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SQ10008)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陈祥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知识
  • 2篇游牧
  • 2篇本土知识
  • 1篇新疆哈萨克族
  • 1篇知识价值
  • 1篇人类学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人类学
  • 1篇气象
  • 1篇气象预测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哈萨克族
  • 1篇本土
  • 1篇草原

机构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3篇陈祥军

传媒

  • 1篇开放时代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游牧生态-环境知识与草原可持续发展——以新疆阿勒泰哈萨克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游牧生态-环境知识是一套关于游牧民与草原、牲畜之间关系的知识、实践和信仰的延续性体系。它以游牧生计为基础,以牲畜和草原为主体,并包含一套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规范人们行为规则的知识。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富蕴县的哈萨克游牧民的实地调查,把游牧生态-环境知识纳入人类学本土知识体系研究的序列之中,探讨其在保护和维持游牧民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关系中的意义。游牧生态-环境知识是哈萨克游牧知识体系里的核心部分,也是这套本土知识体系的信仰或精神层面,它根植于游牧民对草原上一切生物的认识。基于此,游牧民在长期与草原、牲畜的互动中,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的生计系统与文化系统,并在游牧生态-环境知识的指引下维系着游牧民对草原的永续利用。
陈祥军
关键词:游牧草原可持续发展
知识与生态:本土知识价值的再认识——以哈萨克游牧知识为例被引量:16
2012年
任何一种知识的产生、发展直到形成一种体系,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现实社会中同样一种事物,不同地域环境里生活的人们常常对其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解释及利用方式,究其原因是受制于各自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因此,世界上各个民族或族群的知识都是在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的,即使新知识的产生也是基于实践和原有的知识经验。本文研究的本土知识——游牧知识根源于草原,是哈萨克游牧民长期在与草原、牲畜的互动中,共同构建的一套知识体系。本文以哈萨克游牧知识为个案,主要在游牧社会的框架内阐述游牧知识的本土性特点,分析游牧知识与生态的关系,以此重新认识游牧知识在当下牧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陈祥军
关键词:本土知识
从生态人类学视角研究本土知识——以新疆哈萨克族气象预测知识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草原上气候是影响游牧业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哈萨克族游牧民通过观察家畜、植物及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微妙变化,经过长期积累与世代传承而逐渐形成一套气象预测知识。它是哈萨克族本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与草原、牲畜的互动中共同构建的一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今天它在指导牧业生产生活及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等方面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哈萨克族游牧民这套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本土知识是最重要的抗灾保障,也是游牧业永续发展最稳妥的基础。
陈祥军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本土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