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107) 作品数:12 被引量:87 H指数:5 相关作者: 徐亚伟 彭文辉 肖丹 于佳雪 陈清勇 更多>> 相关机构: 同济大学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香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HGF基因转染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改善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移植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factor,HGF)基因联合治疗兔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家兔30只,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AMI/ADSC+hHGF组、AMI/ADSC组、AMI未治疗组,每组10只,另外随机选取10只兔作为假手术组。AMI术后3 d,取兔腿部脂肪,分离ADSC培养,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记。构建pcDNA3.1-hHGF重组表达载体,移植前用脂质体包裹表达载体转染ADSCs,孵育24 h。AMI术后14 d,自体细胞移植,AMI未治疗组接受等量的无血清培养基注射,假手术组只开胸,不注射。细胞移植后28 d,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功能指标;取心肌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心肌组织中HGF的含量;计算心肌血管密度和纤维化面积。结果移植后28 d,超声心动图测定显示AMI/ADSC+hHGF组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AMI/ADSC组;AMI/ADSC+hHGF组HGF含量高于AMI/ADSC组以及AMI组。AMI/ADSC+hHGF组梗死区血管的数量及心肌纤维化面积等参数明显优于AMI/ADSC组。结论转染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兔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干细胞移植,其可能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改善梗死区的血供及抗纤维化效应而起作用。 裴艳 徐亚伟 侯磊 沈建颖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 心肌梗死 脂肪来源干细胞 基因转染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合并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80例健康体检老人进行研究,并根据患者Hcy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高Hcy组以及正常Hcy组,并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化指标以及并发症的比较,同时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组以及IMT正常组,健康对照组Hcy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肌酐含量、尿酸含量、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IMT增厚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增厚组患者其Hcy水平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和IMT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其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正常Hcy组(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出现血管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当其含量增加时,会导致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 杨辉 施森 何延政 钟武 周翔宇 曾宏 孙晓磊 刘勇 徐亚伟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糖尿病 血管病变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激动剂白藜芦醇在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进展 2013年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趋势正不断增加.据估计,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将达3亿.目前认为,与糖尿病相关的大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病死率和患病率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和治疗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成为治疗糖尿病的靶点之一. 郭荣 徐亚伟关键词:SIRT1 白藜芦醇 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操作后造影剂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分析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后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共计325例使用造影剂威视派克对行介入操作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入选病例的基线资料和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病率,分组讨论CI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25例行冠脉介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有28例发生CIN(发病率为8,6%),高龄、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左心收缩功能不全、eGFR<60mL/min/1.73m2、使用较高剂量造影剂(≥95mL)、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存在冠脉病变的患者CIN发病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RR=5.11,P=0.036),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RR=2.67,P=0.049),eGFR<60mL/min/1.73m(2RR=6.50,P=0.003)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左心收缩功能不全,eGFR<60mL/min/1.73m2及造影剂剂量较大,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存在冠脉病变等高危因素的患者CIN发病率高。高血压,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eGFR<60mL/min/1.73m2可能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 肖丹 郭荣 陈清勇 于佳雪 徐亚伟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造影剂肾病 家族性心房静止一年随访分析 2012年 目的对1年前发现的罕见心房静止家系进行随访并进一步报道,以期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随访该家系中患者及患者子女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临床症状探讨其发病特点;Solexa外显子测序法寻找其可能致病基因。结果此次随访主要有两个发现:第一,该家系中患者逐渐发展成完全心房静止,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有恢复正常窦性心律的情况;第二,家系中出现新的患病成员,发病年龄比文献报道年轻,首先表现为心房机械活动消失而心房电活动正常的电机械分离。外显子测序发现存在43个该疾病的候选基因。结论在心房静止诊断中,超声心动图心房机械活动消失早于心电图异常;存在43个基因可能与该疾病相关,尚需进一步验证。 李海玲 李淼新 曹云山 谢萍 彭文辉 唐恺 李丽 徐亚伟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心房静止 心律失常 临床路径优化对STEMI患者急诊PCI的影响和评价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启动院内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的临床路径,探讨优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EPCI)流程对门-球囊(D to B)时间及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中国急性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制定临床路径并制作诊疗流程图,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本院心内科急性STEMI患者(A组)的诊治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数据,作为优化路径前资料;从2011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优化的临床路径对STEMI患者(B组)的诊治进行干预,将临床路径运用电子化病历,按临床路径的提示进行优化诊治。患者出院时将入选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记录,并在完成病例6个月随访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临床路径进行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结果 STEMI患者经临床路径优化前后D to B平均时间由99.8 min缩短至89.4 min,D to B时间达标比例由54.5%提高至71.5%(P<0.05);住院期间药物规范使用的比例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及四联药物规范使用比例明显提高(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由12.3%降低至6.1%,至出院后30 d累计死亡率临床路径优化组仍有明显改善(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在住院期间、30 d及180 d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临床路径的干预缩短了STEMI患者D to B时间,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天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同时,使临床医生的医疗行为更接近指南的要求,使医疗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 张戟 魏毅东 彭文辉 沈建颖 明强 徐亚伟关键词: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介入诊疗后两种桡动脉止血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壳聚糖敷料联合充气止血绷带对桡动脉穿刺点局部压迫的止血效果.方法 连续入选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经桡动脉入路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600例,按住院号尾号单双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单号)及对照组(双号),每组300例.实验组术后采用壳聚糖敷料联合充气止血绷带局部压迫止血;对照组术后单纯采用充气止血绷带局部压迫止血.比较2组患者局部压迫时间、皮肤淤斑、渗血和桡动脉闭塞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皮肤淤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压迫时间和渗血、早期桡动脉闭塞、慢性桡动脉闭塞发生率分别为(127.6± 33.0) min、7.0%(21/300)、5.7%(17/300)、4.0% (12/300),均优于对照组的(181.6± 32.2) min、20.0% (60/300)、11.7%(35/300)、9.0% (27/300),t钎值分别为20.258、21.708、6.822、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壳聚糖敷料联合充气止血绷带进行压迫止血优于单独使用充气止血绷带,其方法更加安全有效. 陆芸岚 杨秀琴 王依倩 潘晨琪关键词:壳聚糖 桡动脉 止血技术 肌肉因子irisin在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压力负荷诱导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探索新型肌肉因子irisin与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dysfunction,DHF)之间的联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abdominalaortic constriction,AAC)的手术方式建立压力负荷诱导大鼠DHF的疾病模型。20只SD大鼠随机分入AAC手术组(n=10)和假手术(sham)组(n=10)。造模12周后测量心超、心室内压力、解剖结构评估造模效果。EILSA检测irisin两组间血清水平表达差异;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化染色分析irisin的剪切前体Ⅲ型纤维蛋白结构域5(FNDC5)在两组间表达差异,寻找irisin的分泌来源。结果成功建立AAC-DHF的SD大鼠疾病模型。造模12周时,AAC组大鼠血清irisin水平逐渐升高,第12周时显著高于Sham组[(135.2±28.9)ng/ml vs(64.9±34.0)ng/ml,P<0.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FNDC5在AAC组的心脏组织(11.8±2.4 vs 1.88±1.2,P<0.001)和肌肉组织中表达较高(15.1±1.6 vs 1.25±1.4,P<0.001)。Western印迹法显示,AAC组FNDC5在心脏表达高于Sham组(P=0.021)。IHC染色显示,FNDC5主要表达于AAC组骨骼肌筋膜和心肌实质。结论大鼠AAC模型证实血清irisin水平在DHF的情况下升高,其来源可能是由心肌和骨骼肌共同分泌的。 周顺萍 王凯 徐亚伟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 游离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30 2013年 游离脂肪酸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能量物质,其代谢异常可以敏感的反应脂类代谢异常,是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也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有研究发现在冠心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升高,游离脂肪酸参与冠状动脉发生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参与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并与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相关。作为心肌细胞代谢的能量底物,游离脂肪酸代谢异常在心衰患者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中起重要作用,心衰患者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与正常成人的心肌细胞代谢出现明显差别,游离脂肪酸利用减少,而葡萄糖利用增加,现已经有应用阿昔莫司、乙克莫舍、哌克西林、曲美他嗪等药物通过调整游离脂肪酸代谢,从而改善心衰细胞心肌能量代谢的尝试。游离脂肪酸代谢异常的调控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的新靶点。 于佳雪 徐亚伟 肖丹 陈清勇 毛春莉关键词:游离脂肪酸 代谢综合征 冠心病 心衰 比伐卢定与肝素制剂在PCI患者中疗效与出血风险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比伐卢定与肝素制剂(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疗效与出血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Elsevier、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万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集比伐卢定与肝素制剂治疗PCI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利用RevMan5.1及Stata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分别观察近期(术后30d内)及远期(术后1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及术后出血风险。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37024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比伐卢定与肝素制剂无论单用或者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短期(RR=0.96,95%CI:0.78~1.18,P=0.26)及1年时(RR=0.94,95%CI:0.81~1.08,P=0.15)死亡率的比较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短期(RR=1.00,95%CI:0.91~1.09,P=0.19)及1年时(RR=1.06,95%CI:0.95~1.18,P=0.25)心肌梗死发生率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短期(RR=1.04,95%CI:0.89~1.23,P=0.21)及1年时(RR=1.03,95%CI:0.94~1.12,P=0.07)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比伐卢定组短期出血风险较肝素制剂组显著降低(RR=0.58,95%CI:0.48~0.69,P=0.02)。结论对PCI治疗患者,比伐卢定与肝素制剂在死亡率、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结局相似,但比伐卢定在降低术后出血风险较肝素制剂更有优势。 肖丹 张步春 张毅 彭文辉 陈维 魏毅东 徐亚伟关键词:比伐卢定 肝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