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06SG43)

作品数:16 被引量:76H指数:7
相关作者:安平张兆杨刘苏醒张倩鞠芹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教育部九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多视点
  • 6篇图像
  • 5篇多视点视频
  • 5篇视频
  • 4篇多视点视频编...
  • 4篇英文
  • 4篇视频编码
  • 3篇视差
  • 2篇电视
  • 2篇三维电视
  • 2篇摄像
  • 2篇摄像机
  • 2篇视点合成
  • 2篇3DTV
  • 1篇多视点图像
  • 1篇遗传算法
  • 1篇运动矢量
  • 1篇运动矢量场
  • 1篇摄像机标定
  • 1篇摄像机自标定

机构

  • 16篇上海大学
  • 4篇教育部
  • 1篇九江学院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16篇安平
  • 13篇张兆杨
  • 7篇刘苏醒
  • 6篇张倩
  • 4篇鞠芹
  • 3篇严涛
  • 3篇沈礼权
  • 3篇张兆扬
  • 3篇王贺
  • 2篇宓桃
  • 1篇刘占伟
  • 1篇吕朝辉
  • 1篇吴妍菲
  • 1篇郭秋艳

传媒

  • 4篇电子器件
  • 3篇中国图象图形...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电视技术
  • 2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应用科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由视点视频系统中虚拟视合成及校正方法被引量:3
2009年
根据多视点视频中的几何约束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新视点重建方法,能够根据所选择方位重建虚拟视;针对虚拟视中合成误差,提出了基于平面扫描的校正方法,最终获得了主观质量和客观质量均优于传统方法的虚拟视。
刘苏醒安平宓桃张兆杨
关键词:多视点视频
采用图像修复的基于深度图像复制被引量:7
2009年
在传统的基于深度图像复制(DIBR)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图像修复的DIBR方法,将预处理深度图像和图像修复算法相结合来填补三维图像映射后的空洞。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灵活,本文方法仅需传输一路参考图像序列,从而有效降低DIBR系统的传输带宽。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提出方法是有效的。
张倩刘苏醒鞠芹安平张兆杨
关键词:图像修复
基于压缩域信息的立体视频对象分割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立体视频对象分割是交互式多视点视频应用的关键技术。为了提高对象分割的时效性和精确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压缩域视差和运动信息的立体视频对象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运动矢量场和视差场进行提取和修正处理,然后对视频帧进行分割作为初始值,最后用均值偏移算法聚类得到最终的对象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纹理复杂的场景有很好的分割效果,可以获得与语义一致的对象。
张倩张兆杨安平
关键词:运动矢量场视差
交互式立体显示中基于图像拼合的视点合成(英文)
2008年
在立体显示中,视点合成是实现交互性的关键技术,即在三维(3D)场景中通过自由选择视点而获得环视能力。本文将视点插值和基于图像拼合的视点变形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中间视合成算法。首先均匀化原始立体图像对;然后只对前景对象区域进行视差估计以提高视差匹配的速度和精度;接着确定左右视点中的可靠区域,根据可靠区域生成过渡中间视点;最后,采用视点插值结合变形的方法,由过渡视合成中间视点。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中间视点图像质量良好,而且合成速度也明显提高。本文算法可用于实时3D视频应用的交互式立体显示,可以实现任意视点的实时绘制。
安平张兆杨刘苏醒
关键词:视点合成图像拼合
基于多视点图像的摄像机自标定(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摄像机标定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关键技术,其中的自标定算法就是仅通过一系列的图像来计算摄像机的内参数。Kruppa方程法不仅需要计算基础矩阵还要计算随着图像的不同而改变的外极点。Hartley推导出的基于基础矩阵的简单形式,不需要计算外极点。根据这种形式将摄像机的自标定转化为数学上求代价函数最小化的问题。对于多视图像进行加权,其中的加权因子和计算的基础矩阵以及匹配点的准确性有关,进而构成联合的摄像机自标定算法。本文算法不需要计算变化的外极点,并通过遗传算法来实现其最优化问题,简单易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可作为一种通用的标定工具,用于摄像机阵列的标定。
郭秋艳安平张兆杨
关键词:自标定基础矩阵遗传算法
用于3DTV的图像绘制技术被引量:7
2010年
针对3DTV的应用,对深度图像绘制技术(DIBR)、光线空间表示法和光场绘制法这3类绘制方法分别提出了改进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新生成视图质量良好,可以用于3DTV系统的交互式场景渲染。
安平张倩鞠芹王贺张兆杨
关键词:三维电视图像绘制光场
基于视差稠密化的视图合成
2010年
针对现有三维视频处理系统需要有较高的传输带宽才能合成高质量的中间视图像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解码端中间视合成方法,该方法仅利用解码端获得的稀疏视差场来合成高质量的中间视图像,这有助于减少传输带宽。该方法以解码端获得的稀疏视差场作为初始值,通过均值偏移算法和总体最小二乘法对其作后处理,获得解码端的稠密视差场,从而合成解码端高质量的中间视画面。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仅利用稀疏视差场在解码端获得到平滑稠密视差场和高质量的中间视图。
张倩安平张兆杨吕朝辉
关键词:视差图像分割均值偏移算法
基于二项式R-D模型的多视点视频码率控制算法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目前尚未深入研究多视点视频编码(MVC)码率控制的状况,在分析现有视频码率控制中率失真模型的不足和多视点视频编码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率失真(R-D)模型的多视点视频编码码率控制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是先根据视差预测和运动预测的结构关系,将所有图像分成6种类型的编码帧,并改进二项式率失真模型,然后根据已编码信息进行视点间、帧层、基本单元层比特分配与码率控制。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目前采用固定量化参数的JVT的MVC相比,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多视点视频编码的码率,同时保持高效的编码效率。
严涛安平张兆杨沈礼权王贺
关键词:码率控制比特分配率失真模型
3D多视点立体显示及其关键技术(英文)被引量:8
2008年
作为基于DTV/ HDTV的二维(2D)显示之后的下一代视频显示技术,三维(3D)多视点立体显示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为建立多视点立体显示系统,阐述了相关的关键技术,包括:光场表示模型和光场获取系统、高效的与现行视频标准兼容的多视点编码和传输方法、解码端任意位置视点的高效绘制方法、3D显示技术以及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针对上述关键技术,分析了当前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自由立体显示的3D视频处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张兆杨安平刘苏醒
关键词:多视点视频编码
DIBR中基于平面扫描的深度重建方法(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提出一种DIBR中基于平面扫描法的深度重建方法,与立体深度重建算法和基于图像的视觉壳算法不同,本文进一步改进平面扫描算法,无需任何场景的几何先验知识,而是利用每个像素点的深度信息合成真实场景的虚拟视点。当输入图像映射至相互平行的虚拟深度平面时,采用"动态判决方法"来计算像素间的色彩一致度;并在虚拟视合成中采用了基于视向权重策略的新视点重建方法。本文算法获取的深度信息更为精确,虚拟新视点的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刘苏醒安平张兆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