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2BZ31)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杨珏琴姚芳娟许玲娣范丽安陆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基因
  • 2篇白塞病
  • 1篇单倍型
  • 1篇蛋白
  • 1篇杀伤
  • 1篇杀伤细胞
  • 1篇杀伤细胞免疫...
  • 1篇受体
  • 1篇球蛋白
  • 1篇综合征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免疫
  • 1篇细胞免疫球蛋...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球蛋白
  • 1篇免疫球蛋白样...
  • 1篇基因型
  • 1篇关联性分析
  • 1篇汉族
  • 1篇反向杂交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2篇范丽安
  • 2篇许玲娣
  • 2篇姚芳娟
  • 2篇杨珏琴
  • 1篇张磊
  • 1篇顾越英
  • 1篇陆瑜
  • 1篇陆瑜

传媒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白塞病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白塞病(BD)发生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方法调查上海地区汉族95例白塞病患者和87名正常对照KIR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白塞病例组中KIR3DL1基因的频率(0.728)比对照组 (1.00)显著降低(RR=0.067,P=0.009);而其他各KIR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R单倍型频率、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地区汉族白塞病的发生可能与 KIR3DL1基因之间呈负相关。
许玲娣陆瑜张磊杨珏琴姚芳娟范丽安
关键词:贝赫切特综合征基因型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单倍型
上海地区汉族白塞病与HLA-B*51关联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为探讨白塞病的发病机制与HLAI类基因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顺序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PCR-SSO)反向杂交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69例白塞病患者及296例正常对照进行HLA-A、B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白塞病患者组中HLA-B*51基因检出频率(34.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8%),X2和RR值分别为19.11和3.62(P<0.0001,Pc<0.005)。完全型白塞病患者组HLA-B51基因频率(52.4%)更是远远高于对照组,X2和RR值分别为39.4和7.5,(P<0.00001,Pc<0.001)。此外,HLA-B*46基因检出频率(26.1%)较对照组(11.1%)高,Pc<0.05。推测上海地区汉族白塞病的发病与HLA-B*51基因相关;患者组中HLA-B*46频率升高,可能与HLA-B*51一起参与白塞病的发病或因与患者组中某些HLA单倍型组合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有关。
许玲娣陆瑜范丽安杨珏琴姚芳娟顾越英
关键词:白塞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