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12)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3
相关作者:范奉鑫阎军王伟伟李成钢李成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海底
  • 1篇单点
  • 1篇地貌
  • 1篇地貌形态
  • 1篇多波束
  • 1篇多波束系统
  • 1篇油管
  • 1篇油管道
  • 1篇输油
  • 1篇输油管
  • 1篇输油管道
  • 1篇稳定性
  • 1篇茂名港
  • 1篇缓流
  • 1篇管线
  • 1篇海底地貌
  • 1篇海底地形
  • 1篇海底管线
  • 1篇海底输油
  • 1篇海底输油管道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范奉鑫
  • 2篇阎军
  • 1篇李成钢
  • 1篇张捷扬
  • 1篇陈长安
  • 1篇庄丽华
  • 1篇栾振东
  • 1篇王伟伟
  • 1篇李成钢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地貌形态对海底管线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以东方1-1平台海底管线路由区为例,多次对该路由区多波束测深、旁扫声纳、浅地层剖面、土质、海流及海底过程的原位监测调查数据和收集的波浪、海流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在水动力条件的作用下,海底会产生沉积物的侵蚀、搬运和沉积等过程,这些过程对海底地貌有重要的改造作用,会对管线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提出管线铺设需预先了解水下环境的动力条件的规律,识别沿拟定管线路由区可能存在的海床运动和波流冲刷的地质灾害,找到地貌形态对海底管线稳定性影响的原因。进而提出根据不同情况的解决对策,有效地减少地貌形态对海底管线稳定性影响。
栾振东范奉鑫李成钢陈长安张捷扬
关键词:海底管线海洋地质灾害海底地形海底地貌
茂名30万吨级单点码头输油海管悬空段人工海草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2006年11月在茂名海底输油管线悬空路段成功完成人工海草的海底种植安装,2007年4月通过潜水人员水下检测、海流测量等工作,检查了海底人工海草的状态。检测发现,人工海草尚未被破坏时,确实具有明显降低海流流速和促进泥沙淤积的功能。1.0 m高的人工海草实际效果要好于0.5 m高的人工海草;尽管海草草体已吸附了大量悬浮泥沙,多数海草出现倒伏和部分掩埋的现象,但仍然可降低流速15%-20%;人工海草垫直接铺设于海底管线之上,比铺设于海底管线之一侧更有利于管线的保护。
庄丽华阎军范奉鑫黄健福杨存
关键词:促淤缓流茂名港海底输油管道
海南岛西南海底沙波活动及底床冲淤变化被引量:38
2007年
为了研究沙波迁移对底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2004—2006年连续3年的多波束海底地貌扫描数据,得出研究区域海底沙波的波长为5.8-91.8 m,波高0.1-4.3 m,陡峭度0.013-0.12,对称指数0.32-6.52。沙波的移动速率最大48.8 m/a,移动方向在研究区域西部为SE向,中部呈往复迁移,东部为NW向;沙波不同部位的迁移速率不同,一般的沙波尾翼迁移速率较大;同一组沙波存在反向扭转迁移的现象,反向扭转迁移的轴线位于研究区域沙脊的脊线附近,这种反向迁移不仅与底层流作用有关,还与海底地形关系密切;西部海底底床处于侵蚀状态,局部最大侵蚀量可达1.3 m,东部处于堆积状态,最大堆积量达2.8 m。
王伟伟范奉鑫李成钢阎军
关键词:多波束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