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035906)

作品数:43 被引量:308H指数:11
相关作者:程春田牛文静冯仲恺周晶冯新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贵州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水利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5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优化调度
  • 11篇调度
  • 11篇水电
  • 7篇电站
  • 7篇水电站
  • 7篇梯级
  • 6篇水电站群
  • 6篇梯级水电
  • 6篇梯级水电站
  • 6篇碾压
  • 5篇梯级水电站群
  • 5篇降维
  • 5篇拱坝
  • 4篇石坝
  • 4篇搜索
  • 4篇碾压混凝土
  • 4篇洪水
  • 3篇地震
  • 3篇动态规划
  • 3篇堆石

机构

  • 27篇大连理工大学
  • 12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华能澜沧江水...
  • 2篇贵州电网公司...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福建省电力有...

作者

  • 14篇程春田
  • 13篇冯仲恺
  • 13篇牛文静
  • 12篇周晶
  • 11篇冯新
  • 8篇申建建
  • 7篇武新宇
  • 7篇张宇
  • 5篇王晓玲
  • 4篇周正印
  • 4篇廖胜利
  • 4篇任炳昱
  • 4篇朱昆
  • 4篇钟登华
  • 4篇敖雪菲
  • 3篇朱彤
  • 3篇孙蕊蕊
  • 3篇邹浩
  • 2篇唐建兴
  • 2篇刘肖军

传媒

  • 10篇水利学报
  • 5篇水力发电学报
  • 4篇水利与建筑工...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Transa...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3篇2018
  • 11篇2017
  • 11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精英集聚蛛群优化方法被引量:8
2016年
将蛛群优化方法(SSO)这一新型群体智能寻优方法引入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领域,并提出精英集聚蛛群优化方法(ESSO)进一步改善SSO的性能表现。ESSO在标准SSO方法寻优机制基础上,从精英个体动态更新策略与邻域变异搜索机制等两方面予以改进,提升蜘蛛群体的多样性与优秀个体领导能力,均衡方法的全局开采能力与局部勘探能力。澜沧江流域工程实例表明,所提ESSO方法能有效克服标准SSO的"早熟"缺陷,有效提升方法的搜索能力,可望为大规模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提供一种新的高效求解思路。
冯仲恺牛文静程春田武新宇
关键词: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邻域搜索
考虑水平薄弱层的碾压混凝土拱坝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由于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工艺特点及特殊情况的出现,局部易形成薄弱层。为探究水平薄弱层的存在对拱坝地震超载能力与失效模式的影响,在振动台上进行了大坝模型动力破坏试验。模型的建立基于弹性力-重力准则,在相似关系设计时考虑了原型与模型材料力学特性的率敏感性,同时在动态加载条件下进行了含薄弱层的模型材料劈拉试验。选择模型基频对应的谐波逐级加载研究拱坝在超载作用下的反应。试验表明,拱端横缝的张开以及拱冠附近诱导缝的开裂释放了拱向约束,使得拱冠梁水平薄弱层处的梁向作用增强,易发生破坏。通过本次试验结果与不考虑薄弱层的研究结果对比,得出结论:水平薄弱层的存在并没有显著降低坝体整体超载能力,主要影响拱向约束减弱后,梁向位置进入悬臂梁加载模式后的失效模式。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评估水平薄弱层的存在对拱坝超载能力与失效模式的影响提供试验依据。
冯新张宇范哲朱彤周晶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拱坝振动台失效模式
基于小波传递性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局部损伤所引起的结构特性改变将导致不同自由度之间的传递特性发生变化,而传递性函数的改变可用于结构损伤识别。但是,基于Fourier变换的传递性函数对结构轻微局部损伤不够敏感。本文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多分辨率特性,在小波域内构造了一种新的传递性函数,并且结合统计学中的离群值分析,建立了基于小波传递性函数的结构损伤探测方法。最后通过一个斜拉桥模型试验对方法的可行性予以验证。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小波传递性函数指标对结构损伤十分敏感,利用本文的损伤探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结构的轻微损伤进行识别。
范哲冯新周晶
关键词:结构损伤识别小波变换模型试验
耦合改进PERT和BBNs的堆石坝施工进度风险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传统的计划评审技术(PERT)考虑的三时估计值主观性偏强,没有考虑风险因素相关性对工序活动工期的影响,影响了工期仿真与风险评价的客观性以及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建立了耦合改进PERT和贝叶斯信念网络(BBNs)的心墙堆石坝施工进度风险分析模型,首先利用BBNs推理功能推算工序活动风险因素相关性,同时分析工程进度风险;其次将三角模糊数和模糊测度Me方法相结合来对PERT进行改进,引入了决策者风险偏好指标;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实际工程,得到决策者风险偏好指数-工期-完工概率分布曲线,可用于指导施工决策。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ERT方法相比,耦合改进PERT和BBNs得到的仿真结果更加可靠,可为心墙堆石坝施工进度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钟登华闫玉亮张隽王飞
关键词:心墙堆石坝风险分析模型
仿真混凝土材料动态拉伸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通过直接拉伸试验和劈拉试验研究仿真混凝土材料动态受拉特性,为混凝土坝动力模型试验提供相关材料参数,研究其与原型混凝土材料的匹配问题。在应变速率10-5/s至10-1.08/s范围内对试件进行拉伸试验研究,给出拉伸曲线方程,并分别对仿真材料的强度、峰值应力处应变、弹性模量给出考虑率相关的经验公式,分析泊松比、吸能能力、破坏形态与应变速率的关系。通过与混凝土动态拉伸特性以及破坏形态对比,得出结论:仿真混凝土材料适合模型动力试验;其动态拉伸特性和混凝土材料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极限拉伸强度和吸能能力等方面率相关性更明显,在进行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关系设计以及高坝模型动力破坏试验分析时,需充分考虑仿真材料的率相关特性以得到合理的高坝模型试验结论。
张宇冯新朱昆周晶
关键词:应变速率力学特性应力-应变曲线
结构缝对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研究横缝和诱导缝的共同作用对高碾压混凝土(RCC)拱坝抗震性能的影响具有一定价值。首先,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模拟坝体材料,用黏性(Cohesive)单元模拟结构缝,分析计算了同时设置横缝和诱导缝的试验模型,并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十分相近,说明所采用的模拟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将此模拟方法应用到沙牌拱坝原型上,通过动力加载分析,得到横缝和诱导缝的先后张开释放了坝体拱向应力,对提高坝体抗震性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魏国利冯新张宇周晶
关键词:RCC拱坝横缝诱导缝
梯级水电站群中长期优化调度的正交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方法被引量:30
2015年
我国特大流域梯级水电站群正在形成,这些梯级水电站群普遍具有装机规模大、级数众多的特点。随着巨型梯级水电站的集中投产,其优化调度计算规模不断增加,维数灾问题日益凸显。在分析离散微分动态规划(discrete differential dynamic programming,DDD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正交试验设计和DDDP相结合的正交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方法(orthogonal discrete differential dynamic programming,ODDDP)。该方法以DDDP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取具有"均衡分散,整齐可比"性质的部分状态组合,以减少方法所需存储量与计算量,进而提高计算的规模和效率。乌江干流梯级水电站群仿真调度结果表明,ODDDP在大幅缩短计算耗时的同时可获得与DDDP相近的优化结果,系统求解效率和计算规模显著提高。
冯仲恺廖胜利牛文静程春田唐建兴苏华英
关键词: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水电站群优化调度维数灾
天津市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群管理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天津市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大、建设管理非常复杂,如何实现对大型建设工程的全局性管理及决策,是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文章基于项目群管理理论,提出设立项目群管理办公室,从组织体系建设、管理流程建设、人才培养、绩效评价体系及项目群信息管理系统5个方面论述了管理办公室的职能,并以天津干线天津市1段工程为例构建了以项目管理办公室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体系,开发了项目施工信息管理系统。
张胜利周正印王成
关键词:南水北调项目群协同管理管理模型
Channel Stability Analysis by One-Way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A Case Study in China被引量:2
2017年
Channel engineering stability with underground goafs is a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problem, especially when considering channel leakage, and is influenced by a number of processes, such as seepage,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FSI), modeling, and selection of geological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 this study, stabilit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y one-way FSI was performed by establishing an integrated 3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model. The extend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first-order and total sensitivities of the engineering model to critical geological mechanical parameters.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channel engineering deformation is under a reasonable range and the elastic modulus is the highest total sensitivity parameter for the channel tilt and curvature at 0.7395 and 0.7525,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most observable coupling effects for the curvature and horizontal strain are cohesion(0.1933)and density(0.7410), respectively.
Xiaobin ZhuXiaoling WangMinghui LiuZhen WangXiaoxin Zhang
关键词:CHANNELSTABILITYFSIMODELING
利用压电传感器的仿真混凝土损伤探测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提出了一种探测仿真混凝土结构内部损伤的压电波动传感方法,并通过仿真混凝土梁的构件试验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将压电传感器埋置在仿真混凝土梁中,采用正弦线性扫频激励来驱动特定位置的压电陶瓷传感器,将其他位置的压电传感器作为探头接受弹性波信号,实现对仿真混凝土构件的损伤检测。试验中,分别对完好和不同损伤程度下的仿真混凝土梁进行扫描,通过对接收信号的时域、频域和小波变换分析,识别仿真混凝土梁损伤的出现和发展。结果表明:在仿真混凝土梁中一定传播距离内,信号幅值变化、频率偏移和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损伤指数对构件的损伤十分敏感,这些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有效地反映构件的损伤程度,可将这类压电传感器用于混凝土坝动力模型试验的损伤监测研究。
邹浩冯新侯爽张宇朱昆周晶
关键词:小波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