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JY052)
-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3
- 相关作者:石淑华颜姜慧吕阳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师范大学铜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我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演化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被引量:1
- 2014年
- 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形态经历了"控大促小""控小促大""大中小协调发展"的探索过程。不同时期的城镇空间布局都是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综合作用的结果。等级化的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等制度因素对我国城镇空间布局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根据当前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布局转型特点,未来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布局要按照生产要素的流向来配置行政资源。为此,要进一步发展大中城市,提高城市人口密度;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矫正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大城市偏向,把资源的配置向小城镇倾斜;改革城市行政管理体制,赋予小城镇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
- 石淑华吕阳
- 关键词:城镇化行政管理体制
- 中国特色城镇化:经济转型与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
- 2013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城镇化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经历了"必由之路→重要工作→重大战略→最大潜力"这一不断深化的过程。现阶段城镇化之所以承载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就在于中国特色城镇化引领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与外需驱动的外生型转变为投资与消费驱动的内生型;引领着工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利于解决重工业健康发展问题、工业化区域均衡发展问题和工业品产能过剩问题;引领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与提高农业人力资本。
- 石淑华颜姜慧
-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经济增长方式农业现代化
- 区域经济发展:新理念、新战略、新格局被引量:7
- 2017年
- 发展理念影响着发展战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呼唤着新发展战略,国家先后实施了五大发展战略,即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打造经济新增长点、区域绿色发展战略以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区域开放发展战略以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区域共享发展战略以增进全社会人民福祉。在这些发展战略推动下,初步形成了东部地区率先转型、中西部地带崛起并存的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 石淑华
- 快速城镇化能同时带来农地规模化吗?被引量:1
- 2014年
- 农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这是一个渐进过程。日韩台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只有一国制度、经济、社会等综合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才能全面推进。目前我国由于缺少"拉力"作用的政策,滞后的城镇化无法使农村大量劳动力转向城镇,低端的产业结构无法吸纳更多的农业人口从事非农产业,使得农民的非农经营性收入提高缓慢。加之社会保障、住宅等基本公共事业的非均衡发展,加重了农民生活负担,延缓了农民离农的速度。因此,目前我国处于农地规模经营的初级阶段,全面推行并非恰逢其时。
- 石淑华颜姜慧
- 关键词:城镇化农地流转规模化经营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北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基于徐州市三县一区的调研被引量:3
- 2014年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于推动我国农业规模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徐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流转带来的效益具体表现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日益凸显;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实现多元化,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地流转必须打破"三农"格局下发展的束缚,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计划地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来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人的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
- 石淑华
- 关键词:土地经营权新型城镇化工业化
- 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与城镇化转型研究——以20世纪60、70年代的日本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不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也不同,在各异的动力机制驱动下的城镇化道路也不相同。中低收入阶段实行的投资主导的城镇化要转为消费主导下的城镇化,关键是要把生产性投资转变为消费性投资。通过考察日本跨越"中高收入陷阱"过程中财政投融资的投向变化对城镇化的推动,提出中国在三种经济转型的叠加期,必须围绕着"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战略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进城农民工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矫正城市偏向的经济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房屋建设,尽快缓解进城农民工基本住房保障不足问题;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投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品的均等化。
- 石淑华金炜浩
- “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被引量:8
- 2021年
- "十三五"期间,国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和纲领性文件,修改了对推进城镇化建设至关重要的《土地管理法》,建立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完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不快、质量不高、城镇化的空间布局整体协调性不强、城市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仍然存在。"十四五"时期,应该加快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顶层设计,集中力量解决超大城市的农民工落户问题;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构建"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乡村"全尺度、链条式城镇化格局;以防治"城市病"为重点,实现城市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 石淑华王曦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
- 徐连同城:新丝路经济带东端经济崛起的重要引擎——基于城镇化状况的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沿东陇海线地区地处新丝路经济带的东端,该地区的经济崛起对新丝绸之路由"交通带"向"经济带"的转型至关重要。同时,该地区亦是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布局重点建设的21个主要城市化地区之一。目前,该地区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为改变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洼地"现状,可实施徐连同城的战略构想。徐连同城在促进港口龙头城市连云港的建设与加强内陆核心城市徐州的集聚力上将发挥"1+1>2"的作用效果,是促进新丝路经济带东端经济崛起的重要引擎。
- 颜姜慧
-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
-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研究——土地要素平等交换视角
- 2018年
- 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众多因素中,城乡生产要素的差异定价机制是主要因素之一,而随着资本市场对城乡的开放和劳动力自由流动性的加强,城乡土地要素不平等交换就成了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通比较城乡生产要素交换状况和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状况,探讨土地要素不平等交换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从财产增值效应、社会福利平衡效应、要素收入规模效应、要素收入初次分配效应等四个方面分析土地要素平等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
- 江六一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 徐连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 2016年
- 徐连一体化发展的提法由来已久.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重新认识徐连一体化的内涵、空间范围、动力机制和发展定位,实现4个转变:内涵上,从经济问题转为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综合问题;空间界定上,从徐连空间尺度转为全国、徐连、市县的全方位空间尺度;作用机制上,从强调政府"看得见手"转为"两只手"同时运用;组织关系上,从竞争大于合作转为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阻碍徐连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表现在政绩考核制度、利益协调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3个方面.借鉴我国各地一体化过程中的实践探索,徐连一体化发展应建立多层次的行政协调体系、健全的管理体制以及完善的制度约束机制,力求协调手段的多样性、多层次性.
- 石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