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3)

作品数:31 被引量:564H指数:18
相关作者:孙志高牟晓杰于君宝王玲玲毛培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湿地
  • 13篇黄河
  • 13篇黄河口
  • 13篇黄河三角洲
  • 12篇土壤
  • 8篇碱蓬
  • 7篇滨岸潮滩
  • 7篇滨海湿地
  • 5篇
  • 5篇潮滩湿地
  • 5篇翅碱蓬
  • 4篇生境
  • 4篇生态系统
  • 4篇湿地土壤
  • 4篇不同生境
  • 3篇土壤氮
  • 3篇群落
  • 3篇芦苇湿地
  • 3篇空间分布特征
  • 3篇滨岸

机构

  • 26篇中国科学院烟...
  • 2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3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山东黄河三角...
  • 5篇滨州学院
  • 5篇厦门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鲁东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山东省林业科...
  • 1篇山东省黄河三...
  • 1篇休斯敦大学

作者

  • 19篇孙志高
  • 18篇牟晓杰
  • 14篇于君宝
  • 12篇王玲玲
  • 9篇毛培利
  • 8篇孙万龙
  • 7篇韩广轩
  • 6篇陈小兵
  • 6篇宋红丽
  • 6篇姜欢欢
  • 6篇董洪芳
  • 5篇管博
  • 5篇王光美
  • 4篇吴立新
  • 4篇杨利琼
  • 4篇栗云召
  • 4篇邢庆会
  • 4篇孙文广
  • 3篇朱敏
  • 3篇单凯

传媒

  • 5篇湿地科学
  • 4篇草业学报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土壤通报
  • 3篇环境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生境下翅碱蓬硫元素的季节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2008年5-11月,对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生境下翅碱蓬(Suaeda salsa)硫(S)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潮滩翅碱蓬(JP1)和低潮滩翅碱蓬(JP2)各器官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JP1>JP2;JP1和JP2地上与地下部分比值的变化较为一致,整体表现为JP2>JP1;二者枯落物量呈递增变化;JP1和JP2叶、茎和枯落物中的全硫(TS)含量在生长季波动变化明显,整体呈先增后减变化,而根中的TS含量在生长季呈递减变化,符合指数衰减模型;二者不同器官及枯落物的TS累积量和S累积速率(VS)季节变化明显,JP1地上部分的TS累积量和VS明显高于JP2,且二者地上部分的TS累积量和VS均明显高于地下;JP1和JP2不同部分的S分配比差异明显,其中叶的分配比最高,分别为(38.34±16.19)%和(66.27±12.09)%,说明叶是翅碱蓬重要的S累积器官。结果显示,翅碱蓬的生态学特性和其所处生境的水盐状况对JP1和JP2生物量、TS含量、累积量、累积速率、分配比均具有重要影响。
孙万龙孙志高林光辉牟晓杰王玲玲
关键词:翅碱蓬黄河口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N_2O排放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0年
滨海湿地作为陆地和海洋过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源N的一个重要"汇",其N2O排放对于大气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综述了滨海湿地系统N2O通量特征、排放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动态。当前滨海湿地N2O的排放研究主要集中在N2O排放规律、"源/汇"功能评估、硝化-反硝化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的探讨上。影响滨海湿地N2O排放的因素主要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水文过程、生物群落及人类活动等。鉴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其在今后研究中应亟需加强的领域包括:①长时间尺度N2O排放规律及"源/汇"功能评估;②多因子交互作用对N2O排放的影响;③植被本身N2O排放规律及影响机制;④N2O排放模型表征;⑤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N2O排放的影响。
孙志高牟晓杰王玲玲
关键词:N2O排放影响因素滨海湿地
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28
2012年
2009年5月,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潮滩湿地土壤的TC、TN和C/N含量具有明显的水平变异性,自表层向下均呈显著降低趋势,总体表现为TN>C/N>TC。潮滩湿地土壤不同土层TN和C/N含量的水平分布空间结构明显,分别符合不同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且具有强烈/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性均以向低潮滩延伸且受潮汐涨落影响较大的方向为最大,自然结构因素在引起TN和C/N空间异质性中的贡献占优,随机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潮滩湿地土壤不同土层TN和C/N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表层土壤的TN含量向低潮滩延伸方向形成明显斑块低值区,边缘则形成斑块高值区,而不同土层的C/N以及亚表层的TN则与之相反。研究发现,微地貌特征和潮汐微域物理扰动强度是导致空间异质性的重要随机因素,而水盐条件、土壤类型和潮汐物理扰动是重要结构因素。湿地有机质来源以陆源为主,且越靠近海的方向,潮滩湿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受陆源的影响越大。
牟晓杰孙志高刘兴土
关键词:黄河口潮滩湿地
三江平原典型小叶樟湿地土壤氮的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20
2009年
选择三江平原不同水分带上的小叶樟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土壤(草甸沼泽土和腐殖质沼泽土)中各形态氮在不同时期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草甸沼泽土和腐殖质沼泽土的剖面特征以及不同时期各形态氮的垂直分布特征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二者全氮、有机氮和碱解氮的垂直分布特征主要受制于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硝态氮和铵态氮主要与不同时期土壤水分条件差异及其引起的不同质地土层硝态氮的垂直淋失和对铵态氮的吸附程度有关;两种土壤的各形态氮在不同时期均存在较高的垂直变异性,原因主要与上下层土壤影响氮分布的主导因素差异有关;两种土壤的氮储量及其分布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前者0~80cm土层的氮储量(1.94kgm-2)明显高于后者(1.38kgm-2),前者的氮储量主要集中于0~40cm土层(1.06kgm-2,占76.36%),后者则主要集中于0~30cm土层(1.15kgm-2,占59.10%)。
孙志高刘景双
关键词:土壤三江平原
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60
2010年
了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有机碳状况是开展我国典型砂质和淤泥型海滩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湿地生态修复研究的基础,通过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新生滨海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湿地植物碳含量差异性不大,而植物碳密度变化幅度较大,且其空间变化趋势与植物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均呈M型.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范围在0.75~8.35g·kg-1之间,明显低于淡水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趋势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pH值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呈负相关,土壤TN、C/N、含盐量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线性正相关性,而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TN、C/N、pH值、含盐量与植物碳密度相关性不显著.
董洪芳于君宝孙志高牟晓杰陈小兵毛培利吴春发管博
关键词:滨海湿地有机碳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钙、镁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以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物群落下湿地土壤Ca、Mg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中Ca、Mg含量沿群落演替方向呈波动变化,其水平变异性较大,所有土层均为中等变异(C.V>10%),但Ca的变异性明显大于Mg。Ca的垂直变异性较大,大部分采样点的变异系数在10%以上,属中等变异。影响土壤Ca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风化迁移以及垂直淋失。比较而言,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中Mg的垂直分布差异不大,其主要受制于湿地土壤水盐条件和成土母质。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的Ca、M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二者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硫之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发现,植被对调整湿地Ca、Mg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从而为湿地Ca、Mg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孙文广孙志高牟晓杰王玲玲孙万龙宋红丽姜欢欢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CA
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被引量:57
2011年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和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其原始性、脆弱性和作为珍稀濒危鸟类重要栖息地的作用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着眼于当前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问题及变化趋势,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阐明了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基本框架和关键技术,明确了下一步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主要任务,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措施与建议。
孙志高牟晓杰陈小兵王玲玲宋红丽姜欢欢
关键词:湿地黄河三角洲
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磷、硫的分布特征被引量:26
2010年
以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群落覆盖下湿地土壤中磷、硫的变化特征及其储量状况。结果表明,植被群落的变化能够影响土壤中磷、硫的含量,但影响程度不同。沿植物群落演替方向,土壤全磷含量差异不显著,变异系数较小,而全硫含量受影响显著,呈"S"型波动变化;在垂直分布特征方面,全磷的差异程度不大,表明土壤中磷含量主要取决于成土母质,相对而言,硫的垂直分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采样点的变异系数在10%以上,属中等变异,其分布特征主要受制于土壤有机质的分布;两种元素的储量及其分布状况受植被群落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植被群落土壤的磷储量及其分布状况差异不大,均在0.32kg/m2(0—60cm)附近波动;而不同土壤中硫储量存在较大差异,沿演替方向呈"S"型波动变化,最高值0.33kg/m2(光滩,0—60cm),最低值0.17kg/m2(演替末期,0—60cm),但其分布状况差异不大。研究结果表明,植被对调整湿地磷、硫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故可根据生源元素的循环选择适宜的植物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为湿地生态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孙万龙孙志高牟晓杰王玲玲
关键词:群落演替湿地土壤
黄河口翅碱蓬湿地土壤氮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1
2013年
2009年4~11月,选择位于黄河口滨岸中潮滩和低潮滩上的翅碱蓬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湿地土壤氮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湿地不同土层的NO3--N、NH4+-N和TN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但不同类型湿地之间差异较大。二者NO3--N、NH4+-N含量的季节差异主要与其所受潮汐影响程度及其引起的无机氮物理运移和对NH4+-N吸附能力的差异有关。二者在7月较低的NO3--N含量主要与植物对土壤中有效氮的大量吸收与利用有关,而8月较高的NO3--N、NH4+-N含量主要与此间土壤有机氮矿化较强有关。两种湿地不同土层的TN含量与C/N的季节变化规律整体相反。二者TN含量的差异主要受制于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分布以及潮汐的影响状况,而C/N的差异主要与两种湿地在不同时期受陆源的影响程度有关。
牟晓杰孙志高刘兴土
关键词:黄河口土壤
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表现型翅碱蓬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2
2010年
2008年5-11月,对黄河口滨岸潮滩2种表现型翅碱蓬的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潮滩翅碱蓬(JP1)和低潮滩翅碱蓬(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均具有明显季节动态,总体表现为JP1>JP2,且均符合抛物线模型。二者枯落物量均呈递增变化,符合指数增长模型;JP1、JP2不同部分K、Ca、Mg含量的变化模式差异较大,其中K含量大多符合抛物线/线性模型,而Ca、Mg含量大多呈Gauss曲线变化;JP1、JP2不同时期各部分的K、Ca、Mg含量差异明显,其中JP1根、叶和枯落物的K、Ca、Mg含量大多高于JP2,而JP2茎的Ca、Mg含量则高于JP1;JP1、JP2不同部分K、Ca、Mg的相关性、储量及累积速率差异明显,茎、叶分别为JP1、JP2K的主要储库(43.02%±20.80%和48.03%±4.31%),而叶均是Ca、Mg的主要储库(40.38%±18.34%,50.58%±20.73%和62.96%±10.56%,58.02%±10.62%);JP1、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其K、Ca、Mg含量、储量、累积速率的变化及差异主要与其生态学特性、不同器官营养功能及所处生境的水盐状况有关。
牟晓杰孙志高王玲玲孙万龙
关键词:CA黄河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