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443)

作品数:7 被引量:136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坤正时志斌党晓谦裴宪武高登峰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创面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原核
  • 2篇原核细胞
  • 2篇头坏死
  • 2篇紫草油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纤维细胞
  • 2篇纤维细胞生长...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坏死
  • 2篇活性
  • 2篇激素性
  • 2篇激素性股骨头...

机构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陕西省疾病预...

作者

  • 7篇时志斌
  • 7篇王坤正
  • 6篇党晓谦
  • 3篇高登峰
  • 3篇裴宪武
  • 2篇柏传毅
  • 2篇马树强
  • 2篇余鹏博
  • 2篇王春生
  • 2篇宋金辉
  • 2篇宫福良
  • 2篇刘利英
  • 2篇杨佩
  • 2篇王伟
  • 1篇赵小鸽
  • 1篇陈君长
  • 1篇倪建龙
  • 1篇王强
  • 1篇雷耀珍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内PPARγ及BMP2的动态表达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内局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BMP2的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共35只,雌雄各半,质量2.6-0.2kg,平均2.9kg。完全随机的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20只。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基强的松龙的方法诱导制成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HE染色确定模型的成功建立,提取兔股骨头内总RNA及总蛋白进行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研究不同时段坏死股骨头内PPARγ及BMP2的基因表达、蛋白合成的动态变化特点。结果造模后2、4、8周时,模型组动物股骨头内PPARγ的基因表达、蛋白合成较对照组上调,其中PPARγ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正常组的1.2583、1.4329、2.0135倍,且随时间的推移PPARγ的基因表达、蛋白合成呈进行性上调趋势。模型组动物股骨头内BMP2的基因表达、蛋白合成较对照组下降,其中BMP2 mRNA的表达量在造模后2、4、8周分别为正常组的0.3264、0.1317、0.1253倍。BMP2蛋白合成量与病程的时间呈负相关。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股骨头内PPARγ过度表达,而BMP2的表达受到抑制。
王伟王坤正刘利英马树强党晓谦时志斌柏传毅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紫草油剂促进兔创面修复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被引量:37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创面修复过程中创面的组织学变化、创面愈合率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探讨紫草油剂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制作皮肤创面模型,分为紫草油剂组和凡士林组,分别用紫草油剂和凡士林进行创面治疗。观察创面修复不同时期创面愈合率、组织形态学、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bFGF的表达。结果:紫草油剂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凡士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草油剂组创面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胶原和毛细血管数较凡士林组明显增多。bFGF的表达在创面修复的各个时期均明显高于凡士林组。两组创面组织的灰度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创面愈合率与创面组织中bFGF的表达呈平行关系。在创面修复的不同阶段,作为内参的β-actin都有表达且无明显变化。结论:紫草油剂可能是通过提高创面组织bFGF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的修复过程。
裴宪武王坤正党晓谦宋金辉时志斌高登峰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创面组织形态学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理的探讨被引量:39
2007年
目的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强龙的方法诱导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通过X线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坏死模型建立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造模后2、4、8周兔股骨头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局部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双侧股骨头内骨质密度不均一,关节面模糊;骨小梁稀疏变细、断裂,骨小梁骨细胞空骨陷窝明显增多,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目增多,骨髓腔内造血组织明显减少。造模后2、4、8周时,模型组动物股骨头内PPAR-γ表达逐渐增强;BMP-2在2周时呈阳性染色,4、8周时转阴性。结论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强龙的方法诱导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其病理变化及影像学改变符合临床典型的股骨头坏死的特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可能与PPAR-γ表达增强、BMP-2表达减弱有关。
王伟刘利英王坤正马树强党晓谦时志斌柏传毅赵小鸽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骨形态发生蛋白-2
紫草油对创面组织修复及bFGF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5
2005年
目的通过观察创面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mRNA的表达和创面愈合率,探讨紫草油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对住院患者的皮肤创面用紫草油治疗为观察组,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治疗,观察两组的创面愈合率。用RT-PCR方法观察两组创面组织的bFGF mRNA表达。结果两组创面组织均存在内源性bFGF mRNA基因表达,观察组创面组织bFGF基因表达在各个时段均明显超过对照组,灰密度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创面愈合率与创面组织中bFGF mRNA基因表达程度相平行,而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创面愈合的不同阶段中,作为内参的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都有表达,并且各时段GAPDH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紫草油对创面组织中bFGF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紫草油提高创面愈合率的机理之一。
裴宪武王坤正陈君长党晓谦时志斌高登峰
关键词:紫草油创面创面组织BFGF创面愈合率分子生物学机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原核细胞中的活性检测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目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制备困难,来源有限,限制了临床的应用。目的: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分离纯化并检测其免疫学以及生物学活性。为后期构建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的预成血管化组织工程骨提供了充足的蛋白来源。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单一样本观察,于2005-04/2007-01在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室完成。材料:携带目的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的克隆质粒PUC18-VEGF165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时志斌博士构建,PGEM-Teasy质粒购自美国Promerga公司,原核表达质粒购自德国Qiagen公司,DH5α、M15、JM109菌株由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研究室保存。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亚克隆的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构建表达质粒pQE30-VEGF165,在大肠杆菌JM109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使用Ni2+-NTA进行蛋白纯化。经过纯化获得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主要观察指标:①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的亚克隆结果。②重组表达载体pQE30-hVEGF165的鉴定结果。③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的诱导表达、纯化。④使用ELISA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免疫学活性。⑤鸡胚尿囊绒毛膜试验和matrigel血管形成实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QE30-VEGF165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23000的蛋白,其以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蛋白的30%左右,经过分离和Ni柱纯化获得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浓度约为0.2g/L,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鸡胚尿囊绒毛膜试验和matrigel血管形成实验显示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实验在原核细胞中稳定、高效表达了具有活性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为后期预构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蛋白来
雷耀珍杨佩王坤正时志斌倪建龙余鹏博党晓谦王春生宫福良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原核细胞骨组织工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原核细胞中的高效表达、纯化与活性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分离纯化并检测其免疫学以及生物学活性,为后期构建携带VEGF165蛋白的预成血管化组织工程骨提供充足的蛋白来源。方法利用PCR亚克隆的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构建表达质粒pQE30-VEGF165,在大肠杆菌JM109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使用Ni2+-NTA进行蛋白纯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纯化的VEGF165蛋白免疫学活性,鸡胚尿囊绒毛膜实验和matrigel血管形成实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QE30-VEGF165在大肠杆菌中成功的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23000的蛋白,该蛋白以不溶性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30%左右。经过分离和Ni柱纯化获得了VEGF165蛋白,浓度约为0.2mg/ml,ELISA和Westernblot实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鸡胚尿囊绒毛膜实验和matrigel血管形成实验显示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本实验在原核细胞中稳定、高效的表达了具有活性的VEGF165蛋白,为后期预购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蛋白来源。
杨佩王坤正时志斌党晓谦余鹏博王春生宫福良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纯化
复方紫草油促进实验兔创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基因的表达和组织学变化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创面的组织学变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mRNA的表达和创面的愈合率来探讨紫草油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制作背部皮肤缺损模型,共18只,将每侧的创面随机分为2组,复方紫草油组用紫草油对创面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治疗。用组织学、组织化学、电镜等方法观察创面的组织结构和愈合率、用Western-blot,RT-PCR方法观察2组的bFGF及其mRNA表达。结果:复方紫草油组和对照组的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紫草油组愈合率高。复方紫草油组创面的成纤维细胞,胶原和毛细血管比对照组多。bFGF及其基因表达在各个时段均明显超过对照组。创面组织中bFGF/-βactin灰密度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创面愈合率与创面组织中bFGF及其基因表达程度相平行,在创面愈合的不同阶段中,作为内参的-βactin基因都有表达且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紫草油对创面愈合过程中bFGF有明显的促进作用,bFGF对创伤愈合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紫草油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分泌bFGF的增长来完成创面的修复过程。
裴宪武王坤正宋金辉王强时志斌高登峰
关键词:复方紫草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创面组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