质显著不同的聚烯烃并对玻璃微珠的含量、粒径和复合材料加工方法对材料的加工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加工方法、玻璃微珠含量和粒径对聚丙烯 /空心玻璃微珠 (PP/GB)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和转矩流变性能的影响远大于对PE LLD/GB复合材料的影响 ,其中玻璃微珠含量的影响较粒径大。研究认为 ,无机刚性粒子填充改性热塑性聚合物时 ,加工方法、填料含量、几何特征等对复合材料流变特性是否发生影响 ,影响的程度等 。
杨伟史炜陈萍李忠明谢邦互杨鸣波
关键词:玻璃微珠聚丙烯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流变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