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ZZ018)
- 作品数:21 被引量:99H指数:6
- 相关作者:孙发锋马润凡霍海燕李占乐韩恒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和方式被引量:9
- 2011年
- 无论从学理上、参与效果上还是利益取向上,中国公民社会都有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必然性。公民社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可以划分为人大政协、政府机关、公共舆论、个人接触和司法裁决五种。现阶段,不论是中国公民社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还是方式,都存在着单一、不足的特点,呈现出相当的不均衡性。
- 李占乐
- 关键词:公民社会民间组织公共政策制定
- 中国公民社会政策参与的主要特征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公民社会政策参与的特征主要是:参与动机是实现、维护、增进特定群体的利益或公共利益;参与方式以舆论参政和人格化参与为主;参与意向是构建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合作关系;参与领域从回避敏感政策问题到逐步介入敏感政策问题;参与主要指向行政部门。
- 孙发锋
- 关键词:公民社会
- 中国公民社会参与视角下的政策过程被引量:1
- 2011年
- 参与——回应构成了公民社会与政策过程的互动机理,呈现出三种模式。公民社会参与政策过程受到条件和变量的制约,具有鲜明的特点。日益活跃的中国公民社会积极参与政策过程,对政策过程产生了双重影响。目前我国公民社会参与或影响政策过程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需要一系列制度创新,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成熟和政策过程变革。
- 霍海燕
- 关键词:中国公民社会社会参与舆论影响草根组织社会成长突发公共危机
- 发育失衡的公民社会——基于公民社会三层内涵的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主流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公民社会已经兴起,对此有所质疑。通过梳理近代以来西方公民社会的理论,我们看出公民社会的三层内涵:经济层面上的公民社会、社团层面上的公民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公民社会。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现状是经济层面上的公民社会已经出现,但社团层面上的公民社会以及文化层面上的公民社会远没有发展壮大,中国的公民社会是一个发育失衡的公民社会。
- 韩恒
- 关键词:公民社会社团公共领域
- 公民社会政策参与视野下的我国民间组织发育问题探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缓慢,我国民间组织呈现出"弱小化""、行政化""、营利化"等特征。民间组织的弱小化、行政化、营利化是我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主要障碍,也是公民社会政策影响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 孙发锋
- 关键词:民间组织公民社会
- 影响中国公民社会政策参与范围的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公民政策参与已成为现代政府推动公共事务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但在公民社会的利益取向及其对政策过程的关注度、政策过程的开放程度、参与的成本与效率因素以及政府的信任程度等五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中国公民社会实际参与和影响政策过程的范围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这不但会影响中国公民社会成为政策过程中一股正向有序的建设性力量的进程,而且易制约具有民意基础的政策过程的良性运行。因此,在追求和实现政府善治和社会和谐双重发展目标的当下,对上述五大因素的分析和探究显得尤为必要。
- 马润凡
- 关键词:中国公民社会影响因素
- 非均衡性:当前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主要特征被引量:3
- 2011年
- 在公民社会的选择性政策参与取向、政策过程的开放程度和制度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等三个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非均衡"特征比较凸显:实际参与和影响政策过程的范围不均衡;官办组织与草根组织影响政策过程的方式选择不均衡;影响政策过程的效能不均衡。这种非均衡特征的存在,不但会影响公民社会政策认同功能的提升,而且易破坏政策过程民主化的进程。但在中国公民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均与国家主动让渡的空间密切相关的生发逻辑下,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日臻成熟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日渐深入,以上影响因素都将随着国家与社会间合作共赢关系的逐渐形成而被破解。由此,由"非均衡"走向"均衡",将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基本趋向。
- 马润凡
- 关键词:中国公民社会非均衡性
- 制度供给视阈下的公民政策参与被引量:4
- 2011年
-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是典型的政治行为,必然受到国家相关制度的约束。制度供给是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策制定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历来重视政治生活中的公民参与,在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方面已经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但也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效率不高的问题。回应公民的参与需求,扩大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就必须加快制度供给的创新。
- 霍海燕
- 关键词:公民参与
- 政府回应:发挥中国公民社会政策影响力的关键环节被引量:7
- 2010年
- 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政府愈来愈重视对公民社会政策参与的回应性。群众路线的要求、保持政治系统的稳定、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和提高政策的可接受性是政府增强对公民社会回应性的重要动因。而政府回应公民社会的主要模式有三种,即"建言—回应"模式、"引导—回应"模式、"维权—回应"模式。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有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政策自主性。
- 孙发锋
- 关键词:政府回应公民社会
-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化及其影响被引量:17
- 2007年
- 我国至今仍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根源于各类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化。概括了非营利组织行政化的表现,论述了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化根源于经济转型、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分析了非营利组织行政化对民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权力行使以及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的影响。
- 杨朝聚
-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行政化政府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