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835)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梁繁荣赵凌李瑛蒋萃唐勇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针刺
  • 3篇头痛
  • 3篇偏头痛
  • 3篇成像
  • 2篇成像技术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大脑
  • 1篇断层扫描
  • 1篇阳经
  • 1篇影像
  • 1篇预防性
  • 1篇针刺效应
  • 1篇针刺研究
  • 1篇针刺治疗
  • 1篇针灸
  • 1篇正电子
  • 1篇正电子发射
  • 1篇正电子发射计...
  • 1篇正电子发射计...

机构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梁繁荣
  • 4篇赵凌
  • 2篇唐勇
  • 2篇蒋萃
  • 2篇李瑛
  • 1篇刘旭光
  • 1篇任玉兰
  • 1篇余毓如
  • 1篇曾芳
  • 1篇周思远
  • 1篇李学智
  • 1篇彭静
  • 1篇游自立
  • 1篇邓竹青
  • 1篇方莉
  • 1篇高海燕
  • 1篇宋文忠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与展望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偏头痛是慢性周期性疾病,对于其治疗包括急性期与预防性治疗。文章旨在总结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现状,并对针刺研究其治疗机理的方向作以思考。方法:以预防性药物、不同针刺以及自身前后为对照,检索了近5年来国内外期刊发表的关于针灸预防性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文献。结果:国内外研究的基点与侧重点不同,国外研究存在对于针刺效应的怀疑,而国内的随机对照文献质量普遍偏低。结论:规范临床设计,并提出将脑成像技术与针刺疗程相结合以探讨其针刺机理,更符合针灸临床治疗特点。
蒋萃方莉邓竹青赵凌李瑛梁繁荣
关键词:针刺预防性偏头痛脑成像技术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评述被引量:3
2010年
蒋萃周思远赵凌李瑛
关键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针刺介入技术大脑活动FMRI脑功能
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大脑中的针刺效应被引量:3
2009年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一种无创的、实时监测的、无有害辐射的现代神经影像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大脑针刺效应研究的诸多方面,其应用前景还可从科研设计更加严谨、密切结合疾病状态、结合多种手段深化研究内容等方面加以拓展。
赵凌游自立唐勇梁繁荣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针刺效应神经影像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经穴特点被引量:19
2008年
赵凌任玉兰余毓如彭静梁繁荣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
针刺治疗慢性偏头痛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的PET-CT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针刺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的脑功能成像变化特征,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神经取效机制。方法:选取少阳经穴风池、外关、阳陵泉作为治疗穴位,对6名慢性偏头痛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进行扫描,观察分析针刺前后偏头痛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结果:慢性偏头痛患者脑内出现脑桥、岛叶、顶叶、颞叶的脑功能激活区,出现颞叶、额叶、前扣带回等脑功能减低区。针刺后患者的脑干、脑岛等疼痛矩阵脑区的兴奋区消失,脑功能减低区以右侧颞叶为主转变为双侧颞叶对称区域。结论:针刺少阳经对慢性偏头痛镇痛作用的可能靶点是脑桥、脑岛、额叶前部等脑区,针刺后引起双侧颞区脑代谢减低的转变可能是针刺足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之一。推测针刺十二经脉可能在脑内分别有相对特异性的应答特征。
李学智刘旭光宋文忠唐勇高海燕曾芳梁繁荣
关键词:针刺少阳经偏头痛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