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I80B04)

作品数:20 被引量:213H指数:9
相关作者:陈丽侯新国宋君刘喜明邓楠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市羊坊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代谢
  • 7篇代谢综合
  • 7篇代谢综合征
  • 7篇综合征
  • 6篇中医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血糖
  • 3篇证候
  • 3篇中医研究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代谢综合征患...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营养
  • 2篇营养状况
  • 2篇脂肪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中医病

机构

  • 8篇山东大学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北京市羊坊店...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山东铝业公司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济宁市中医院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黄河医院

作者

  • 8篇侯新国
  • 8篇陈丽
  • 7篇宋君
  • 6篇刘喜明
  • 5篇王美建
  • 5篇邓楠
  • 4篇杨俊朋
  • 4篇周晓莹
  • 4篇梁凯
  • 4篇刘继东
  • 3篇肖芳
  • 3篇武传龙
  • 3篇李文娟
  • 3篇王建
  • 2篇闫飞
  • 2篇孙宇
  • 2篇朱晓云
  • 2篇朱文艺
  • 2篇周克华
  • 2篇曲勇

传媒

  • 5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营养学报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研究思路和方法被引量:11
2010年
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在逐年升高,正在全球流行,从整体干预MS中医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诸多不足,研究MS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中医如何对其进行理解,其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和演变规律如何?针对临床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分析不同医家认识MS差异存在的原因,提出开展MS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MS病因,寻找核心病机,确立基本证候,建立评价方法,开展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的疗效,为基本思路。
刘喜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研究
益力佳SR对妊娠糖尿病血糖及相关生化指标影响研究
2013年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约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80%至90%,包括妊娠期糖耐量受损。2007年中华医学会产科分会进行了全国GDM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GDM平均患病率为6.6%,并且有逐年增加趋势。益力佳是专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一种肠内营养粉剂,其特点是以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并且含有独特的能量缓释碳水化合物系统。本文就益力佳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做一个初步探讨。
刘俊朱文艺樊荣冯筱青邹洁王建
关键词:生化指标糖尿病血糖碳水化合物SR不饱和脂肪酸
中医研究代谢综合征存在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与阐释被引量:18
2010年
代谢综合征(MS)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针对MS的中医研究现状,提出MS目前存在的病名、病因病机、症状分布、证候、中医药干预和疗效评价等六大关键科学问题,并逐一剖析,认为MS的病名当属"肥满",病机为"中满内热"和"中满脾虚",病位以脾胃为主,其次为肠道肝胆,最后涉及心肾。MS的研究首先要开展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掌握MS的病因病机、症状分布和证候特征,开展药物筛选并结合临床进行多中心干预,规范研究方法,同时建立MS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在国内外推广应用。
刘喜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研究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评价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山东5家医院符合条件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67例,年龄在33~7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天麦消渴片(2片,每日2次)联合二甲双胍治疗(500 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单药治疗(500 mg,每日3次).每组75例,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相关指标,记录低血糖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Х^2检验.结果 共有134例患者完成12周的治疗,其中试验组69例,对照组65例.(1) HbA1c:治疗后两组较基线时均明显降低,试验组HbA1c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显著[(1.0±0.8)%比(0.7±0.6)%;t=-3.205,P<0.05].治疗后试验组HbA1c达标率高于对照组[44.9%(31/69)比26.2%(17/65);Х^2=5.131,P<0.05].(2)血糖:试验组FPG降低幅度(2.7±1.4) mmol/L及2 hPG降低幅度(5.2±2.9)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1.8、3.8±2.4) mmol/L;t=-2.675、-2.930,均P<0.01.(3) HOMA-IR:试验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2.7±0.8)比(3.2±0.8);t=4.62,P<0.05].(4)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低血糖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提高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率,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梁凯武传龙张惠然井庆平班博王旭光王美建侯新国陈丽
关键词:二甲双胍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结构化管理模式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和评估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结构化管理模式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变化。方法选取48例口服降糖药物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结构化管理模式干预组和对照组,随访16周,两组患者均接受2次/d的预混胰岛素治疗。结构化管理模式干预组共接受9次访视,由教育护士进行强化教育与管理,鼓励患者有问题主动咨询医护人员;对照组共接受6次访视,由教育护士按照各个医院日常行为规范对患者进行教育。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C-P)、7点血糖谱和行为认知改变等有效性指标及低血糖、不良事件和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HbA1c、7点血糖谱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且结构化管理模式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或P<0.05)、行为和认知改变更明显;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和空腹C-P无显著差异(P>0.05),结构化管理模式干预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结构化管理模式干预后血糖整体控制情况更佳,有更好的行为和认知改变,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更低。
王美建侯新国宋君周克华杨俊朋肖芳刘继东邓楠周晓莹陈丽
关键词:糖尿病临床疗效评分量表
GLP-1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FABP-4、CPT-1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胰高糖素肽-1(GLP-1)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游离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肉碱脂酰转移酶1A(CPT-1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并在分化过程中加入1×10-8mol/L GLP-1进行干预。在诱导分化的第6、8天,用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聚集,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ABP-4、CPT-1A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①在诱导分化第6天,大约40%的细胞出现脂滴聚集,第8天时大约80%的细胞已分化成熟;②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LP-1组脂质总量在分化第6天略有增加,在分化第8天轻度下降(P>0.05);③RT-PCR结果显示,GLP-1组FABP-4的mRNA水平在分化第6、8天都明显增加;CPT1-A的mRNA水平在分化第8天增加明显(P<0.05);④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GLP-1显著增加了FABP-4的蛋白表达(P<0.05)。对照组CPT-1A的蛋白水平在分化第6、8天无显著变化;而GLP-1组CPT-1A蛋白水平显著增加,尤其在分化第8天,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3.57倍(P<0.01)。结论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GLP-1显著促进了FABP-4和CPT-1A的mRNA及蛋白水平,提示GLP-1同时促进脂肪细胞对游离脂肪酸的吸收及分解,能有效改善游离脂肪酸介导的胰岛素抵抗。
杨俊朋侯新国宋君武传龙李文娟龚蕾闫飞王令舒陈丽
关键词:GLP-1前脂肪细胞分化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调查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特点,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对301名山东铝业公司职工进行调查与体检,并进行血液检查,根据S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HUA)组与正常尿酸(NUA)组。结果 HUA总检出率为22.3%,男性高于女性(P<0.01);MS检出率为25.2%,其组分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59.8%、18.9%、36.2%、34.9%,而HUA组MS及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NUA组(P<0.05);HUA组中具有2个及以上MS组分数目的患者多于NUA组(P<0.01);SUA水平与BMI、WC、SBP、TC、TG、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WC(OR:1.111,95%CI:1.053~1.172)、TG(OR:1.288,95%CI:1.015~1.634)、LDL-C(OR:1.739,95%CI:1.200~2.519)是发生HUA的相关因素。结论 SUA水平与MS及其组分密切相关,其中WC、TG与LDL-C是发生HUA的相关因素。
梁凯曲勇邓楠侯新国武传龙孙宇宋君林鹏陈丽
关键词: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血尿酸代谢综合征
正常高值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山东省4个城市35~75岁的2 158名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正常高值血压865名。按受试者血压及血糖水平,分为单纯正常高值血压组(Ⅰ组,n=510)、正常高值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组(Ⅱ组,n=278)、正常高值血压合并糖尿病组(Ⅲ组,n=77)。对3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发生糖调节受损的危险因素。结果 32.1%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出现糖调节受损。Ⅱ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均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年龄、腰臀比(w aist-hip-ratio,WHR)、TG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或P<0.01),腰围、CHOL、LDL-C显著高于Ⅰ组(P<0.01),HDL-C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Ⅱ组、Ⅲ组肥胖、高脂血症的检出率均显著增高(P<0.05),合并2个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上升(P<0.05或P<0.01),年龄(OR=1.04,95%CI:1.02~1.05)、BMI(OR=1.05,95%CI:1.01~1.10)、LDL-C(OR=1.22,95%CI:1.02~1.46)是糖调节受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合并糖调节受损常伴发肥胖和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随着年龄增加,BMI、LDL-C水平的升高,患糖调节受损的风险增加。
刘继东侯新国宋君李文娟校娟肖芳王美建邓楠周晓莹陈丽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糖尿病糖调节受损心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思路与方法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思路与方法。方法:从代谢综合征临床流调过程中的"诊断标准选择"、"证候指标确定"、"信息采集控制"、"辨证数据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论: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定代谢综合征调查表,结合中医特点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在保留中医原貌的前提下较为客观的分析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及分布规律,是目前一套较为适宜的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金磊刘喜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药疗法证候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膳食调查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以及各种膳食营养素的比例、来源是否合理,以指导患者饮食,合理改善膳食结构。方法:随机选择重庆市新桥医院心内科和心外科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45例,运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法记录患者早、中、晚3餐及3餐外的进食情况(包括水)。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及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为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粮谷类、蔬菜类、蛋类、奶类、豆类、鱼虾类、油脂类摄入量低于DRIs,但水果类、畜禽肉类摄入量高于DRIs;调查对象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的摄入量均低于DRIs,但其在能量营养素来源分布中的比例却较合理;除铁外,心力衰竭患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摄入明显低于DRIs。钠和水的摄入量明显低于DRIs符合心衰患者营养治疗原则。结论:45例心力衰竭患者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加强营养指导。
王建达丽炜朱文艺达四平刘小莉张艺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营养状况调查膳食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