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90275)

作品数:118 被引量:1,587H指数:22
相关作者:潘一山钱七虎王明洋戚承志唐巨鹏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矿业工程
  • 36篇建筑科学
  • 18篇天文地球
  • 12篇理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岩体
  • 15篇岩石力学
  • 13篇采矿
  • 13篇采矿工程
  • 12篇深部岩体
  • 11篇地压
  • 11篇数值模拟
  • 11篇冲击地压
  • 11篇值模拟
  • 10篇煤层
  • 9篇煤层气
  • 8篇应力
  • 8篇深部
  • 8篇滑脱效应
  • 7篇渗流
  • 7篇围岩
  • 7篇巷道
  • 6篇岩石
  • 6篇瓦斯
  • 5篇低渗

机构

  • 84篇辽宁工程技术...
  • 34篇解放军理工大...
  • 15篇北京建筑工程...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北华航天工业...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防卫科技...
  • 2篇泰安市环境卫...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北京昊华能源...

作者

  • 65篇潘一山
  • 23篇钱七虎
  • 17篇王明洋
  • 16篇戚承志
  • 13篇唐巨鹏
  • 12篇李忠华
  • 11篇肖晓春
  • 8篇李英杰
  • 8篇章梦涛
  • 8篇李成全
  • 6篇赵扬锋
  • 5篇王德荣
  • 5篇石强
  • 5篇宋义敏
  • 5篇李国臻
  • 4篇戴俊
  • 4篇王学滨
  • 4篇冀常鹏
  • 3篇公衍梅
  • 3篇唐鑫

传媒

  • 27篇岩石力学与工...
  • 23篇辽宁工程技术...
  • 7篇煤矿开采
  • 6篇中国地质灾害...
  • 5篇北京建筑工程...
  • 4篇煤炭学报
  • 4篇岩土力学
  • 4篇防灾减灾工程...
  • 4篇采矿与安全工...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解放军理工大...
  • 3篇Journa...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东北岩石力学...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9篇2010
  • 15篇2009
  • 20篇2008
  • 28篇2007
  • 27篇2006
  • 27篇2005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部隧道围岩的流变被引量:5
2006年
隧道围岩的流变对于隧道的长期稳定性影响很大,尤其对于深部隧道来讲更是如此.目前利用线性及非线性粘弹性流变模型对于隧道围岩的研究较多,初始状态多取为弹性状态.但在深部,由于初始地应力很大,在隧道开挖后,可能会马上出现塑性区.因此初始参照状态应该取为弹塑性状态,而且应该考虑塑性区及弹性区力学性质的不同.现利用Shvedov-Bingham模型理论研究了隧道围岩在初始时刻出现塑性区情况下的流变情况,并考虑塑性区及弹性区力学性质的不同,给出了流变区半径及应力应变的解析解,并分析了应力分布及流变半径的变化规律.
戚承志钱七虎王明洋丁常树
长应力波对于深部隧道衬砌的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应力波与隧道衬砌的相互作用问题为岩石力学的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对于考虑介质与结构弹塑性性质的课题,解析解更难以求得。研究表明长波与深地下硐室的作用问题可以用拟静法解答。本文用拟静法研究了考虑岩体塑性性质时长纵波与地下硐室的相互作用问题。并获得了确定长应力波对于隧道支护作用的解析解。
戚承志王明洋李松林钱七虎
关键词:衬砌塑性
大台井“川法”支护系统稳定性分析
2006年
针对薄煤层开采支护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俯伪斜走向分段密集采煤法(简称“川法”)支护系统的稳定性,探讨相关参数如支柱的密集程度、垫层的厚度与弹性、煤层的倾角与厚度,特别是顶板冒落岩块的大小与冒落位置,对支护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此采煤法支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密集柱与顶底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当因顶板冒落岩块冲击而产生的摩擦力大于密集柱与顶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支护系统将会因稳定性不足而被冲垮。俯伪斜走向分段密集采煤法适合于薄煤层,2m以上的煤层已不适合于此种支护系统。
李忠华公衍梅潘一山
关键词:采煤法支护系统稳定性
单轴压缩下花岗岩电磁信号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利用自主研制的电荷感应仪对花岗岩样品在单轴压缩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的电荷感应信号和磁信号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岩石变形破裂达到峰值强度时比在峰值强度前有更强的电荷感应信号产生,电荷感应信号也受岩石应力的变化速率影响,在应力变化速率大时,有较强的电荷感应信号。在有变形破裂时,电荷感应信号就较强,变形破裂较小的面所对应的测点的电荷感应信号就较小,这表明电荷的产生和岩石的破裂有很大的关系。电信号比磁信号多,在岩石变形破裂时不断有电信号产生,且有明显的变化,而磁信号的变化不明显。电信号相比磁信号受外界的干扰小,幅值大,说明用电荷感应的方法监测岩石的变形破裂前兆更有优势。
赵扬锋潘一山
便携式电磁辐射仪监测冲击矿压危险区域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介绍了便携式电磁辐射仪在北京木城涧矿的使用情况及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监测及数据处理得到了10个危险区域,划定重点监测区域。
杨勇潘一山李国臻
关键词:冲击矿压电磁辐射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ep-level rockburst in Fuxin coalfield
2005年
On the basis of ANSYS finite element model(FEM) software, the deep-level rockburst in Fuxin coalfield was simulated numerically. Based on Haizhou Mine and Wulong Mine as two typical deep-level rockburst examples in Fuxin coalfield,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ep-level rockburst were analyzed. And the models were es- tablished. For Haizhou 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ing distance and rockburst was presented when 100, 300, 600 m were mined in 3313 working face. When 300 m were mined, the rockburst began to emerge. When 600 m were mined, the rockburst was the most possible to happen and the compression stress of the working face reached to the maximum value. The effect of tectonic stress on synclinal axis is also a key factor to rockburst occurrence. This was verified by the rockburst happened when 496 m were mined. For Wulong mine, based on the 311 working face as an example, the contours of Y stress in the roof and floor were obtained when the mining distance were 100, 200, 300 and 400 m. When 100 and 400 m were mined, the high stress con- centration regions occurred in the front of working face. This shows the rockburst is easy to happen. It is confirmed by the rockburst when 91m were mined in 311 working plane. The above indicates tha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instructive rule to study the deep-level rockburst in Fuxin coalfield.
唐巨鹏潘一山李英杰
关键词:冲击地压采煤法
多井开采条件下煤层气渗流数值模拟被引量:14
2007年
多井开采技术开发煤层气在我国还处在初步尝试阶段,对该技术的理论研究尚且不足,而数值模拟手段可为煤层气多井试验开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建立多井开采条件下煤层气的渗流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多井开采煤层气时压力场的变化情况,利用建立的煤层气渗流运动方程研究非线性渗流条件下煤层气速度场的变化情况。总结多井开采条件下煤层气井群渗流场和产气量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可显示多井开采的优势,并对提高煤层气产量及煤层气工业化开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肖晓春潘一山
关键词:采矿工程渗流方程单井地层压力
流固耦合作用下深部煤层气井群开采数值模拟被引量:44
2007年
针对深部煤层处在较高地应力和孔隙压力环境下,煤层渗透率降低和瓦斯运移表现出非达西渗流及受煤岩体变形耦合作用明显的特点,建立反映深部低渗透煤层特征和瓦斯流动特性的气水两相流流固耦合模型。以耦合模型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对深部低渗透井群开采煤层气进行较系统地研究,得到不同渗透率和不同井群间距条件下开采煤层气的储层压力、气和水产能大小、压降漏斗、水饱和度、甲烷浓度和井群干扰的变化规律,考虑较高地应力储层变形影响的流固耦合模型的模拟结果比不考虑耦合作用的结果偏小,对于深部煤层气开采必须重视耦合作用对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制定合理的生产制度和布井方案,尽可能保证储层渗透特性受弱化的程度最小。研究成果对深部低渗透煤层气开采有重要意义。
孙可明潘一山梁冰
关键词:数值模拟流固耦合低渗透煤层气
UDT协议在微震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2010年
将UDT协议用于微震数据传输系统中,用于微震监测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通过对UDT协议的仿真及现场通信测试,验证了它在可靠性、实时性、吞吐量、CPU占用率等方面的性能优势。
时美子冀常鹏
关键词:微震监测拥塞控制AIMD
一类不确定时滞大系统的分散鲁棒镇定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解决在传输延时、测量的不灵敏性及设备的物理特性等因素产生的时滞问题和建模误差以及系统工作环境变化会带来不确定因素的问题,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研究一类控制输入时滞和关联时滞均为时变时滞的不确定时滞大系统的鲁棒镇定问题。结果表明:具有数值界表达形式的不确定项,虽然不满足匹配条件,但通过构造Lyapunov泛函,利用Schur补引理,仍可得出其可分散状态反馈镇定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一组数值算例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该结果对大系统的分散鲁棒镇定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张佐刚吴慧明
关键词:时变时滞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