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70200)

作品数:14 被引量:168H指数:7
相关作者:徐世晓赵亮徐田伟陈懂懂葛世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草甸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绵羊
  • 3篇牧区
  • 3篇放牧
  • 3篇高寒草甸
  • 3篇补饲
  • 3篇藏系绵羊
  • 2篇生态系统呼吸
  • 2篇温室气体
  • 2篇高寒草地
  • 2篇高寒牧区
  • 2篇草地
  • 1篇单播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冬季放牧
  • 1篇氧化亚氮
  • 1篇养分
  • 1篇生产力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青海省工程咨...
  • 1篇武威职业学院

作者

  • 14篇徐世晓
  • 8篇赵亮
  • 7篇徐田伟
  • 6篇陈懂懂
  • 6篇葛世栋
  • 5篇赵新全
  • 5篇李奇
  • 3篇李冰
  • 3篇刘哲
  • 2篇胡林勇
  • 2篇乔春连
  • 2篇赵娜
  • 2篇邹小艳
  • 2篇翟文婷
  • 2篇王基恒
  • 1篇汪诗平
  • 1篇周华坤
  • 1篇李婧梅
  • 1篇李英年
  • 1篇曹慧

传媒

  • 3篇草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草地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季放牧对高寒草甸生长季NEE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本研究于2011年冬季对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进行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并于2012年5月到10月之间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密闭式箱法,对其生长季NEE、Reco和GPP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NEE、Reco和GPP均表现明显的月际变化,NEE在整个生长季的变化趋势呈"U"型,Reco和GPP为单峰型变化趋势;2放牧活动对NEE、Reco和GPP均产生影响,放牧能够促进NEE提早达到最大值;3在中度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的NEE和GPP具有最大值,有利于维持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较高的碳汇水平。
李冰葛世栋徐田伟徐世晓李善龙
关键词:冬季放牧生态系统呼吸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碳流失原因、增汇原理及管理实践被引量:13
2014年
针对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汇管理,本文通过分析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碳流失原因,认为过度放牧是引起系统碳流失的主要因素,而气候变化和土壤养分对系统碳汇没有显著影响;适度利用和维系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有利于未退化草地固碳功能的维持。依据这些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天然草地"取半留半"、轻/中度退化草地"保原增多"和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类治理"的草地碳汇管理原理。实施退化草地恢复和退耕还草等措施可再次固封以前释放到大气中的碳,转变单一依靠天然草地的传统生产方式为"暖牧冷饲"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可提高饲草料利用效率、降低单位畜产品碳排放和实现系统减排。
赵亮李奇陈懂懂徐世晓周华坤汪诗平赵新全
关键词:高寒草地碳固定
9种牧草对青海同德牧区土壤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对青海省高寒牧区常见的9种多年生牧草单播2年后耕层0~15cm土壤理化(pH、容重(BD)、有机碳(SOC)、全氮(TN)、无机碳(C)及微生物学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氮(Nmic)和群落代谢功能)等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只有在种植披碱草2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所增加,说明与其他草种相比,种植披碱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试验在每年施肥1次的情况下,土壤氮含量仍然偏低,说明此区氮素被过度利用,处于缺乏水平,因此每年增施氮肥数量、频率以及时间上应加强管理。通过对不同牧草种植区土壤各因子的聚类分析,发现贫花鹅观草、无芒雀麦、紫野麦草和扁穗冰草之间相似度较高,表明其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较为接近,故在大面积种植的时候可根据牧草地上生物量/质量的高低进行选择性播种。从土壤质量方向考虑,种植杂花苜蓿、红豆草和西北羊茅不利于土地的改良。
陈懂懂李奇刘哲刘力华翟文婷徐世晓赵新全赵亮
关键词: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
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净生态系统交换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放牧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之一。放牧强度不同,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NEE的影响也不同。为揭示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气体交换的变化规律,同时为生态系统碳收支核算提供基本数据,本研究于2012年5-10月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密闭式箱法,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气体交换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量(Reco)和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GPP)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NEE在整个生长季的变化趋势呈"U"型,Reco和GPP为单峰型变化趋势;2)从5月中旬到9月中旬,NEE为负值,表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CO2净吸收;3)在放牧率为50%的中度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的NEE和GPP具有最大值,表明中度放牧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碳汇水平。
李冰葛世栋徐田伟徐世晓李善龙
关键词:放牧强度生态系统呼吸
牧归后补饲精料对冷季藏系绵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为揭示冷季牧归后补饲精料对藏系绵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60只体况相近的3岁藏系绵羊(公母各半)随机分成单一放牧组和归牧补饲组,每组公、母羊各15只。单一放牧组羊只采用冷季单一放牧,牧归补饲组羊只采用与放牧组相同的放牧活动,并在牧归后按每只150g·d-1的饲喂量补饲某品牌精料补充料,为期70d。结果表明,牧归后补饲精料极显著提高藏系绵羊的前期增量、前期日均增量、后期增量、后期日均增量、全期增量、全期日均增量、增量比例和冷季养殖净收益。牧归补料组公羊的全期增量和增量比例优于母羊,但不同性别羊只对冷季养殖净收益差异不显著。因此,牧归后补饲精料可以提高高寒牧区藏系绵羊冷季增量和养殖收益。
徐田伟吉汉忠刘宏金徐世晓
关键词:高寒牧区藏系绵羊补饲精料
青海湖农场退耕还林草后的土壤碳氮变化被引量:4
2014年
对青海湖农场退耕还林草地以及耕地和天然草地的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及储量、无机氮(N_(inorg))含量、土壤pH等基础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地与耕地和天然草地土壤均偏碱性;退耕地及天然草地土壤容重及N_(inorg)含量均低于耕地;退耕地和天然草地0~5 cm土层C/N显著高于耕地;退耕地和耕地0~5,5~10,10~20 cm土层的SOC和TN含量低于天然草地;退耕还林草9年后各土层SOC和TN含量与耕地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青海湖区持续耕作60多年后,要恢复土壤肥力仍需较长时间;对于0~30 cm土层的SOC及TN储量,退耕地和天然草地与耕地无显著差异,而退耕地与天然草地之间差异显著(P<0.05);耕地、退耕地以及天然草地0~20 cm土壤SOC含量分别占0~30 cm土层SOC储量的68.7%,72.9%和78.6%;0~20 cm土层TN含量分别占0~30 cm土层TN储量的68.7%,72.7%和78.2%;与天然草地相比,按耕地开垦60年计算,0~30 cm耕层内,C的损失率为0.11 t C·a^(-1)·hm^(-2),N的损失率为0.015 t N·a^(-1)·hm^(-2);土壤C和N含量与容重共同决定C和N储量的大小,因此土壤容重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陈懂懂李奇邹小艳赵新全徐世晓蔡海邹婧汝赵亮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69
2015年
植物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及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至今还没有得出一般性规律。本文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的拉脊山(36°21′N,101°27′E,海拔3,389–3,876 m)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沁县军牧场山体(34°22′N,100°30′E,海拔4,121–4,268 m)为研究对象,对植物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以探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及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条山体样带上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海拔的升高,地上生物量线性降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物种丰富度都呈单峰曲线,在中间海拔最大,而Pielou指数随海拔的升高线性增加。结合目前针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研究数据,发现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说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多样性先升高后降低可能是青藏高原物种多样性分布的普遍规律。(2)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在两条山体样带上表现一致:地上生物量随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的升高而线性降低,但与物种丰富度不相关。综合两条山体样带所有样方数据,发现地上生物量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不相关,而随物种丰富度的升高线性增加。结合目前在青藏高原的相关研究数据,发现地上生物量与物种丰富度呈S型曲线(logistic model)。
刘哲李奇陈懂懂翟文婷赵亮徐世晓赵新全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生产力海拔
补饲燕麦青干草对牦牛和藏系绵羊冷季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为了揭示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补饲燕麦青干草对牦牛和藏系绵羊冷季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0头3岁牦牛[BW=(98.2±4.35)kg]和12只1岁藏系绵羊[BW=(27.2±1.44)kg],编号后随机分为冷季放牧组和燕麦补饲组;放牧组家畜冷季自由放牧,补饲组家畜饲喂燕麦青干草,试验为期135 d。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放牧牦牛减重(-12.4±1.13)kg/头,减重比例为12.5%;补饲牦牛增重(8.4±0.76)kg/头,增重比例为8.92%;对应指标间差异极显著(P<0.01)。2放牧藏系绵羊减重(-5.7±0.51)kg/头,减重比例为20.5%;补饲绵羊增重(7.9±0.73)kg/头,增重比例为31.3%;对应指标间差异极显著(P<0.01)。3随冷季延长,放牧组家畜的阶段日均减重呈增大趋势,补饲组家畜的阶段日均增重逐渐增大并趋于平稳。4收益核算显示,放牧牦牛的冷季养殖净收益为(-347.2±31.7)元/头,补饲牦牛的净收益为(103.5±29.56)元/头(P<0.01);放牧藏系绵羊的冷季养殖净收益为(-125±13.3)元/头,补饲藏系绵羊的冷季养殖净收益为(154.7±10.2)元/头(P<0.01)。研究结果显示粗放补饲燕麦青干草的收益相对较低,应进一步优化冷季饲养环节。
徐田伟胡林勇赵娜徐世晓
关键词:补饲牦牛藏系绵羊
高寒草甸粪斑的温室气体排放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解生长季牦牛粪斑覆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于2012年6月25日-9月24日基于添加牛粪处理定位试验,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N2O、CH4和CO2通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粪斑覆盖对其生态系统N2O、CH4和CO2排放具有刺激效应,其发生在粪斑覆盖的1―50d,且3类温室气体峰值出现时间各异;粪斑覆盖导致的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潜势较无牛粪覆盖增加了39.2%,其N2O、CH4和CO2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095、0.412、2 064g CO2·m-2,全球变暖潜势为2 102g CO2·m-2。因此,高寒草地牦牛粪斑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在估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贡献中不可忽视。
葛世栋徐田伟李冰曹慧赵亮徐世晓
关键词:高寒草甸温室气体
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无机碳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无机碳含量及储量的影响,为青藏高原区域碳增汇原理及草地管理实践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围栏封育地、自由放牧地、多年生人工草地、补播地及黑土滩型退化草地5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无机碳的含量和储量、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无机碳含量较低且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无机碳的储量(以C含量表示)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多年生人工草地(3 381.28kg/hm2)>围栏封育地(739.27kg/hm2)>自由放牧地(712.12kg/hm2)>补播地(647.64kg/hm2)>黑土滩型退化草地(361.26kg/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草地的土壤pH值、容重和含水量差异显著。土壤无机碳与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分别为线性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pH值为正相关关系,当pH值<7时,无机碳含量很低,基本保持不变;当pH值>7时,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结论]在高寒退化草地改良重建的技术与综合治理模式中,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上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的管理策略在无机碳固定方面较其他措施更加有效,是维持草地碳汇功能的有效措施。
刘哲陈懂懂李奇赵亮徐世晓赵新全
关键词:无机碳土地利用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