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0632009)

作品数:34 被引量:179H指数:9
相关作者:林培政刘叶郭进强罗炳德赵卫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病毒
  • 19篇湿热
  • 15篇湿热证
  • 15篇热证
  • 11篇流感
  • 11篇病毒性
  • 10篇肺炎
  • 9篇流感病毒
  • 8篇毒性
  • 7篇清胆汤
  • 7篇蒿芩清胆汤
  • 7篇小鼠
  • 7篇病毒性肺炎
  • 6篇登革病毒
  • 5篇病毒感染
  • 4篇动物
  • 3篇动物模型
  • 3篇毒性肝炎
  • 3篇禽流感
  • 3篇流感病毒性肺...

机构

  • 2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2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甘肃省中医院
  • 2篇顺德职业技术...
  • 2篇厦门大学
  • 2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东省实验动...

作者

  • 22篇林培政
  • 11篇刘叶
  • 10篇郭进强
  • 9篇罗炳德
  • 9篇赵卫
  • 8篇张玲
  • 8篇汤朝晖
  • 5篇王晓萍
  • 5篇苏丽贤
  • 4篇吴智兵
  • 4篇文小敏
  • 4篇万为人
  • 4篇李玉静
  • 4篇朱利
  • 3篇杨运高
  • 3篇潘沅
  • 2篇林兴栋
  • 2篇何金洋
  • 2篇张文炳
  • 2篇赖鹏华

传媒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医药信息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新中医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药材
  • 1篇天津中医药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蒿芩清胆汤和玉屏风散对流感病毒感染湿热证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应用蒿芩清胆汤和玉屏风散对流感病毒感染湿热证模型进行治疗,比较用药前后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平衡的变化,初步探讨两种中药方法各自对改善小鼠免疫功能的特点,为两者更深一层差异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方法:将7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蒿芩清胆汤组和玉屏风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浓度,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酶标仪测定IL-4/IFN-rOD值,并通过换算得出其浓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两组中药方剂均能升高CD3+CD4+/CD3+CD8+(P=0.001,0.04),且玉屏风散比蒿芩清胆汤效果略明显;而在Th1/Th2细胞平衡中,两种中药方剂均能降低IL-4/IFN-r浓度(P=0.006;P=0.03),蒿芩清胆汤较玉屏风散作用显著。结论:两种中药方法均能改善模型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和Th1/Th2细胞平衡,但效果有所不同,初步认为两者可能在对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和Th1/Th2细胞平衡的信号转导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苏丽贤汤朝晖刘叶万为人郭进强罗炳徳林培政
关键词:蒿芩清胆汤玉屏风散流感病毒湿热证T淋巴细胞亚群
甘露消毒丹干预小鼠病毒性肝炎湿热证Toll受体通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使用清热祛湿类代表方甘露消毒丹干预病毒性肝炎湿热证小鼠,通过研究Toll受体通路中TLR2、TLR4、NF-κBp65的表达变化,探讨清热祛湿法干预温病湿热证的药效机制及可能作用靶点。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肥甘饮食+湿热环境+病毒MHV-A59感染造模)、治疗组(模型组使用甘露消毒丹干预)、安慰剂组(模型组使用生理盐水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TLR2、TLR4、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TLR2、TLR4、NF-κBp65基因的mRNA含量。结果甘露消毒丹能降低湿热证小鼠体温,增加小鼠耗食量、饮水量,对TLR2、TLR4、NF-κBp65蛋白及mRNA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结论清热化湿法能够抑制TLR2、TLR4、NF-κBp65的表达,通过保护细胞膜,减轻炎症反应而发挥治疗温病湿热证的效应。
张志明刘叶林培政
关键词:甘露消毒丹湿热证NF-ΚBP65
小青龙汤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140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炎、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加减辅助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分析。结果治疗7d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4.3%,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在老年肺炎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老年肺炎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赵方方王松珍桑凤梅
关键词:小青龙汤老年肺炎临床疗效
登革病毒E蛋白区基因组特征和血清学分型相关性分析
2008年
[目的]比较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E蛋白型特异性抗原表位所在区域对应的基因序列差异,以期发现登革病毒的基因组特征和血清学分型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一种新的基因分型方法。[方法]利用DNAstar数据包中的Edit-seq将E蛋白中的型特异性抗原表位所对应的基因从登革病毒的全基因组中截取出来,再用ClustalX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找出型内保守型间变异的基因,探索一种新的基因分型方法。[结果]E蛋白型特异性抗原表位276-281位氨基酸和E基因1387位碱基高度保守,型内完全相同,型间不同。[结论]E蛋白型特异性抗原表位276-281位氨基酸和E基因1387位碱基可以作为登革病毒分型的依据。
张玲赵卫朱利龙北国贡树基叶惠媚陈创彬
关键词:登革病毒基因分型血清学分型
复合因素对小鼠病毒性肝炎湿热证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小鼠病毒性肝炎的湿热证模型,为中药应用于湿热证治疗提供模型基础。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湿热组、病毒组、模型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肝脏病毒含量。对各组小鼠进行症状、肝功能、肝脏病理学改变等方面比较。结果病毒组、模型组小鼠的肝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2组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以模型组病变更严重。用RT-PCR检测造模后血清病毒滴度,病毒组、模型组无明显差异,病毒含量2.9×104~5.5×104拷贝数/mL。结论初步构建小鼠病毒感染的湿热证模型,该模型的发病条件、病变程度及主要症状、体征均近似于中医湿热证特征,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志明刘叶林培政李华峰
关键词:肝炎病毒动物模型湿热证小鼠
藏茵陈对小鼠冠状病毒性肝炎细胞caspase-3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小鼠冠状病毒性肝炎肝细胞中caspase-3介导的凋亡机制变化,探讨藏茵陈对其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藏茵陈组,造模成功后用赖氏法测定小鼠血清肝功能2项,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用酶标仪检测肝匀浆caspase-3活性,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Fas和caspase-3 mRN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T、AST活力分别为(225.349±9.904)、(180.823±17.34)U/L,明显升高;病理切片显示肝脏损伤明显,caspase-3活性(0.371±0.051)、Fas和caspase-3 mRNA含量(1.93±0.08、0.867±0.102)均明显升高;藏茵陈干预后ALT、AST分别为(181.906±20.164)和(139.824±12.153)U/L,Fas和caspase-3 mRNA含量为(1.673±0.047)和(0.518±0.103),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病理切片显示,藏茵陈组小鼠肝脏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有所改善。结论 Fas诱导的caspase-3细胞凋亡可能是小鼠冠状病毒性肝炎的致病机制之一,藏茵陈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并改善肝脏损伤程度。
苏丽贤汤朝晖罗炳徳林培政万为人郭进强
关键词:藏茵陈FASCASPASE-3
蒿芩清胆汤对小鼠病毒性肺炎湿热证的免疫炎症机制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对病毒性肺炎湿热证小鼠流感病毒H1N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蒿芩清胆汤对小鼠免疫炎症的调节机制。方法:将8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湿热证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及蒿芩清胆汤高、中、低剂量组,建立小鼠病毒性肺炎湿热证模型,分别予蒿芩清胆汤高、中、低剂量及利巴韦林灌胃,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死亡率,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TNF-αmRNA、IL-6mRNA及肺组织H1N1mRNA含量。结果:湿热证模型组动物死亡率最高,蒿芩清胆汤高剂量组动物死亡率最低。蒿芩清胆汤高剂量组肺组织病变最轻,各组病理形态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蒿芩清胆汤高剂量组在下调H1N1mR-NA、TNF-αmRNA、IL-6mRNA方面,与湿热证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有下调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下调TNF-αmRNA、IL-6mRNA的表达,减轻免疫炎症反应,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保护作用,蒿芩清胆汤高剂量组效果明显。
谢丽英王晓萍吴智兵林培政曾征伦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甲1型流感病毒湿热证蒿芩清胆汤免疫炎症小鼠
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小鼠TLR-7介导信号通路的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人工气候模拟,观察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小鼠Toll样受体7(TLR-7)介导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病毒性疾病湿热证的物质基础。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单纯湿热组10只、湿热模型组15只、单纯病毒组15只。单纯湿热组:全程高脂饲料喂养,连续10天置于气候箱;湿热模型组:全程高脂饲料喂养,连续10天置于气候箱,第11天接种病毒,接种病毒后不再置入气候箱;单纯病毒组:全程普通饲料喂养14天,不置入气候箱,第11天接种病毒1次,继续喂养3天,第15天处死采集标本,每组随机选取8个样本检测,比较各组TLR-7、核因子-κB(NF-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mRNA表达水平。结果湿热模型组TLR-7、MyD88、NF-κB三者mRNA表达水平较其他3组增高,但TLR-7、MyD88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κB水平湿热模型组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结论湿热因素干预能上调TLR-7介导信号因子,尤其是下游信号因子NF-κB,从而激发Tol1-NF-κB信号通路,导致湿热模型组小鼠肺脏病变程度较单纯病毒组重。
赖鹏华林培政王晓萍刘叶陈银环张奉学何金洋
关键词:流感病毒髓样分化因子88
登革病毒感染湿热证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根据中医理论建立登革热湿热证动物模型,并对模型加以评价。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高糖高脂饲料+高温仓+感染因子登革病毒(DEN),建立研制登革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观察小鼠一般生物学状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给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从病因、症状、体征、实验指标及中药治疗反证等方面评价模型。结果:动物模型符合登革热病的特点,未改变登革热模型的关键指标(湿热毒组病毒测定G值:32.70),同时模型小鼠出现明显湿热证客观指标的变化(P<0.01),经中药复方治疗后,上述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复合因素接种DEN,可建立小鼠感染模型,为研究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的效果和机制提供了较为合适的动物模型。
李玉静赵卫张玲熊建英张文炳杨运高文小敏林培政
关键词:登革热动物模型
蒿芩清胆合剂治疗湿热证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合剂治疗湿证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114例湿热证型的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汤剂蒿芩清胆合剂和安慰剂淀粉颗粒,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和安慰剂谷麦芽合剂,疗程均为3 d。[结果]治疗组疾病总有效率为(98.36%)和证候总有效率(98.36%)均高于对照组(90.57%、92.4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蒿芩清胆合剂可作为岭南地区治疗湿热证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有效方药。
陈银环钟嘉熙林培政吴智兵林兴栋刘叶
关键词:湿热证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评价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